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设计思想石灰石的利用重在物质的转化和利用,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仅仅让学生认识几种化学物质,了解几个化学反应,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化学物质、化学反应服务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促进社会发展。新课标也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能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今年2月新学期开学,上海市教委把"零起点"作为重要举措推出,期望进一步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零起点"是小学一年级的教学要求,作为课程领导的校长应该承担在实践"零起点"中的自身职责。首先,我们要了解"零起点"举措的缘由。课程设置一般有三方面的考虑:学科、社会和学生。过去我们过分强调学科体系,对社会发展关注不够,对学生发展关注得就更少了。新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更多地关注学生。鉴于这样的认识,各学科在内容安排上都有一定变动,其中"螺旋式"上升是重要的变化之一。过去小学一年级开学之初,语文课集中学拼音。新课程实施后,拼音学习分散了,  相似文献   

3.
陈振伟 《考试周刊》2012,(57):120-120
《品德与社会》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它表明了课程的方向性和人文性。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实施小学德育的主要渠道,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4.
钟亚 《考试周刊》2012,(48):128-128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具有"生活性"的特点,提倡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帮助学生理解从生活中产生的道德观念,实践道德认识,形成道德行为。农村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特别是没有很好地把握和体现"生活性"的特点,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本文利用几个教学案例分析了农村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如何突出课程"生活性"特点,提高农村小学品德课程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5.
在新世纪课程改革推进实施十周年的时候,对于课改的感受和认识很多。大家的认识视角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学生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标"这样的最终追求毫无疑问是一致的。因此,围绕学生发展的教育追求来反思和展望课程改革自然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从《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修订稿)》中,我们可以看到,"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本课程的理念在于:发展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相似文献   

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而现实的课程实施困惑多多,困境重重,遭遇了"课程市场"尴尬,纷繁复杂的限制因子相伴,固守"线性"路径下的无所适从。对这些困境进行研究分析,不仅有利于加深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认识,而且对于今后调整改进、战胜困境更好地实施这门课程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课程研发既是现代科技发展及社会发展对现代大学课程建设的新要求,也是革除传统课程弊端的需要。课程研发的本质是课程的创新和创造,其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两个方面,可以通过"革新法"和"倒推法"两种形式组织实施。课程研发工作是高等学校质量内涵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应坚持全员参与、学生参与、社会参与、专家主持四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语文新课标指出:"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新课改这一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探究式教学则是一种最好、最有效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0.
杨成宝 《甘肃教育》2011,(22):50-50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农村小学应利用自身的优势,紧扣"农"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加强对学生道德品质、道德规范、社会生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综合实践活动这一新的课程形态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越来越引起社会和学校的普遍关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以下特点整体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主张学生通过自身体会获得对非主观事物以及自己生活的感知与直接认识,关注学生的自身感悟与个性化知识的提高,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进而,综合实践活动的引导教师是不能和学科教学"教"综合实践的模式相同的,这使得已经熟练于学科教学的教师在面对它时显得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12.
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不可或缺的影响。新课改形势下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因此,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社会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那么,科学探究如何构建?笔者以"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为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课程实践教学与教学实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开设计算机课程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本质特征的重要体现。本文试对计算机课程实践教学的认识和在教学实践中的实施作一些探析,在计算机课程教学实践中,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践为中心、社会为平台"的开放式实践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4.
化学新课程关注社会现实,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已有的实际经验出发进行教学。从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学习素材,使学生了解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并从中认识和感受化学对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此在具体实施课程时,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就是遵循"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进社会"的思路来组织课程教学,使学生的化学学习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5.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本门课程是活动型综合课程,这是德育课程形态的一次深刻的变化,新的课程形态带来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新的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根据这些新的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策略。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围绕"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的课程核心,探索出有效的"学生参与社会,了解社会,做社会人"的实践活动策略,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相似文献   

16.
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和金融风暴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学生自身素质不足和就业观念偏差等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高职院校可通过引导毕业生客观认识就业形势,深化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加强个性化的就业指导等措施帮助就业困难的学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7.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指导思想是"健康第一"。但现在多数学生因社会环境影响,家长、老师教育方法不当,而人格心理不健康。"三维健康观"要求在体育教学中,既要发展学生的身体,也要培养社会适应能力,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为此,笔者就怎样利用体育与健康课程特点,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心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蒋定 《考试周刊》2010,(52):217-217
上世纪80年代,一种新的教育模式——"科学、技术和社会"(英文缩写STS)在世界各国兴起,它主要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物理新课程标准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朱献国 《考试周刊》2011,(5):228-229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课程实施是通过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变化而实现的教学改革,课程与教学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程实施相当于教学。教学建议指出:"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应营造一种环境:教师和学生一起以科学探究的精神,积极主动地探索、认识自然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困难、问题,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帮助学生,同时发展教师自身对科学的认识和对学生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课程建设是学校特色创建的基本路径之一。学校在进行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三位一体"的现代课程体系建设时,要严格遵循国家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以学校办学现实、学生需求和社会发展实际为出发点,秉持"课程民主"理念,合理把握"学科课程注重学力凸显、活动课程着重兴趣培养、校本课程侧重素质拓展"等三个方面,努力使课程特色成为学校特色,进而发展成为秉承文化传统和展示独特风格的一种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