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建明 《传媒观察》2005,(12):27-28
当人们谈到媒介经营和管理时,首先需要了解传媒生产力的含义和构成,而这一点,恰恰是国内媒体经济学的一个空白。传媒生产力是传媒工作者在思想产品中表现出来的创造力,包括加工对象的客观世界表象、传媒工作者及从事传媒生产的各种资源与设备。在传媒生产力中,记者、编辑、导演和其他产品作者处于核心地位,社会科学观作为传媒生产力的导向,决定传媒生产力的先进程度和在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把握传媒生产力的概念与构成,对打造传媒生产力,增强媒介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的活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传媒生产力作为媒介和社会的共同所有物,绝不是作者在办公室里劳作的结果,而是社会事件中的人物和媒介工作者共同从事生产。传媒生产力从错综复杂和千差万别的关系中,反映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构成示意生活的意识生产,留给人们一个明晰的生活示度点。我们以新闻为例。新闻生产实际是选择一个事件拿出来给受众看,把它制作得具体而蕴涵意义,揭示社会发展趋势的某种动向。这是一种高度紧张、异常复杂的精神劳动。记者用一定的意识能力把握事实的度,以鲜明有力的形式把它刊播出来,以示度事件的意义。所有传媒生产都是示度人生的一种意识创造,给…  相似文献   

3.
用户意识的核心:需求、体验与立场用户一词,在企业领域常被提及,而在传媒领域却较为新鲜.什么是传媒的用户意识?应是指传媒单位或传媒工作者在具体业务中重视对用户的研究,以用户的需求、体验与立场为导向,来指导传媒业生产.以通过对用户的全方位服务达到传媒品牌与用户消费绑定的目的.用户与受众这一提法的本质区别,就是受是被动的,是单向的,是信息流;而用户则更强调传播对象通过媒体平台获知的集成式的感受与体验.可见,提高传媒的用户意识,就是要在实际的传媒业务中,从用户角度考虑传媒产品的生产与消费、服务问题.而其核心重在需求、体验和立场.  相似文献   

4.
西方新闻自由与言论自由的固有矛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西方国家,新闻自由的主体是传媒的所有者,言论自由的主体是个人。当传媒的工作者发出的观点或报道与传媒所有人发生分歧时,传媒工作者个人的言论自由不得不服从所有人的观点,否则面临解雇。这是西方国家新闻体制中难以解决的固有矛盾。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我们党新闻传播工作的灵魂.针对新闻实践工作,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备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在当今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的传播生态环境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应该坚持正确方向,做政治坚定的传媒工作者;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引领时代的传媒工作者;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做业务精湛的传媒工作者;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做作风优良的传媒工作者.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1988年9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的一个马克思主义的论断。这一论断,一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基本原理,另一方面在我国实施改革开放十周年之际告诫国人:改革开放之路就是科学发展之路,就是深度运用先进技术之路,就是赢者之路。传媒技术就是信息技术,即专指运用到传播媒介领域内的信息技术。自人类诞生以来曾被人类使用过的传播媒介主要有六大类:语言传媒、纸质传媒、广播传媒、电视传媒、互联网传媒、量子传媒等。同人类使用过的传播媒介相适应,传媒技术也有六大类:人类肌体形成的天然性传媒"技术"、印刷技术和造纸技术、广播技术、电视广播技术、互联网传媒技术和量子传媒技术。思维是万物之灵——人类在经济社会生活中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对一些现象或问题所作的思考。思维是一个过程,是人类心智运动的过程,它主要有三种类型,即灵感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根据我国传媒经济发展的实际,未来传媒经济发展战略是一种体系战略,它主要是由传媒绿水青山发展战略、传媒经济理论发展战略和传媒融合发展战略构成。  相似文献   

7.
本文尝试从两重路径理解传媒新质生产力:技术赋能路径侧重解读传媒业内部系统架构经由新技术赋能后的新样态、新特征,重点关注内容建设的守正创新、技术支撑的提档升级与体制机制的管理创新;功能拓展路径主要阐释作为社会子系统的传媒业在影响与驱动其他领域发展的过程中如何释放传媒新质生产力新潜力、新势能,着力解析传媒新质生产力的社会治理功能、文化传承功能与经济发展功能,进而促进传媒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个非常专业化的社会阶层,传媒工作者是社会文化生活发展的产物,更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他们具有许多其他社会成员所不同的属性和特征。 第一,传媒工作者个人成就的评价标准和衡量指标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一个完善而又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对个人成就的肯定是激励一个人更加努力工作的重要前提。为了具备这个前提,对每一个传媒工作者的劳动成果进行准确的量化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但是问题在于,作为知识分子的一大组成部分,对传媒工作者劳动成果的评价和衡量已经发生了某种本质性的变化,传统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这样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创新"、重视"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写入党的政治报告还是第一次.报告中的这两段话,既是科学地指明了传媒业和文化业的发展方向,也是明确地向传媒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传媒产品创新是传媒获取新的成长动力的必备武器,而如何在产业市场竞争中勾画出正确的创新蓝图是传媒产品创新的第一步。传媒产品创新的机遇来源分析是一个构建创新蓝图坐标和结构的过程,它包括对产业格局中的不一致、意外情况、社会生活的结构性需要、产业结构变动、人口变动、认知结构变动、新技术等方面带来传媒产品创新机遇的结构性分析。对上述创新机遇的价值分析是筛选最可能的传媒产品创新方向的必要步骤,包括吸引力和可行性两个维度的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第三届全国农业媒体高层论坛上,北京市怀柔区委书记王海平说:“现在的农村建设不是耕种、养殖这种情况了,现在很多是以知识、智慧作为生产力的一些产品,创造出了很多的优秀点,已经从物质产品向精神产品发展、沉淀。”面对三农的变化,而作为传媒,尤其是对农电视节目如何调整自己的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12.
肖凭  李松龄 《声屏世界》2006,1(11):46-47
传媒收入合理分配的意义 传媒经济能够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必须依赖于传媒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的正常运行。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传媒经济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如果传媒收入的分配出了问题,传媒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没有得到他们认为合理的收入份额,其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就不可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影响传媒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传媒收入是一个定量,传媒劳动者的收入过高,就会影响传媒资本所有者的收入,前者的劳动积极性虽然能够提高,但会影响后者提供资本的积极性。如果这样,传媒劳动力和传媒资本两种生产要素就不可能得到合理配置,传媒产品的生产也就不可能有效率。如果传媒资本所有者的收入过高,也会影响传媒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从而影响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和传媒经济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媒科技杂志社为了更好地为广大媒体技术工作者服务,不断探讨传媒技术工作的发展,决定以举办“传媒沙龙”形式,邀请传媒单位的技术主管、技术工作者、有关专家、厂商代表,共同就传媒技术工作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深流。“传媒沙龙”的宗旨是交流、互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把传媒产品创新作为传媒成长的重要方式来考察,认为创新的基本价值在于与目标群体中尽可能多的传媒使用者结成尽可能持久传播与交流关系.在这一基本价值的规定之下,传媒产品创新的价值塑造过程表现出三个基本方向:成本创新、差异化创新和全面价值创新.不同的传媒资源禀赋、不同的市场竞争者结构、不同的传媒产品成长阶段,以及不同的市场成长阶段等制约着传媒在产品创新中对上述三种基本价值方向的选择绩效.  相似文献   

15.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各类传媒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取得领先优势,使得文字和图片这种最古老的信息载体,在传媒载体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是图书情报工作者、媒体研究者及其从业者共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汶川大地震电视直播的人性化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光夏 《青年记者》2008,(12):26-29
当前传媒生态的人性化特质 媒介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作为社会子系统之一,它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任何一种传播媒介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与其所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环境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也与传媒内部运作机制、传媒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以及传媒工作者个体这些因素相互关联与制约,媒介与其内部、外部环境之间就构成了传媒生态。  相似文献   

17.
传媒这一概念有信息载体和传播组织两种含义.从经济学的意义上说,作为工具或手段,传媒就是一种能够承载与传递信息的产品;如果将传媒作为一种从事信息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传媒就是指一种生产特殊产品的经济组织,也就是传媒企业.前者定义了传媒产品,后者定义了传媒产品的生产者.与一般产品不同的是,传媒产品是信息产品,具有意识形态和商品的双重属性,也因此是一种特殊商品.这就从本质上规定了它的生产者和产业的特性.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传媒技术不断创新、媒介形态层出不穷,传媒工作者们都在忙于推动和实施媒体的融合发展。大家在开拓前行的同时,有时也需要回头望望,从传播媒介纷纭繁杂、随机变化的运动轨迹中,如何探究传媒的本质,进而揭示传媒的发展规律,以利于把握传媒科技的发展方向。《中国新闻传媒科技发展史话》一书通过梳理传媒发展演进史,提出"符号是传媒的基因","传媒的基因(即信息符号)变异及基因(即信息符号)复制机制的改善是传媒演进和迭代的源头等观点,试图为打开传媒演化的迷宫提供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9.
对于任何一个想要在21世纪进入先进行列的国家来说,一个强劲繁荣的传媒产业是必不可少的。传媒产品经济学性质与其它类型产品一样,产生于原始的供需关系。人们对传媒产品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包括各类商业信息、文化沟通和情感诉求等等,几乎没有确定的边界。传媒产品的需求虽然在整体上客观存在,但具体到产品形态和内容上,  相似文献   

20.
论传媒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开心农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涛 《今传媒》2010,(7):11-13
传媒产品是指由传媒组织提供给目标受众,旨在引起受众注意、选择、使用的传播内容与服务的复合体.①传媒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由传媒产品、媒体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品牌媒体形象三部分组成.其中,传媒产品起到的作用最为关键--媒体利用信息的水平要通过传媒产品去体现,品牌媒体形象也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传媒产品来组成.近年来,依托互联网的网络媒体获得了"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而网络游戏作为网络媒体的重要产品之一,也为传媒从业者和研究者讨论传媒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新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