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入中学阶段,同伴交往渐渐成为中学生人际交往的主体。学生的交往能力主要是在学校的多种交往活动中,特别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通过学校教育引领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交往,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势在必行。学校应积极创设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丰富课堂教学交往结构;开设交往课程,传授交往基本礼仪和交往技能;通过专门的心理辅导与帮助,引导中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同伴关系;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构建家校共育的交往教育模式。以培养中学生友善、正直、宽容、乐观等良好性格,使他们成为社会、家庭、学校所悦纳的人。  相似文献   

2.
罗谂 《考试周刊》2014,(34):182-182
人际交往是一个人融入社会必需的一项最基本的技能.但是越来越多的孩子由于自身性格和社会、家庭等原因,不能很好地与人交往.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更在乎自己在同伴中的认同感.那么合理处理交际问题,提高初中生的同伴认同感,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3.
初中生的人际交往及其关系对其学习、生活以及身心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影响。结合具体教育案例,探讨如何引导初中生逐渐学会正确对待他人评价,学会客观评价他人和自我,从而不断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4.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之一,良好的健康的人际交往关系是和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关系的。但是,自卑心理影响到了初中生的人际交往,并进而给他们的心理、学习、生活带来很大的不良影响。本文阐述了初中生自卑心理在人际交往中的常见表现与危害、形成的原因和自卑心理消解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初中生人际关系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彦文 《教育探索》2007,(1):110-111
初中生的人际交往及人际关系对其学习、生活及身心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初中生的人际关系可分为两大类,即纵向人际关系与横向人际关系.横向人际关系时初中生的成长影响更大.在纵横人际交往中,初中生逐渐学会正确对待他人评价,学会客观评价他人和自我,从而不断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6.
人际交往技能的指导与训练对提高产生人际适应问题的小学生的人际适应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人际交往技能的指导与训练能够使学生产生日益增多的有意义的、有效的社交行为;其次,有意义且有效的社交行为的增多又导致了其他关系和行为的变化,如不适当行为减少、与同伴关系和教师关系的改善等。因此,人际交往技能的指导与训练对社交经验不足、人际交往技能不成熟的小学生来说是必需的,尤其是对那些存在人际适应问题的小学生更是必需的和重要的。一、人际交往的一般心理规律1.良好人际交往的必要条件(1)相似律。相似…  相似文献   

7.
随着学生进入小学高年级,人际交往对他们的影响会越来越突出,有研究证明小学高年级阶段也是学生人际交往发展的重要时期,所以关注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人际交往发展是十分必要的。这个时期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同伴交往是其主要内容。所谓同伴交往,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过程。许多社会学家、心理学家都认为儿童的同伴关系对形成人的行为和个性特点非常重要,是儿童形成和发展个性特点、形成社会行为、价值观和态度的一个独特而主要的方式。因此了解小学高年级学生同伴交往的特点与培养策略,使同伴相互交流信息、表达思想、合作竞争,对促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提高文化素养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不少学生人际交往出现了心理问题,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影响了学业和身心健康。做好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心理工作,了解人际交往的心理知识,掌握人际交往的技能,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改善和提高人际交往水平,让高职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健康成长,其意义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初中是少年儿童的一个特殊时期,适逢身心迅速发展的青春期,这期间初中生往往因各种因素,容易产生孤独感。良好的班级同伴群体对改善初中生的孤独感有着重要的作用。班级同伴群体是中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形成完善人格的必要前提与条件。深入探讨孤独感形成的原因,同时试从班级同伴群体入手,探讨班级同伴群体的发展与初中生的孤独感形成的原因之间的联系以及对消除初中生孤独感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幼儿年龄小,生性活泼好动,往往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表现得“我行我素”。究其原因,则是由于幼儿未能养成倾听习惯、形成倾听技能导致。然而,倾听习惯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如何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与倾听技能?我认为从“范”、“趣”、“情”入手,将利于孩子养成倾听习惯,形成倾听技能,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初中生对父母、对同伴的沟通姿态对其同伴关系的影响以及初中生对同伴的沟通姿态在其对父母沟通与同伴关系两者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广州市八所初中学校的383名初一至初三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无论是与父母还是同伴的沟通过程中,初中生都不倾向使用不一致的沟通姿态;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使用指责型沟通.初中生沟通姿态表现出不同的年级发展特点:年级越低越倾向使用指责型沟通,年级越高越倾向使用超理智型沟通.初中生同伴关系基本良好,初一到初二的同伴关系水平有所下降,到初三阶段开始回升.初中生对父母采用不一致沟通的倾向性越高,则对同伴采用不一致沟通的倾向性也越高.初中生越倾向对父母使用打岔、指责沟通或越倾向对同伴使用打岔、指责、讨好沟通姿态,则其同伴关系越差.初中生对父母打岔的沟通姿态不能直接影响其同伴关系,而是通过两种途径(对父亲打岔→对同伴打岔→同伴关系;对母亲打岔→对同伴打岔→同伴关系)间接对其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家庭是儿童与同伴关系最早的影响地父母教育的方式的不同,对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良好教育方式有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我们在教育儿童之前,应该先做好父母教育工作,让他们以正确的教育方式培养儿童的人际交往。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同伴排斥"的五种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以期对青少年良好同伴关系的形成和健康成长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初中阶段是学生生理和心理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其自我意识开始指向于内心世界和个性品质,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有了显著提高,开始把同伴作为人际交往的第一选择。随着初中生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入际交往也日益复杂化。但同时,初中学生与家长和教师的入际关系存在着一定的不和谐甚至障碍,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初中生入际关系不良问题存在不同的类型,其表现形式和形成的原因是不一样的。应针对不同的类型。进行有的放矢地矫正和辅导,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互动关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学生的情感和智力有密切的关系,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同时间接促进学生的认知成长。在课堂教学中,英语学习的过程是师生、生生交往的过程,而学生之间的同伴交往是英语课堂中人际交往的一种主要形式。因此,教师应结合教学实例,探讨如何挖掘教材的情感元素,让学生在同伴交往过程中得到情感的体验、人格的成熟和知识技能,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16.
进入中学阶段,同伴交往渐渐成为中学生人际交往的主体,是其身心健康发展及顺利社会化的基本途径。学校应积极开设交往课程,传授交往礼仪和交往技能;丰富课堂教学交往结构;通过专门的心理辅导与帮助,引导中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同伴关系;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构建家校共育的交往教育模式,培养中学生友善、正直、宽容、乐观等良好品性。  相似文献   

17.
李元薇 《教师》2015,(5):17-18
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作为初中生主要的社会关系,对其性格和未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使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自编《初中生亲子关系量表》对100名初中生的调查发现,亲子关系质量不同的被试,其同伴关系各维度平均分差异显著,表明被试亲子关系与其同伴关系在质量方面具有内在一致性;初中生亲子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年龄差异不显著,但是性别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8.
【设计理念】刚入校的高一新生初到一个全新而陌生的环境中,不仅有来自学习、生活上的压力和不适应,在人际交往方面也会遇到很多困惑。本次心理活动课以游戏形式为主,辅助以人际交往技能训练,旨在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氛围,帮助学生们加深对彼此的了解,掌握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促进良好的同伴关系的形成,增强班级凝聚力。【活动准备】把课桌摆成以教室中心为圆心的圆形,  相似文献   

19.
人际交往技能的指导与训练对提高产生人际适应问题的小学生的人际适应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人际交往技能的指导与训练能够使学生产生日益增多的有意义的、有效的社交行为;其次,有意义且有效的社交行为的增多又导致了其他关系和行为的变化,如不适当行为减少、与同伴关系和教师关系的改善等.因此,人际交往技能的指导与训练对社交经验不足、人际交往技能不成熟的小学生来说是必需的,尤其是对那些存在人际适应问题的小学生更是必需的和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李波 《教育导刊》2014,(12):32-35
同伴交往对于儿童养成健全人格,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学会互相关爱、互相帮助的习惯有着重要影响,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研究主要运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大同市城区小学生进行了社交焦虑感和孤寂感的调查,并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的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对学生同伴交往的关心以及不同性别在同伴关系中的区别表现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使小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