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矿山种类繁多、分布广、户数多、规模小、富矿少、基础差,由于技术、管理、效益等原因,资源开发中的安全隐患相当严重,地质灾害频发,根据我国矿山地质这一特点,本文对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及成因进行深入分析,矿山地质灾害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灾害的治理需要从源头抓起,才能放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2.
玉林市地质环境条件十分复杂,容易引发地质灾害,属于地质灾害高发区域。该市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崩塌、泥石流为主,汛期极易发生。可从地质方面及人为方面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3.
4.
恩施市是2011-2013年全国200个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市之一,通过对恩施市石漠化现状调查和成因分析,探讨了恩施市石漠化治理存在的问题,并从政策保障,林业植被,水利水保等方面提出了有效的治理措施,为该市石漠化土地的综合治理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5.
6.
为解决新时期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在自然灾害频发、危害和破坏日益加剧的当今,全面振兴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积极防治自然灾害已刻不容缓。湖南是我国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尤属地质灾害高发区。在阐释湖南地质灾害时空分布、成因及对农业造成的破坏和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地质灾害应急、预察能力,实现乡村"治理有效";开展灾后产业援建,推进乡村"产业兴旺";加强环境保护,助推乡村"生态宜居";健全农业巨灾保险,稳定农民收入,助推农民"生活富裕"等路径,以加强灾害治理,稳步发展农业经济,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某煤矿为例,论述了煤炭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以及对矿区居民生活造成的危害.详细阐述了某煤矿的地质灾害现状及地质灾害类型,对矿区内的地面塌陷、房屋塌陷、地裂缝以及煤矸石所造成的潜在威胁进行了实地调查分析,提出了因地制宜治理地质灾害的综合方案.  相似文献   

8.
在确保资源充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减少地质灾害以及在地质开发过程中采用有效的安全防控措施已经成为限制我国地质研究与能源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就现阶段我国地质灾害及其相关有效防止措施进行详细的分析讨论,希望为地质的研究与开发生产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潘绍艳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30(8):111-112,F0003
该文以吉林省通化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地质灾害综合调查方法,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以期为通化地区科学规范地开发利用地质环境和防治地质灾害服务,为实施地质灾害预警工程和通化地方政府制定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服务,为通化地区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服务.  相似文献   

10.
北京是地质灾害多发城市,通过对门头沟清水镇某建设用地进行调查,确定了评估区内主要地灾类型为泥石流、崩塌、滑坡及断裂。在此基础上,运用量化评分、赤平投影等方法,对上述地灾类型进行了评估。认为区内石流沟属轻度易发,危害性小;崩塌规模小,危害程度不大;虽然有产生滑坡的条件,但因年降水量小,故滑坡致灾性小;区内亦未发现因断裂造成的破坏现象,故断裂对场地稳定性影响不大。这为下步工程建设和地灾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天工开物》较注重总结农业生产技术。在灾害频发的背景之下,抗灾内容也是该著的重要组成部分。书中深刻揭示了部分农业灾害发生的规律,并对其作分类说明。在此基础上,宋应星主张掌握规律、务尽人力抗御灾害,论述了排水防涝、灌溉抗旱的技术要领,对防御低温以及风灾亦多有见解。他还总结了人工驱鸟,药物防虫灭鼠经验,以及"耘耔"除草技术。其中不少经验对今天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灾害防治仍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地质类跨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地质工作的加强,社会对地质专业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加。越来越多的跨专业研究生加入到地质学研究生教育中来。跨专业研究生的地质专业知识薄弱,对他们的教育培养必须足够重视,而基础学科知识的补充是首要问题。通过有选择性地限制跨专业考生的资格、采取分班授课的教学方式以及加强地质实践教学等多种措施可以提高他们的地质专业基础水平。同时认为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发挥专业优势、有机地与地质专业结合是培养地质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跨专业研究生刻苦努力是顺利地完成研究生学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基础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实验实习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根据桂林工学院各专业特征设置实验教学内容,从实验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环节、师资水平、教学管理、实验和实习考核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这些措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并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灾害感知水平调查与减灾教育建议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谌丽  陈思  冯科 《中国地质教育》2007,16(2):106-110
大学生灾害感知水平代表了国民灾害感知的较高水平,因此了解大学生灾害感知水平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选择北京师范大学等5所大学的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借助心理学中的感知理论,建立大学生灾害感知评价标准,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大学生的灾害感知水平。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减灾态度积极,但是灾害基础知识了解不足,减灾行为有待提高。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我国高校灾害教育薄弱。最后指出高校应该加大灾害教育力度,大力开展救灾演习等活动。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影响陇海兰新铁路正常运营的各种灾害的特征,依据主导因素原则,对陇海兰新铁路沿线自然灾害进行了规划,阐述了防灾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16.
"煤与煤层气地质学"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资源勘查工程(油气地质方向)专业首次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文基于对学科发展现状调研和教学经验,针对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新厘定了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定位。围绕新的课程教学定位,在教学内容方法着重对课程内容的系统性、连贯性和完整性进行了调整。在教学方法方面,重点强调了实验教学与实践环节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当我们以文学人类学的视角去透视古代作品时,会发现那里有原始人类的思维方式、生活模式。而发生在人类童年时期的这一切,既是当代人类文明的前奏,又为现代人提供了最好的镜子,我们没有理由不与他们沟通。所以,探究远古史诗中的文化信息意义深远。本文主要运用文学人类学的理论阐释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文学治疗功能和禳灾功能。  相似文献   

18.
静压桩在沉桩过程中会产生挤土效应,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分析了挤土效应的具体表现,并且从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提出控制措施。在具体工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采取相应的合理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信用缺失祸国殃民,要想迎接入世挑战,真正实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就必须以信求胜.采取一些措施,治理信用缺失,打造信用中国品牌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山西旱涝灾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干旱是对山西农业生产威胁次数最多、影响范围最广、造成损失最重的气象灾害。本文根据1991—1999年的降水资料,利用降水距平百分率和暴雨频次对山西近期旱涝灾害进行了分析。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干旱趋于严重,全省干旱大致2-3年出现一次,每年都导致粮食农作物大幅度减产。降水量减少现象在冬季(12-2月)最严重。春旱发生频率较高,并存在地区差异,由北向南逐渐减少。夏旱和夏秋连旱损失最大。山西省暴雨次数、受灾面积、经济损失的年际差异和地区差异比较明显,降水量多的年份暴雨场次多、范围大、损失严重。暴雨具有南多北少、山区多、盆地少的特征,多发地区主要分布在山西省的南部和东南部。山西省暴雨集中在7、8、9三个月,尤以7、8月份最多,占总数的77.7%。与前几十年相比90年代暴雨次数有明显的减少趋势。暴雨洪水损失除粮食减产一项不如干旱造成的严重外,其他各种经济损失都居各种自然损失之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