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直以来,教育界流行着这么一句话:“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对此,如果说从量的方面解读尚有一些积极性的话(要求授知的老师知识储备一定要大于学生,激励老师要不断丰富更新自己的知识),那么,从质的方面理解,就会感到大有问题。同样由比喻切入,我们熟悉的还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里以“春蚕”和“蜡炬”将教师比喻成最无私奉献的人。的确,教师对待学生是最无私、真诚的人,他们总是希望倾其所有、所知、所能传  相似文献   

2.
张健 《成才之路》2011,(32):10-I0005
一直以来,教育界流行着一句话:“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对于这句话,如果从量的方面解读,要求授知的教师知识储备一定要大于学生,激励教师不断丰富更新自己的知识,尚有一些积极性的话;那么,从质的方面理解,就会感到大有问题。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师要搞好语文教学,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除了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修养、共产生义道德品顷、广博的知识及教育教学的技能技巧外,还必须善于掌握学生的心理,有的放矢地安排自己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礼记·学记》中说:“能博喻然后能为师。”所谓“博喻”就是要懂得学生的心理,善于因材施教。《学记》从心理因素上  相似文献   

4.
常常听到一些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好教;同时,也时常听到学生埋怨自己的老师“不懂他们的心”。这说明师生之间难以沟通,有隔阂,用时髦的话来说,那就是有“代沟”。代沟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且撇开学生的方面不谈,单从教师这方面去找原因,主要是教师教育观念没有更新,教学水平不高,工作方法陈旧所造成的。那如何消除师生之间的“代沟”呢?笔者认为教师要做到以下“四解”。一、了解。好的教师无不注重了解学生,“了解”是师生相互沟通、建立良好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又是诊治“代沟”病症必不可少的一环。要了解学生,了解什…  相似文献   

5.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才能把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教学中要尽最大的努力,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  相似文献   

6.
一、教师是探究活动的促进者和合作者(1)教师要进行角色转换。研究性学习在知识方面,要求教师从“知识权威”的神坛上走下来。即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转换为学生进行研究探索活动的促进者和合作者。教师要将自己融入学生群体中,与学生一起平等交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7.
所谓的“导学”策略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实际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主动、热情、高效地投入学习的教学过程系统 .“导学”的策略应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三方面的内容 .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会学知识 ,提高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的各种能力 ,特别是创新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从小学的依靠教师学习向相对独立学习或独立学习转化时期 ,此时教师若未能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学生实现这一转化 ,则学生也许将会推迟或永远不能达到这一本该达到的智力或能力水平 (其结果是培养出“高分低能”或“高学历低能力”的学生 ) .为此 ,我们的“实验·…  相似文献   

8.
教师教学不能仅仅是翻译课本知识,更要教出教师自己的“思想”.要教出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要教出教材例题方法的合理性,要教出教材知识的宽度和深度,要能拓宽知识面,揭示其文化背景,揭示其深刻的本质.学生接受的不仅仅是课本知识,更有教师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每一堂课都要达到一定的知识和能力方面的目标,如何完成这一任务呢?“三角形的认识”一课采用的是让学生尝试的办法。学生在尝试中领悟知识,发展能力,提高数学素质。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探索式的学习方式,他们的知识和经验是在自己的探索学习中逐渐形成的。尝试就是探索式学习方式中一种有效的方法。尝试中有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的发挥,有他们自己思考结论的展示,有与同学交流的碰撞。这一切,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尝试的时间和空间,才能达到既定的知识和能力同步发展的目标。“三角形的认识”一课中,从三角形概念的建立到三角形形状…  相似文献   

10.
一、新课程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几千年来,教师只是传道者,传统教育认为教师就是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因而以前大家都说:“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学高为师”,但现在  相似文献   

11.
一、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改革进程的推进,教师角色的定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要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是教师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现代科学知识要求量多且发展快,教师作为学生唯一知识源的地位已经动摇。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教师像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但是蜡烛的光太微弱了,蜡烛的结局太悲壮了。教师固然要有蜡烛的奉献精神,但在奉献的同时更要成就自己、发展自己。育人是从育己开始的,没有教师自身的发展,教师的“光”只能是短暂的。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它表明教师从事的是一个非常崇高的事业,目的是塑造人的灵魂。但是,将教师比喻为“工程师”,反映的是一种工业模式。学校被视为工厂,教师是工程师,学生则是等待被加工的产品。工业模式强调产品标准的整齐划一,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主导下,学生鲜活的生命被遗忘了,学生多样的个…  相似文献   

13.
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是时下数学教学的普遍观点。一节课,学生参与的程度如何,质量如何,重在引导。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靠教师的“引导”得以体现;学生学习积极性靠“引导”得以调动。因此,如何在“引导”上做文章,提高学生“参与”的质量,值得研究。 一、从分析教材着手。 知识有它的内在结构和外部联系。要提高“引导”、“参与”的质量必须先深入实际,分析教材,明确教学目的。分析教材,教师要向自己提出三个问题:1.新知识生长点在哪里?与新知识相关的旧知识、旧的思考方法是教师解析新知识的起点,也是学  相似文献   

14.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时代的要求,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在教学实践中,我从置疑、激趣、创境三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置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人们探求新知的动力,有疑才可能创新。《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设置疑问、引导质疑,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1.激疑。教学中,当学生的思维处于消极状态时,教师应巧妙地激疑,启动学生思维的内驱力。如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许多学…  相似文献   

15.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对合格教师的教育素质提出的基本要求。关于“一桶水”和“一杯水”关系的理解,传统上强调的多是教师知识的给予,而缺乏对学生接受过程中情感的关注和对学生生命意识的尊重。因而关于教师的“一桶水”的的理解一般大都是从“量”的角度来强调教师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很少从“质”的角度来探讨现代教育对教师‘一桶水“的水质的要求。在现实生活中,水是生命之源、健康之本——水质决定体质,体质决定健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桶水”的水质决定学生’一杯水”的水质,与学生知识网络体系的构筑和人格健康发展息息相关。德国教育家第斯多蕙说过:“正如没有人能把自己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连自己都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因而教师要在创设和蔼可亲的愉快的教学气氛外,显然还要设法改善自己的“一桶水”的水质,把“科学饮料”化为美味之琼浆,甘爽之玉液,使学生趋而乐饮之。下面,笔者就从四个方面对教师‘一桶水“的水质加以分析,以期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6.
自从踏上三尺讲台,我就深感“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光荣称号的沉重.作为教师——知识的传播者,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能够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行,以良好的言行举止、崇高的道德情操去影响,去感染学生.因此,作为一名教师,首先是品德的修养和情操的高尚——约束自己的行为作风检点,约束自己的品德以禁止道德败坏,约束自己的生活作风正派,这才是教师的师德.  相似文献   

17.
物理教师经常能听到学生反映:“课听得懂,题不会做.”这种现象确实影响着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试图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探讨这个问题形成的原因.1 从“教”的方面分析从“教”的方面来说,课听得懂,主要是由于教师下了功夫,把课讲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教师重视基本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想方设法要把基本知识教好.教师明白,如果学生掌握不好基本知识,就谈不上运用知识去做题.但是,学生听懂了课,未必会做题.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相似文献   

18.
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亲身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索,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灌输和接受教学模式,把教学重心从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移,“教”要为“学”服务,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  相似文献   

19.
“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是传统的“一锅熬”的复习方法,它不利于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发展智能。去年以来,我们采用“理、议、练”三字复习法,收到较好效果。现以数学基本概念的复习为例,阐述如次。一、理:就是让学生通过看书自学,回答教师预先设计的系统的一列问题,初步理清知识的脉络。小学数学概念约有200来个,要学生在短时期内熟练它们,必须抓住重点。为此,我们从七个方面提出问题,印发给学生,让他们“自理”。  相似文献   

20.
王晓霞 《甘肃教育》2013,(22):58-58
一、教师的博学多才是高效课堂的“源头活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把语文课教活.教师本身就要有一跟常流常新的清泉。语文教师如果仅仅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靠传授教材的知识来应付考试,那就远远不够了。一个学识浅薄的教师很难为学生建构出知识的高楼,又何谈高效课堂呢?所以,无论是从学生的角度还是从教师自身的角度.都应不断充实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