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朗读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途径。也是积累语言、积淀语感的重要手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当下,“以读为本”的理念已深入语文教师的内心。然而,一些教师虽然明白“读”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却不知如何引导学生深入读书,与文本充分对话。久而久之。朗读在学生眼里便成了一件枯燥乏味的“苦差”,对于朗读。他们缺乏积极性、主动性,朗读水平更难得到提高。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读得主动,读得深入,读出精彩呢?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朗读?《教师口语》明确地说:“朗读就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朗读的再创作昵?下面以《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的教学片段为例谈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3.
日前听过一节语文课,所上课为李白的《将进酒》,授课教师颇具语言表达功底,先示范朗读,接着指导朗读,反复地去朗读。最后教师甚至结合音乐将此诗吟唱了出来。课堂气氛颇为热烈,学生情绪高涨。表面上看这是一堂“好课”,但我认为学生只不过是学会了如何去诵读这首词的技巧,而文本本身所包涵的深刻涵义,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文本并没有走进学生的心。  相似文献   

4.
大纲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因而,朗读训练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而在强化和调控时,必须科学地把握好“度”。亮度即要求朗读训练生动,富有情趣。一位教师和学生一起分角色读《你们想错了》一文时,没有简单地进行角色的分配,而是颇见心意地先让学生进行角色的选择,学生个个兴趣盎然,纷纷要求读方志敏的语言。后追问“为什么要选读方志敏的语言?”教者没有循旧,而是有意地强化了学生朗读的自觉性和目的性,在追问中自然地揭示丁中心,渗透了思想教育。梯度朗读训练要有层次性,使学生在训练中循序渐进,自然达标。如教《小音乐家扬科》中写扬科到地主的食具间里看小提琴的9到12节。教师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使学生初步感知,以渲染  相似文献   

5.
徐彤 《江苏教育》2000,(3):33-33
苏教版教材第二册《进城》一课第一句话是这样的:从前,有个人拿着一根竹竿,急急忙忙进城去。由于这句话总领了全,也为后作了铺垫,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往往都“急急忙忙”地问学生:“急急忙忙”是什么意思?当学生说出“着急”、“很急”等等之后,随之就要求学生用“着急”的语气朗读这句话。怎样的语气才是“着急的语气”?学生无所适从:这样解词、朗读训练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相似文献   

6.
夏登高 《江苏教育》2000,(12):34-34
前,笔听一位教师上《虎门销烟》一课。课上完成课后作业题一:“朗读课,复述课”。教一再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去复述课,甚至提出“完全用自己的话复述”的要求。学生对教师的要求不得要领,显得茫然而无所适从,发言质量不高。  相似文献   

7.
曾扬明 《福建教育》2009,(12):58-58
本学期开学初,我听一位县级名师的公开课《观潮》,捕捉到这么一个镜头.一学生朗读课文,当读到“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时,把“横贯江面”读成了“横卧江面”。教师及时提示学生读错了,学生纠正后继续朗读。就这样,教师承担了提示错误的角色。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是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8.
笔者因工作关系,常下到一些乡村小学听课,发现学生朗读课文普遍存在“唱读”现象,咿咿呀呀,拖声延气,让人听来很不舒服。问及一位教师,答曰:“他们习惯这样念,纠也纠不了。” 朗读是语文教学里的一个重要环节。正确的朗读,对于体会文章情感,理解课文内容,推广普通话,都是十分重要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朗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中包括吐字清楚,发音响亮,用普通话,不唱读,这是我们语文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标尺。学生为什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朗读提出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为了达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目标,很多语文教师都会要求学生“把××感情读出来”。  相似文献   

10.
听两位老师教学同文(《狼》)异构课,课堂设计都有各自的个性特色。两位老师都注重朗读及指导这个教学环节,一位老师出示指导朗读 PPT“请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给出例句“其一犬坐于前”“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另一位老师在这个环节给出同样的例句并“请标出下列句子的停顿”。同样是指导学生朗读,实质是让学生在句子中用“∕”标出“节奏”“停顿”,为什么同样的教学环节一个用“节奏”,而另一个用“停顿”呢?  相似文献   

11.
读,一直是我国传统阅读教学的基本做法和经验。《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听到“请你有感情地读一读”,“请你美美地读一读”,“把某某的语气读出来”这类隔靴搔痒的引导,而学生的朗读往往只停留于文字表面,读不到课文的语境里面去,读不出“情”,读不出“美”,更读不出“味”。这样的朗读,情感是缺失的,心灵是空泛的,有感情地朗读变成了一句空话。要使学生达到真正有感情地朗读还需要教师切实地引导。  相似文献   

12.
在一次语教研活动中.一位青年教师借班上课.教学《爱迪生》一。初听便为其“以渎带讲,以读促思”的巧妙设计及“点拨”的技巧深深折服一当教师检查到学生朗读课的情况时,发生了这样一件“怪”事:她指名学生逐段朗读课,学生个个读得正确,流利.有滋有味,无不令听课老师佩服一当读完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时,学生中仍有一个女生的手高高地举着,教师便问:“你有什么问题吗?”“老师,我还想读第4自然段。”  相似文献   

13.
朗读教学存在“五大缺失”,即教师示范朗读缺失,朗读基本要求缺失,学生个性朗读缺失,课堂“机会均等”的缺失,学生朗读实践的缺失。  相似文献   

14.
“范读”是语文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我们几乎都是听老师“范读”长大的。要是说教师的范读影响了我们大家朗读能力、理解能力的发展,大家可能接受不了。在新课改的今天,用新的教育理念来审视语文教师的范读,我们觉得将范读,尤其是将教师的“范读”前置确实弊端多多。教师范读似乎总留有对学生不放心的“教师主体”的影子。教师范读,学生只能模仿;教师范读里所流露出的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影响学生对课文其他角度的理解;用新课改理念来思索,它存在抑制学生理解能力和朗读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副作用。因而,要改变教师范读在课堂教学结构中的位置,应将教师的“范读”放在学生充分朗读、理解之后。这时,教师的范读就变成学生对课文理解的一个参照:朗读的参照,理解的参照。  相似文献   

15.
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朗读有助于审美教育:朗读有助于让学生真切地感受课文。因此,采用“美读”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所谓“美读”即是伴着音乐有感情的朗读。音乐的选择要符合课文的意境,要舒缓、轻柔,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再加上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抑扬顿挫地、有感情地朗读,一定会给学生创设美的情境,从中充分感受课文的意境,体会文字的美妙。这种方法适合于那种写景散文、抒情散文等。比如,巴金的《繁星》、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文章。  相似文献   

16.
浙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鸬鹚》一文是一篇传统的经典课文。文中有一句:“渔人忽然站起来,拿竹篙向船舷上一抹,这些水鸟都扑扑地钻进水里去了。”几乎所有的教师在上这一课时,都会紧扣住句中的这个“抹”字做文章。最近听了本校的两堂关于这一课文的公开课,两位教师也都不例外地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挖掘这个词的内涵,通过换词比较、朗读,潜心体会文中此处用“抹”的好  相似文献   

17.
一、争议之一:感情过“度”课堂进行到教师引领学生品读“英雄泪”环节,学习《水龙吟》的一位同学自主赏析“把吴钩看了,无人会,登临意”,从“遍”“无人会”中品读出了辛弃疾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无人赏识的悲慨。教师补充“看了”一词的品读。品赏之后,请这位学生朗读。遗憾的是学生朗读的“味”儿不够,教师就来点示范朗读,帮助学生感悟。  相似文献   

18.
<正>在教学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绿》一文时,教师设计了多种诵读的形式。首先范读,带领学生感受诗歌的美,随后请学生尝试有感情地朗读。此时一位同学举手,老师请他朗读了这一片段。读完后,教师及时进行点评:“这位同学读得很有感情,字音也都读准了。”随即展开生生互动,一名学生读,另一名学生进行点评,试图通过学生自读自悟,提升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优美。被点名互动的学生,评价大意均为“很有感情”“字音读准了”,与教师第一次点评的内容差别不大。仔细分析教师对于互动学生的点评,会发现学生的点评与老师的如出一辙。  相似文献   

19.
在新教材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摒弃过去那种“教师滔滔讲授,学生默默聆听”的“错位”现象,而创设一种“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格局。例如我在朗读单元《“精彩极了”和“糟糕极了”》一课中,45分钟时间,除了学生听范读录音和讲解外,有27分钟让学生朗读。这堂课的朗读知识点是  相似文献   

20.
教杜甫《登高》,已有近十回。年年岁岁“诗”相同,岁岁年年“教”各异。此回教《登高》,我还想变变招。一变教师讲述为师生诵读。首先让学生朗读。按常规教法,应首先来一番知人论世:杜甫为何许人?诗歌写作的背景是什么?否则学生会如坠烟雾,不明就里,无法深入了解诗作内涵。这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