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理品质是指一个人在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它包括智力品质、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性格品质和道德品质等方面。心理品质既有智力因素,又有非智力因素。既有积极的方面,又有消极的方面。良好的心理品质是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它必须从小培养。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就是指发展每个幼儿积极的心理品质,克服消极的心理品质。人的心理品质主要是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教师作为教育者,只有自身具有较好的素质,才  相似文献   

2.
为考察农村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现状与特点,本研究采用自编的"积极心理品质问卷",对来自农村中小学、幼儿园的651名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农村教师积极心理品质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勇气维度水平最高,智慧维度水平最低;农村教师积极心理品质总体在年龄、教龄、任教学段、婚姻状况、职务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农村教师是农村教育质量保障的关键。当前,我国农村教师不稳定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随着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和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的完善、免费师范生制度的实施等,我国已从“制度”层面为农村师资的稳定提供了保障。但是,我们认为仅靠政府“制度性”的规定还不够,还需要加强农村教师培养制度、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开展“农村知识”教育或课程学习,提高农村教师的“农村”情感;农村教师教育课程应该具有“农村”特色与“务农”意识。  相似文献   

4.
教师是一种社会角色,教师的社会生活背景决定了教师角色“是什么”,进而决定着教师“怎么做”及“做什么”。当前农村教师的社会生活环境决定了农村教师应关注农村发展,关注农村学生的成长与未来,努力成为乡土资源的整合者、城乡文化的融合者、乡土情感的培养者、留守儿童的严父慈母。  相似文献   

5.
相对单调的文化环境,使农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总体上不如城市学生。按理说,农村教师应更加呵护农村学生的作文,但事实并非如此。许多农村教师常常带有“城市情结”,无形中打击了农村学生的写作信心。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对作文产生畏惧感。因此,农村作文教学不应脱离农村生活,而应引导学生关注农村的人、事、物、情,让学生通过作文来反映农村、歌颂农村、抒发对农村的情感。从而感受农村生活的美好:  相似文献   

6.
农村教师应树立“为农”的角色理念,努力成为新农村建设人才的培育者和农村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农村教师应在开发乡土课程,改革教学方法,融合城乡文化,培养学生乡土情感,关爱留守儿童等方面实践该角色内涵。  相似文献   

7.
张济洲 《教育科学》2013,29(1):51-54
农村教育改革之所以陷入困境,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农村教师之于农村的特殊价值未得以充分发挥。农村教师日益疏离乡村生活,陷入社会身份认同危机和专业主义误区,其公共性和社会功能呈现弱化态势。农村教师身在农村却背离农村。因而必须重构乡村教师与地方社区和谐互动关系,充分发挥乡村教师的公共性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8.
刘泉涌 《新疆教育》2012,(18):95-96
“没有伟大的热情,在世界上永远也不会做出什么伟大的事业”。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人的精神生活、情感体验不断地丰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情感必然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张金 《甘肃教育》2011,(19):18-18
建设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是改善边远艰苦地区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吸引优秀人才在农村长期从教、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促进城乡教师交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事关农村教师的切实利益和农村教育的稳定发展。自2004年以来,甘肃通过实施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全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重大教育工程项目,使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住宿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这些教师宿舍大都属于宿办合一,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周转房,教师周转房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教师》2009,(10):14-16
湘西自治州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全州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实施教师公转住房建设工程,改善农村教师居住 条件为改善农村教师的居住条件,稳定农村教师队伍。2007年,湘西自治州启动实施中小学教师公转住房建设工程,按照“政府统筹、个人垫资、产权公有、以息抵租、周转使用”的原则,计划投入7165万元,用三年时间,改造、维修和新建农村中小学教师公转住房2568套,建筑面积14.9万平方米。截止2008年底,  相似文献   

11.
农村教师的培养、稳定是农村教育顺利发展、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反思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我们认为应该进一步加强师范生“农村感”的培养,使农村中小学教师形成合理的“农村”观念和深厚的“农村”情感,从而确保农村教师队伍数量与质量的稳定,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推动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2.
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农村教师整体素质提高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的教师教育模式还缺乏专门针对农村教师在职培训的有效策略,在培训模式、制度、机构设施和师资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无法满足农村教育发展的需求。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地方高校应肩负起相应责任和义务,提供支持、帮助和服务,为改变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滞后的状况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的根源在于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有着取之不尽的习作资源。作为农村教师,如果能指导学生去观察、去开发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那么,学生在写作时就能做到“为有源头活水来”。  相似文献   

14.
农村教师作为知识分子在乡村建设中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他们理应成为价值的引导者、规范的守护者、文明的引领者、文化的弘扬者、生活的帮助者。农村教师在乡村生活的改造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至少需要三个条件:拥有知识分子情怀、掌握本土知识、完善相应的机制,除此之外,最为关键的是要对农民有一颗赤子之心。  相似文献   

15.
在农村办教育,不应置身于火热的致富生产之外,偏安一方;也不应满足于乡村俱乐部或“精神文明摇篮”的传统做法,而应积极地参与到农村改革当中,与之相互依存。马老师的做法,无疑发展了乡村教师这一社会角色的内涵,体现出农村教师担当多角色的思想,代表着农村教师未来应奔忙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杨富强 《学周刊C版》2011,(10):199-200
陶行知在《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中指出:“教育没有农业,便成为空洞的教育,分利的教育.消耗的教育。农业没有教育,就失去了促进的媒介。”“乡村学校是今日中国改造乡村生活之唯一可能的中心。”虽然已是二十一世纪.但是名家的思想依然熠熠生辉。农村学校理当肩负起乡村建设的重任.农村教育必然服务于乡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7.
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农村教师整体素质提高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的教师教育模式还缺乏专门针对农村教师在职培训的有效策略,在培训模式、制度、机构设施和师资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无法满足农村教育发展的需求.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地方高校应肩负起相应责任和义务,提供支持、帮助和服务,为改变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滞后的状况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的根源在于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有着取之不尽的习作资源。作为农村教师,如果能指导学生去观察、去开发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那么,学生在写作时就能做到“为有源头活水来”。  相似文献   

19.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要把农村教育搞上去 ,迫在眉睫的是切实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管理 ,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建立一支“政治素质好、水平达标、结构合理、数量足够、质量优良、相对稳定”的农村教师队伍 ,但目前农村教师队伍的管理中却存有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如 :1 .中小学教师数量少、质量差。 2 .教师结构不合理。 3 .缺乏教师流动渠道畅通的保障体系。 4.农村中小学无法形成稳定的骨干教师力量。为此 ,在解决农村教师队伍中存在的工资、福利等生活上的实际问题的同时 ,必须加强和改革农村教师队伍的管理 ,使农村教师在…  相似文献   

20.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对教师队伍提出的要求是“素质优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相对稳定”。党中央把基础教育作为整个教育工作的重点,而基础教育大面积在农村,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对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至关重要。在有关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中,现行人事管理政策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此就人事管理政策性因素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影响,谈谈个人的看法,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