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珍 《辽宁教育》2011,(4):13-15
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本在于教师素质的提高,而教师素质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良好个性品质的塑造。教师需要全面认知、理解包容、把控情绪、善于交往和坚毅执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积极和谐的校园文化是教师良好个性品质形成的基础,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是教师良好个性品质形成的根本,正确认识和疏导教师心理问题能够让教师良好个性品质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师人格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格是教师精神风貌和道德情操的集中体现,良好健康的教师人格可以促进良好的学习氛围的生成,可以帮助语文教师正确处理教学中的种种问题,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语文教师的人格内涵包括语文教师的世界观与价值现、语文教师的德性、语文教师的兴趣和语文教师的意志.语文教师的人格对学生、对教学、对社会以及对教师自身完善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人格的塑造与修养是每个教师人格升华的必经之路,加强学习和自我控制是塑造语文教师良好健康人格的关键,适宜环境有助于良好健康人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3.
丁文平 《湖南教育》2011,(11):53-54
良好的专业心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源动力,学校通过管理制度改革、校园文化熏陶、教师榜样示范、职业心理疏导、良好心态修炼等方式,能够帮助教师塑造良好的专业心态,从而使教师真正愿意主动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4.
人格是教师精神风貌和道德情操的集中体现,良好健康的教师人格可以促进良好的学习氛围的生成,可以帮助语文教师正确处理教学中的种种问题,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语文教师的人格内涵包括语文教师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语文教师的德性、语文教师的兴趣和语文教师的意志。语文教师的人格对学生、对教学、对社会以及对教师自身完善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人格的塑造与修养是每个教师人格升华的必经之路,加强学习和自我控制是塑造语文教师良好健康人格的关键,适宜环境有助于良好健康人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5.
养成教师德性:教师道德发展的自律境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分析道德与德性、教师专业道德与教师德性的内涵及其关系着手,认为教师德性是教师道德发展的自律境界,养成良好的教师德性是教师的道德追求。并从四个方面论证了养成良好教师德性的策略:教育教学实践是教师德性发展的基础;自我修养是教师德性形成的基本手段;师德教育有利于促进教师德性发展;优良的环境是良好教师德性形成的环境保障。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个体素质和良好的教师队伍建设对有效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至关重要。而铸就良好教师素质的第一步则来源于教师个体的各种观念的形成,让观念先行,以观念指导行动,是成就良好思政课教师素质的首要因素,是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作为高职思政课教师,应树立"真爱、真信、真教、真研、真行"五种观念,指导教学,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学校管理中,教师需要有良好的情绪。校长要使学校的工作绩效得到提高,就必须帮助教师产生良好的情绪。 帮助教师产生良好情绪的途径很多,如精神鼓励、物质奖励、活  相似文献   

8.
目前广西中小学教师存在单向流动、自发无序流动和执行不力流动等不合理流动现象。解决这些不合理流动现象,需要政府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学校提供良好的内部条件,教师个人提供良好的自身条件,以促使广西中小学教师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教学,教师结合学科特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因素,灵活地采取适合的教学模式,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对提高教学效率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一、保持最佳的教学心态创设良好课堂气氛制约课堂气氛的要素很多,有教师、学生、教材、教法等,但是其中最关键的还是教师,只有通过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才有可能实现良好的课堂气氛,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实践者,同时也是课程文化的主体,而课程文化的发展也需要良好的教师行为。本文拟从对教师行为的审视、教师对课程文化的重构与诠释、良好教师行为的形成等几个方面,力图认识教师行为与课程文化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教师的人格修养对课堂心理气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积极的心境是形成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前提,教师正确的学生观可促进课堂心理气氛美妙和谐,教师科学的认识论是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的关键,教师具备一定的心理耐挫能力有助于课堂心理气氛轻松愉快,教师堪称楷模的道德风尚是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的基础。总之,教师良好的人格修养是课堂良好心理气氛形成的关键,课堂良好的心理气氛又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充分保证。  相似文献   

12.
刘琼 《生活教育》2013,(9):97-98
教师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良好的素养,幼儿将终身受益,反之,则终身受损。本文从加强教师自身修养,家园合力以及教师、家庭、社区三合力这三个角度阐述了一些促进幼儿德育教育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教师担负着立德树人重任,除了要具备良好的学科素养与教育素养外,必须同时具有良好的社会素养,它是前两者的重要补充,三者缺一不可.教师社会素养具有造就时代新人、树立新时代教师"筑梦人"形象、促进师生良好社会性交往的价值意蕴.培育新时代教师的社会素养可增设社会素养通识课程,增强未来教师社会角色认同感,搭建在职教师实践交流平台,强化教师职前职后实践学习,完善教师社会素养评价机制等多措并举.  相似文献   

14.
高虹 《西藏教育》2012,(8):53-53
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成功的开始,而如何养成初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一直是困扰每一位教师的棘手问题,若使初中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仅仅凭借教师单纯的说教是根本不起作用的,因此教师们必须谨遵教育原理,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初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如何去自主学习、自主教育,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从而为养成初中生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教育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的活动,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良好的教师形象的树立对教学、教育任务的完成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从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两方面闻述了如下观点: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首先应对教师工作有正确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教师观,然后才能从各方面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发展和完善教师智能结构,从而在学生中,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哲学素养是教师素养的重要内容。教师的哲学素养对教师自身生命质量、个体发展、精神世界的构建及其专业智能、专业伦理、专业信念的提高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正确地认识哲学、具有良好的个性特征和高度的自我发展意识是教师哲学素养生成的主观条件,良好的社会和工作环境及教师教育是教师哲学素养生成的客观条件。教师哲学素养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求教师在日常生活和教育实践中坚持不懈地修为涵养。  相似文献   

17.
教师职业素质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办好教育的关键在教师.而作为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具备良好的师德、高超的业务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人格魅力.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比如,加强教师与外界的交流;为教师提供各种学习机会;在教师队伍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提高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正常教学活动,更有利于大学生个人成长。而当代大学大多数教师与学生关系却并不融洽,原因主要来自教学模式、高校职称评审制度、学生和教师4方面因素影响。作为1名大学教师,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应当正确认识学生,学生之间差异性,并通过多种渠道与学生沟通、交流,这样才能得到学生认同,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9.
谷静  胡波 《教书育人》2008,(3):76-77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队伍发展的前进方向,学习型社区是在校本教研过程中形成的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种有效形式。所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型社区就是本着加速教师专业成熟、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学习与交流的环境和条件的一种社会性组织。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型社区来说,教师是主体,教师以个体的身份共同参与、平等协商、合作交流、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共同营造良好健康的社区环境。  相似文献   

20.
吴为群 《生活教育》2013,(7):99-101
合作被视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合作文化近年来已越来越多地受到教育学者的关注。课题研究工作中更需要良好的教师合作文化,我们在课题研究工作中通过帮助教师树立良好的合作意识,营造教师合作文化,创设良好的合作氛围,为教师搭建合作平台,优化教师合作的过程,减轻教师工作负担,提供更多的合作时间,切实促进教师合作,以利教师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