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的教育需求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陈艳 《职教通讯》2011,(13):39-42
新生代农民工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农民工,与其父辈相比,他们的文化水平高,而对务农知识却知之甚少,因此他们渴望融入城市生活。为了在城市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他们对教育的需求强烈,不但渴望提高自身整体素质,而且对其子女教育问题非常重视。这就需要国家、社会、企业及社区共同努力,以使新生代农民工能够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是一个差异性极大的社会,城市和农村、东部和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导致大量农民从农村流入城市,从中西部区域流入东部区域。城市农民工、外来工、流动人口已经逐渐成为城市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群体。虽然他们对流入地的城市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他们在工作地的地位仍然处于最下层,权益保障经常性地受到侵害和忽视。如何保障流动人口的权益,改善他们的就业环境是多方关心的问题。本文试图从为流动人口建立一系列政治机制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3.
随迁老人是指与子女一起生活在城市而户籍在农村的老年群体。他们为了与子女生活在一起,从农村来到城市,或者从原来的城市来到另一个城市,面对这个陌生的城市,如何去适应异地的生活,融入新的环境,处理好家庭产生的矛盾,成为随迁老人在新的环境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随迁老人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属于边缘群体,他们面临很多困难,却很无措,子女要多人沟通、多关心他们,社会要关注和关怀随迁老人。  相似文献   

4.
人们是为了安全和生活更美好才创建城市、追寻城市、落户城市。城市给市民提供社会福祉。《说文》讲,祉,下基也,像艸木出有址。福祉,是城市给百姓的幸福根基。当社会福祉成为一种保障制度时,它就是国家和社会为增进与完善社会成员尤其是困难者的社会生活的一种社会制度。旨在通过提供资金和服务,保证社会成员一定的生活水平并尽可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社会福祉,狭义上是指当社会  相似文献   

5.
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对我国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社会认知进行系统研究,深入了解城市流动儿童对家乡习俗和父母生活方式的认知、对城市生活的认同、对城市人口的态度、对就读学校的评价和自我社会地位认知等方面的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感受到自己的边缘地位,受歧视和被不平等对待是他们对城市产生消极、抵触心理的主要原因,而教育的不平等更加深了他们的被歧视感。根据这一研究结果,提出要从改善流动人口子女弱势的教育地位入手,引导流动儿童消除对城市、对社会的消极看法,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经济适应、社会适应、心理适应等三个方面来探讨城中村村民城市适应问题。认为要使城中村村民完全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必须进行城市化改造,使他们从经济、社会、心理等三个方面完全适应城市,其中经济适应是基础,社会适应是关键,心理适应是完全融入城市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流动人口群体作为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生活、工作状况一直是学者关注的热点。从社会参与的角度描述作为流动人口主体的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现状,着重从社会资本的范畴透析影响他们社会参与的相关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简要提出建议以期改善流动人口境遇,促进社会参与,帮助他们融入新居地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留守儿童与父母团聚的时间微乎其微。他们在生活上和精神上都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涌入城市,留守儿童的问题也就随之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大幅提高,原先生活在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开始不断向城市流动,数量和范围也明显扩大,城市中民族多元文化不断增强。由于少数民族在宗教信仰、语言、风俗习惯和掌握生活技能等方面的特点,对他们融入与适应城市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已经上升为一个必须引起城市管理部门高度重视的综合性社会问题,也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必须认真加以对待和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进程是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农村区域转化为城市区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伴随着许多失地农民的产生,他们面临着产业转型、观念转变、生活方式转变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11.
城市农民工是当前转型时期的社会弱势群体之一,不仅要保障他们的物质权益,更应该注重他们的精神生活,特别要关注他们的体育锻炼活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城市农民工体育锻炼现状进行分析,并进一步阐明了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用系统的理论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城市新移民子女这一群体,他们在迁入城市之后,面临着改变其原有文化价值体系、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适应新环境和融入城市社会的问题。本文探讨和分析了城市化背景下的新移民子女社会融入的现状、困境与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城市新移民子女社会融入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邓桂兰 《华章》2007,(2):28-29
进城就业农民能否成功地融入城市,是关系到他们自身的生活、城乡经济的发展、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大问题.据调查,目前进城就业农民比较成功地融入城市的比例约在20-30%之间,而且他们要成功融入城市面临不少困难.解决这些困难的基本途径是,既要创造促进进城就业农民融入城市的良好环境,包括思想文化环境、经济环境、制度环境和组织环境等,又要充分发挥进城就业农民融入城市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具有“农村人“和“城市人“双重身份的特殊群体.虽然他们离开农村到城市工作和生活,但没有被城市所承认,更没有被城市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所吸纳.农民工成为劳动力市场上的弱势群体、城市社会的“边缘人“,而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保护好这一越来越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也成为当前政府和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留守儿童"是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随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而且每年进入城市的农民工人数也在呈递增趋势,"留守儿童"的数量也越来越大。在农村任教多年,对近年出现的"留守学生"进行了长期观察,发现他们由于家庭监管不到位、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使他们在心理品质、学习生活上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影  相似文献   

16.
深圳是外来务工为主的移民城市,成千上万外来务工给城市建设带来生机与活力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矛盾与问题。他们能否真正融入城市,对其自身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均具有重要意义。社区作为外来务工融入城市的社会化组织载体,依托它进行外来务工城市适应性教育具有独特优势。论文以这一群体在经济融入、社会融入、心理融入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社区教育在开展城市融入性教育的优势,提出通过社区教育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水平,提高城市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缓解心理困惑等策略,加快新生代外来务工融入城市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深圳是外来务工为主的移民城市,成千上万外来务工给城市建设带来生机与活力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矛盾与问题。他们能否真正融入城市,对其自身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均具有重要意义。社区作为外来务工融入城市的社会化组织载体,依托它进行外来务工城市适应性教育具有独特优势。论文以这一群体在经济融入、社会融入、心理融入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社区教育在开展城市融入性教育的优势,提出通过社区教育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水平,提高城市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缓解心理困惑等策略,加快新生代外来务工融入城市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城市留守儿童”是指城市中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被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据统计约85.3%的城市留守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人格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学习问题等,这严重影响着他们的正常生活、学习和成长。本文对这一群体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以期使这一城市弱势群体得到更多关注和温暖,促使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农村人走出自己的家乡到城市打工。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孩子无法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只能留在家乡。这些孩子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他们都有哪些欢乐和忧愁呢?  相似文献   

20.
外来工已经成为城市发展中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一方面,他们参与社会生活,成为城市建设的主体之一,另一方面,他们又是城市中的弱势群体,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只有建立政府、工会、企业服务三方协调机制,为维护外来工合法权益提供多样化的支持服务,才能使外来工合法权益的维护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