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试论》一文根据我国团体操外部形态变化研究其概念、归属和本质特征,这也是我国学界对研究团体操一贯采用的研究思路,这也是导致我国团体操始终处于"他律"影响的主要原因;文章通过影像分析、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从相反的研究思路,对我国团体操基于"自律"理论上的再认识,以期为我国这一优秀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学理上的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等对团体操作为一种表演形式和一种专业课程所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总结与审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我国团体操存在的当代意义.团体操运动赋予体育更多艺术色彩,可以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开展,使体育专业学生具备更加全面的专业素质,并有助于培养当代社会所需的集体配合精神.我国团体操是一种优秀的集体体育表演形式,是一种值得保护与发展的体育审美文化.  相似文献   

3.
浅谈我国团体操发展的文化渊源及价值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虹 《体育与科学》2003,24(1):16-17,35
团体操是一项集民族特性与智慧于一体的文化活动,透过其体育与艺术高度结合的外在表现形式,我们应该看到其自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我国团体操发展的各阶段历史文化背景,透析其文化渊源和内涵,阐述团体操的文化价值及意义,以此唤起更多人对团体操的关注和认同,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方法,从文化的角度对团体操的起源、表演特征、价值体现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团体操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和民俗特征,其表现形式多样,体现出丰富的文化形态,是体育文化与艺术的结合;团体操体现出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具有体育健身功能和美学享受。建议在团体操的编排中注重求新节能,注重科研教学齐头并进,通过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促进团体操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集体运动艺术化”是基于团体操具有广场体育艺术品质而提出的一个研究新视角,秉承“表演”这一中心任务,中国团体操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创编理论上的创新.“运动的集体”是团体操的表演主体,体现“艺术化的集体运动场面”是团体操的核心诉求,“集体运动艺术化”是指集体运动被“艺术”了的性质和被“艺术”了的过程.中国团体操三大表现手法为“编织集体运动的场面构图”、“演奏集体运动的板块织体”以及“营造集体运动的动态意象”,并从视觉、听觉、心理感知等层面体现出不同的审美价值,这是团体操实现“集体运动艺术化”创作理念的具体体现.在当代运动会开幕式表演中团体操三大表现手法以更加符合其艺术发展规律的态势存在.本研究目的是在充实中国团体操创编理论体系的同时,进一步发挥其在基层全民健身运动中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6.
世界团体操风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团体操是一项体育与艺术密切结合的综合性体操项目。它可包容丰富多彩的体育、文艺表演形式,规模可达成千上万人,因此比较适合大运动场的观赏要求,具有较强的体育、艺术魅力。许多国家和国际体育盛会的开幕式往往都以它来渲染气氛,展示国力,为运动会创造一个隆重热烈、振奋人心的良好开端,并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目前世界上已有数十个国家搞过大型团体操。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文体水平、风俗习惯等不同,各国团体操也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特点。团体操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普及程度最高的国家应首推捷克和斯洛伐克。早在1892年该国就首次  相似文献   

7.
胡鸣明 《收藏》2011,(2):129-131
2005年,作为新近现身的专收中国当代艺术品的法国藏家——多米尼克及西尔万·乐维夫妇(Sylvain &Dominique LEVY)开始了中国当代艺术品的收藏之旅。那是夫妇二人第一次去上海,他们觉得这个城市体现了对于"超人"感受的不懈追求,是对传统人类、可持续性、规模和速度等等定义的一个颠覆。在某种意义上,这些感受是非常启发人的,于是他们希望找到这些表达当代艺术生产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艺术和艺术家。  相似文献   

8.
周安庆 《收藏》2013,(8):28-31
就中国传统艺术发展史而言,近现代书法艺术的总体状况水平或许要高当代一筹。然而在当代书坛中也不乏一些较有成就者,譬如像江苏的林散之、浙江的沙孟海和北京的启功等书法名家。他们各具风貌,艺术影响力皆较大。现就"南沙(孟海)北启(功)"的书法艺术及其作品市场交易状况作一基本评述。从事书艺之路我国浙江地区历史文化底蕴丰厚,  相似文献   

9.
文章借助史籍对巴渝舞进行考证,研究结论:(1)巴渝舞源于先秦渝水之滨的板楯蛮舞蹈,得宠于汉,宋元时期略有沉浮,复兴于明,尔后生生不息。(2)受汉高祖赏识,巴渝舞由蛮夷之技晋升为宫廷雅乐中的"武舞"和"清乐",直至晚唐,接近千年之久。(3)因为是正乐的缘故,衍生了与巴渝舞相关的新的舞、乐、曲、辞,这些文化的遗存,使这一舞蹈得到更广泛的传播。(4)巴渝舞的格调以"祭祀"为主要特征,是挽歌的一类。  相似文献   

10.
有关团体操艺术装饰的理论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装饰是团体操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在团体操表演中因其独特的艺术性而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所收集到的有关团体操艺术装饰方面的著作和论文进行分析与研究,总结出我国团体操艺术装饰的理论研究概况与成果,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进一步提高团体操艺术装饰的创作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宋江阵”与许多优秀的民间文化一样,生存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闽南地区“宋江阵”的分布情况、组织形式、群体结构、参与动机、物质设备等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闽南地区“宋江阵”发展现状不容乐观,目前面临的是后备人才匮乏、经费短缺及宣传和推广力度的不足等问题。因此,应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加大理论研究、促进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加大宣传及对外交流力度。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团体操表演已成为一种宝贵的人类文化财富。它具有窗口作用,是展示学校风采的大好时机,它集中反映了学校的管理水平和体育、文化、艺术水平。团体操表演的成功,不仅是运动会成功的一半,而且对中学学校体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研究团体操对学校体育的作用,为促进团体操表演艺术在中学的提高和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武术团体操是武术作为民族传统化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武术团体操的编排要迎合主题,反映民族化特色。在内容创编上,要从实际出发,由参加对象、武术类别、图案、道具、场景、音乐等而确定:武术团体操的排练应从动作规格、攻防技击性、整体演练风格入手,以小见大。  相似文献   

14.
团体操是一项集体育与艺术为一体的运动项目,随着人们审美观念和审美需求的不断提高,对于团体操工作者而言,必须要了解和把握现代审美现念和审美意识的发展变化,才能提高团体操设计的艺术品位和审美内涵.为此,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与研究,力图从现代审美现念角度探讨团体操的设计与发展,以供团体操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主义设计理念是指导当代艺术创作的一项准则,团体操是集体育与艺术为一体的运动项目,对于团体操工作者,了解现代设计理念,并从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作为有着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中国又将向全世界奉献一个怎样的奥运会开幕式呢?为此本文通过分析与研究,找出两者的结合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健美操艺术化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健美操教师要注重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要善于发掘、提炼教材、教法的美育因素,实施艺术化教学。要善于抓住形象性,把握情感性,开展创新教学,力争营造良好的教学心理气氛,创设完美的教学情景。  相似文献   

17.
闫丽敏 《体育与科学》2005,26(6):48-50,53
本文从团体操表演的视觉形象语言即:队形、图案和色彩三个基准点出发,运用美术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的方法,分析了图形独特的视觉欣赏元素以及色彩的"四对重大对比",并着重对图形与色彩在团体操中的应用规律以及它们之间所蕴含的情感基调进行研究.从艺术欣赏和视觉形象方面,对团体操表演队形和图案的设计创新以及色彩的合理运用,为团体操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刘冬笑 《体育学刊》2005,12(6):87-88
民族体育形式编入大型团体操后,能展现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文化,从体育的角度体现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满足大型团体操创编中的民族性要求等.民族体育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灵活性等特点,将它们稍加拓展和加工就能满足大型团体操编排的要求.从创编角度来看,我国民族体育形式在大型团体操中的应用将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Cui Y  Liu X  Liu X  Wu J  Zhao M  Ren J  Yang J  Gu F  Wang C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2011,29(4):363-371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exercise workload of the 3rd Series of National Broadcast Calisthenics for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ltogether, 120 students aged 11-17 year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to participate in the study. Each participant performed a cycle ergometer test to obtain maximum oxygen uptake ([Vdot]O(2max)) and maximum heart rate values. In the laboratory, oxygen uptake ([Vdot]O(2)), metabolic equivalents (METs), and heart rate were recorded continuously throughout a calisthenics session performed by the participants. Ratings of perceived exertion (RPE) were also recorded. Throughout the calisthenics session, mean percentage of [Vdot]O(2) reserve varied from 30.7% to 41.2%, mean percentage of heart rate reserve from 39.0% to 56.9%, and mean RPE from 9.0 to 10.4. The mean energy cost during most of the segments across the four routines of calisthenic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P?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