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独生子女家庭中的儿童社会化困境及其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哲 《教育导刊》2009,(9):56-58
儿童社会化的顺利与否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儿童未来的发展。文章试从家庭环境出发,探讨父母以及其他的家庭因素在独生子女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独生子女家庭的亲子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对30名独生子女父母的随机调查,结合临床经验,探讨独生子女家庭的亲子关系特点。认为聚集性关注是独生子女父母与非独生子女父母与孩子关系的主要区别,分析了聚焦性关注的影响因素,以及聚焦性关注的后果。为促进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独生子女的亲子关系问题值得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自我认同及自我认同危机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认同是一个现代性问题,就是对自我身份的确认,而自我认同危机则是对自我不确定性的过度焦虑。对二者的剖析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4.
江琴 《培训与研究》2008,25(10):92-94
自我认同是一个现代性问题,就是对自我身份的确认,而自我认同危机则是对自我不确定性的过度焦虑。对二者的剖析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5.
6.
所谓家庭结构,是指在家庭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物质环境之间,人与人的思想之间,组成的一定关系或联系。家庭结构是家庭教育的客观环境,对儿童身心发育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一、家庭人际关系结构:是指家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晚婚晚育、优生优育的政策,产生了大量的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在家庭中被视为掌上明珠,得到了父母及长辈们所有的爱,在这些爱中溺爱和小爱成为最主要和最多的爱,而更应给予的大爱却少之又少。“长期的娇惯、溺爱使孩子养成了‘惟我独尊’的性格。”与其说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是幸福的,倒不如说他们是不幸的。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社会中,独生子女问题是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在我国,随着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不断落实,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独生子女将会占据儿童的相当高的比例,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生活中的特殊性,他们心理的发展也有某些值得注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9.
李虹  马巨芳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28(11):111-112,F0003
独生子女大学生在高校大学生中的比例越来越高。面对新环境、新伙伴,怎样突破迷茫,摆脱孤独,跳出盲从,确定人生目标,尽快适应大学新环境,学会自律自控,是独生子女大学生急待解决的新问题。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视点。首先,要指导他们确立人生目标,坚定理想信念。其次,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情商"。第三,要指出应该冲破的两个误区:彼此戒备和强行依赖。第四,努力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真诚交往,宽以待人;虚心学习,寻找互补。  相似文献   

10.
徐莹 《沧州师专学报》2010,26(3):27-28,62
英国作家卡罗尔创作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充满了荒诞的意象与扑朔迷离的情节,它讲述了7岁女孩爱丽丝进入奇境后一系列离奇的遭遇。爱丽丝从充满自我认同的焦虑到达成某种程度的自我实现,体现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困惑、挣扎与痛苦。  相似文献   

11.
今年3月,我们就学龄前独生子女在家中与同辈群体交往的情况,对集镇156户、乡村110户独生子女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龄前独生子女喜欢与同龄伙伴交往,而作为儿童个体社会化承担者的家长的态度、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孩子的交往。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交往的态度、行为大致可分为四类:1.隔离型。主要表现为家长未认识到孩子交往的价值,不帮助、不赞成甚至阻挠孩子的交往,使孩子在家中缺少甚至没有同龄伙伴。2.控制型。由于双亲对孩子的过分关注,担心孩子在交往中吃亏、闯祸或发生意外,对孩子的交往对象  相似文献   

12.
家庭中独生子女与同辈群体交往的研究祁丹凤(江苏射阳县教师进修学校)李光鸿(江苏射阳县实验小学幼儿园)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表明,我国独生子女的童年社会化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独立性差而依赖性强;不容易与他人分享快乐且缺乏关心他人的习惯;社会适应困难并难以与他...  相似文献   

13.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之一.自我国在1979年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独生子女家庭的亲子关系成为心理学家与社会学家们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本文从独生子女家庭亲子抚养关系、教养关系、亲情关系、影响因素、评价量表及研究不足这六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独生子女家庭亲子关系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人生观的影响研究进行了整理和总结,以使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掌握良好的亲子沟通方式,促进家庭和睦.  相似文献   

14.
段文阁 《现代家教》2002,(10):14-15
2.在独生子女家庭的亲子关系上存在的问题首先,由于大多数独生子女家庭都是核心家庭,家庭关系相对简单化。而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必然产物,丰富、复杂的社会关系有利于个体道德的发展。家庭关系的相对简单化,削弱了独生子女对道德的渴求,客观上不利于独生子女道德情感、道德能力的发展。其次,市场经济和多种媒体的发展冲击了传统的家庭关系,使亲子之间交流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内部环境建设日益为人们所重视。豪华的装修,高档的配置,自然的风格,个性的设计,一切都显示出了现代家庭对生存环境的重视。但是,这种对家庭内部环境的重视往往仅限于物质的层面,而对精神层面却常常认识不足。家庭内部环境包括由一定经济因素、物质因素构成的“硬环境”,又包括由  相似文献   

16.
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儿童的品德教育。在家庭中对儿童进行品德教育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了解儿童特征儿童时期,在道德方面,儿童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这三者之间往往是脱节的。这是由儿童的年龄和个性等身心发展特点所决定的。一方面是由于儿童的知识和经验不  相似文献   

17.
自我是个人发展中整个人格形成的核心,理解自我时涉及个体的自我和发展的自我两个方面,青少年时期是自我发展的关键期和转折期,在青少年时期,个体的生理、认知机能和社会的期望的变化第一次聚合在了一起,使整个的自我的发展在内涵上表现出了明显的特征。自我认同是个人个体与自我身份的确认,青少年阶段的核心任务是自我认同的实现,青少年的自我认同有早定、拖延、迷茫、达成四种方式。青少年要正确认识自我,积极促进自我认同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自我认同与道德自我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如何成为我们人格的一部分?本课题认为,在当下复杂的社会文化环境下把自我认同加入道德领域加以研究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也是未来我们道德教育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对目前自我认同中的道德危机与道德自我教育应对谈了一些认识。旨在对探讨当前我国青少年的道德自我建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高中学生独生子女自我价值感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价值感(self worth,selfesteem)作为人格的核心机能,是指个人在对自己重要性的正面评价基础上产生的正向自我情感体验,即喜欢自己、接纳自己。它是自我意识的核心成分,也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人格倾向。适度的自我价值感是个体心理健康的前提条件。此次调查针对北京四中、北京八中、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北京二十中、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中学、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等七所中学的高中学生共发放1000份问卷,回收后经过筛选剩余有效问卷705份,其中独生子女621人,非独生子女84人。本次调查采用黄希庭和杨雄编制的…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开始的女性文学和宏大话语的革命性、政治性、阶级性相伴相生,女性作家开始追求做一个人、后来是女人(强调和男人不同),这和女性身份被悬置的历史延续性有关,铁凝对自我的认同受历史的影响经历了一个由遮蔽到敞开的过程,相应在作品中表现了女性追求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所造成的自身分裂,这一问题无论是对于女性作家还是女性来说都具有认识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