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法治国”作为一种基本的治国方略、治国体制,具有丰富的、确定的内涵。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向,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的过程。完善立法是依法治国的首要环节,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法律监督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基层民主建设是依法治乡、依法治村的生动实践,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 ,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 ,把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写进宪法 ,这就意味着我国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依法治国方略。然而 ,我国在法治建设中仍存在着许多不足 ,清醒地认识这些问题 ,对于我们全面地认识法治、理智地确定中国依法治国方略无疑是有意义的。   1 依法治国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已制定了三百多个法律 ,国务院制定了七百多个行政法规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五千多个地方性法规。这就是说 ,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初步形成。但是 ,它…  相似文献   

3.
从十月革命胜利到1924年,尽管英年早逝的列宁亲自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时间只有7年,但他关于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方面创造了崭新的理论,在实践中初步形成了依法治国思想,这给我们“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留下了宝贵的法律思想遗产。  相似文献   

4.
【热点综述】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推进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5.
我国有关全国舆论监督的法律规定散诸在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之中.但这些规定是不全面、不完备、不统一的,为了落实好依法治国的方略.建设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功能。因此必须使舆论监督有全面的宪法依据、彻底的刑法保护,尤其是要有专门法律——《舆论监督法》的支持和规范。  相似文献   

6.
健全法律保障机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得普遍认同的关键、支撑和有效途径;坚持依法治国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法律保障机制,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确立法律基础,增添新动力;以依法治国为法律保障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尚需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能动作用,处理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论法不责众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也是法治发展的经验总结。但是现实社会中的法不责众现象危害颇深,严重阻碍了我国法治社会的脚步。通过分析法不责众的涵义及产生的原因,从道德、法律、民众三个方面为消除法不责众的错误思想提供完善措施,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真正实现依法治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论法不责众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也是法治发展的经验总结。但是现实社会中的法不责众现象危害颇深,严重阻碍了我国法治社会的脚步。通过分析法不责众的涵义及产生的原因,从道德、法律、民众三个方面为消除法不责众的错误思想提供完善措施,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真正实现依法治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立法工作已取得巨大成就,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已基本做到有法可依,这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立法工作并非完美无缺,而是存在着一些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法律法规,它严重地影响着我国法律质量的提高和法律体系的完备。因此,江泽民强调要提高立法质量,建立完备的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0.
简论我国经济立法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法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经济立法是对和行政权力的否定。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立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今天,我们强调依法治国。必须注意处理好政府管理与依经济法律办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依法治国进程中的法律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建设是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本文从法律文化的涵义及功能出发,分析了当代中国法律文化的结构。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对依法治国的深远意义,并对建设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途径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热点材料】1.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  相似文献   

13.
坚持依法治国 ,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是追求文明适应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和共同愿望。二、依法治国是维护社会稳定 ,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是加强党的领导 ,提高执政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法治是法律史上的一个经典与核心概念,也是当代中国重新焕发的一个法律理想。作为没有法治传统的国家,要在中国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立法担当着重任。立法的品格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法治的品格。法律要做到真正地进入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成为人们行为的规则并秩序化,则应该遵循法律可循的原则。在中国特定的语境下,只有处理好礼法传统文化与法治文化的关系并在立法中适度吸纳习惯法,制定出来的法律才具有可循性。  相似文献   

15.
<正> 一、依法治国与行政法治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一种治理国家、社会的理论和原则,即在一个国家和社会中实行“法的统治”,依法治国和依法治理社会。社会主义的属性规定人民当家作主,主权在民,一切权力归人民,因此必须依法治国。一切公民、法人、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和组织都必须依法办事,社会主义的中国也必须依法治国和依法治理社会,才能实现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的目标。为了早日实现这个目标,以江泽民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人,在1996年对依法治国作了更为明确的规定:“加强社会主义法治,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方针。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就是使国家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就是广大人民  相似文献   

16.
创制性地方立法是与实施性地方立法相对称的概念范畴,是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权力机关和人民政府为了填被法律和法规的空白,或为了变通法律和法规的个别规定而进行的立法。创制性地方立法定位、创制笥地立方法要件、创制性地方立法保障是创制适应依法治国要求,具有地方特色,科学规范,合法的地方性法规的重要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17.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方针。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就是使国家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而依法治教,简言之,就是指在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上.使教育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依法治教是党中央提出的依法治国方针在教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8.
一、依法治国是基本的治国方略 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依法治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治国方略”。实行依法治国,就必须排除人治。树立法律至上权威,任何权力都不能与法律相抗衡。权力受到法律的支配和制约。实行依法治国的方略。就必须严格执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  相似文献   

19.
王船山的立法、执法、变法、守法等法律思想是王船山法律思想的几个核心议题。挖掘王船山的法律思想资源,继承其中合理的因素,对我们实现“依法治国”的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党中央高瞻远瞩,作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决策,为维护和治理经济秩序,近年来依法查处了许多重大贪污、走私等经济案件,但就依靠法律预防经济犯罪而言任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