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正身处于一个视觉文化时代。所谓视觉文化,它的基本涵义在于视觉因素,或者说形象或影像占据了我们文化的主导地位。电影、电视、广告、摄影、形象设计、体育运动的视觉表演、印刷物的插图  相似文献   

2.
《人意山光》是宁海电视人用他们的文化积累,用电视的手段与他们家乡的人文、环境、自然和历史作的一次对话。它很富有对话精神,这种对话精神是我们现在很需要的。有一个哲人说过,只有讲自己故事的人才是他自己,才真正能够认识自己。其实,文化的很大一部分就是要知道自己,要知道我们的历史从哪里来,我们应该到哪里去。《人意山光》是一项文化工程,是一个用电视构筑的地方影像志。过去的县志都是用文字写的,过去的历史都是用文字记载的。宁海的《人意山光》做了影像志的雏形,它对全国的意义在于我们都应该做影像志,因为我们已经到了影像文化的时代。  相似文献   

3.
新论     
《新闻实践》2011,(3):79-79
媒体核心竞争力在于贴近与互动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是相对而言的,电视相对于广播,电视是新媒体,但是电视在互联网面前又变成老媒体。不管是老媒体、全媒体、新媒体,其实最关键不在于它的技术,还是在它的内容。内容一是快不快,第二贴近不贴近,第三它有没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核心竞争力还是它更快、更贴近、更生动到互动。我们要肩负两种责任,既有社会效益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罗军 《声屏世界》2010,(9):40-41
作为一门以听觉来展示和感知信息的传媒艺术形式,广播有着鲜活的表现力和亲和力。相较于以文字和影像见长的报刊、电视等媒体,广播最为独特的优势,在于它贴近的“伴随性”。广播的“伴随性”主要体现在悦耳动听、及时迅捷和互动交流。其中,及时迅捷、互动交流以及收听简便等“先天性”优势,  相似文献   

5.
正福建海峡电视台近期推出的《海峡名录》是部长达百集的系列电视纪录片。自2010年10月开始启动,以整整三年的时间,完成了"名村名镇"、"名居名筑"、"名人名作"、"名风名产"四大系列,共计100集,每集成片24分钟。它创造了福建电视史上纪录片创作的规模之最,也是迄今为止对八闽风物最全面、最具整体感的一次系列影像纪录。系列片的功能很大程度上在于规模效应,是电视节目中的宏大叙事。它视野开阔,角度鲜  相似文献   

6.
裘诤 《视听纵横》2008,(4):58-59
电视新闻纪录片是一种特殊的电视艺术形式。它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既非单纯的电视新闻,也非单纯的电视纪录片,而是两者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7.
当DV摄像机作为家庭的消费电器广为普及的时候,拍摄自己的生活、拍摄周围人的生活,并在电视上展示已成为可能,上电视、拍电视对许多人来说已经不再是可望不可及的梦想。与专业电视设备相比,与雇用大批专业电视工作人员相比,DV作品大大降低了影像制作成本,只需要付给DV通讯员一定的稿酬,就可以得到一条新闻,而且还有可能是独家新闻、时效性最强的新闻。DV的普及,正在打破影像领域的贵族化传统,重新确立大众传媒的本质属性。它的大量出现,  相似文献   

8.
《青年记者》2016,(6):73
3D电视是一种能够模拟实际景物的真实空间关系的新型电视,它利用人眼的视觉特性产生立体感,让观众感受到观看的影像是具有深度特性的三维立体场景,观众对延伸于屏幕前的景物有触手可及的震撼效果。3D电视可分为双画面3D电视、多视点3D电视和真实3D电视。我国3D电视试验频道采用双画面3D电视方式播出。  相似文献   

9.
《记者摇篮》2014,(8):3
影像是视觉文化,在这个文化圈里,摄影和摄像是天生的一对兄弟。许多传神的瞬间是由摄影完成的,电视是动态的影像,是流动的记录,它们各有各的艺术魅力。把经典的静态影像用动态的平台做出口传播出去,不能不说是个开拓。随着文化发展,摄影产业的发展,电视以其形象和传播优势得到摄影的青睐,在电视媒体上,摄影这块蛋糕成本低、竞争少,作为地方台,努力做好它,是地方媒体在差异化竞争上新辟的一条路径。本溪电视台的《咔嚓瞬  相似文献   

10.
由于数字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像设备的家庭化、小型化,使民众的影像意识逐渐形成和日益增强;由于中国民众参与意识、新闻意识也随着公民社会的发展而强化,大众传播领域中民间影像在突发性事件报道中显露身姿,发挥了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本文探讨民间影像与电视媒体的关系、民间影像与电视媒体突发性事件报道机制构建的关系,以及电视媒体应采取何种措施引导和促进民间影像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作为剪辑艺术的电视──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刘波一、从戏剧到影视:剪辑意识的确立电影作为艺术的诞生,是以蒙太奇为标志的。同属于视觉艺术,影视与照相的区别在于影视记录的是活动的影像。但是,对活动影像的记录并非影视作为艺术的本质特征。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工厂大...  相似文献   

12.
广播节目不如报纸便于保存,也不如电视声画并茂。但它之所以能在电视、报刊、网络、杂志等多种传媒日益发展、竞争激烈的今天仍能顽强生存而不被淘汰,就在于它有其它传媒不可替代的优势——快。  相似文献   

13.
新闻内参对于部分电视媒体人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它的选题、采写有别于一般时政新闻和社会新闻。影像内参除具备了新闻内参的一般  相似文献   

14.
电视新闻主持人的平等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松 《记者摇篮》2007,(8):82-82
电视传媒与其他大众传媒形式相比,一个显见的优势就在于它看得见的主持人元素。正是有了主持人,电视媒体的大众化传播才有了人际传播的特点,主持人成为了电视与观众之间交流、互动的中介。  相似文献   

15.
电视发明后,人们原本希望电视可以依托其强大的影像传播力,追求有文化意义的产品并培养公众的文化趣味,最终促进文化发展和社会整体的民主化进程。但是在电视的发展过程中,它逐步从民主的工具沦为商业的工具和象征的暴力。  相似文献   

16.
视听语言是关乎影像创作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主要研究影像、声音和剪辑。是广播电视新闻学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常设置在大一的第二学期,作为专业必修课,与之相关联的课程有电视画面编辑,电视摄像,专题片纪录片创作以及电视节目策划与编排。也就是由于电视行业中,从事新闻的记者编辑和担任节目编导人员都离不开视听语言的应用,这对从事视听语言教学的教师来讲,应该在侧重未来的应用的前提下,采取一门课程两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罗自文 《当代传播》2011,(3):118-120
在当今数字化影像时代,电视民生新闻处在一个类似"七年之痒"的低谷期.社区影像的传播是发展传播的重要实现方式,也是电视民生新闻最终走向公共新闻、构建公共领域的必经之路.树立话语观念,转变价值取向,发展传播手段,培养影像民主素养,是电视民生新闻走向社区影像的几个切实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介绍了影像化叙事的特征及界定,然后进行了电视"影像化"因素的叙事学分析,介绍了现实主义、古典主义和表现主义等三种不同的影像风格,最后重点分析了影视叙事艺术对电视"影像化"叙事模式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在电视专题片的创作中,纪实手法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当人们谈论纪实时,又常常把它与真实联系在一起。那么,纪实是否就是真实,两者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一、纪实是达到真实的手段真实是电视专题片的本质属性,离开了真实,电视专题片就失去了意义。纪实是达到真实的一种手段,它能够较全面地、生动有序地反映真实;但是,真实的事物经过记录转变成为影像,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真实了。谁都知道在电视中反映从傍晚到黎明并不需要记录十几个小时的长夜。此外,这种记录既然是人为控制的,那么所记录影像的意义已经发生了变化,或者说注入…  相似文献   

20.
陈丹丹 《东南传播》2021,(2):136-139
传递当前主流话语的电视政论片在观照现实语境、现实情感和现实创作倾向方面做出探索,与此同时也有需要提升的创作思路。基于阐释视角将新时代以来电视政论片作为文本对象进行话语分析,其意义在于通过对文本对象的主题与影像叙事分析,来观察电视政论片中的语义与情感如何通过主观或客观的因素影响,实现意识形态表达方式的转向,试图探索现实观照下社会个体以及社会与文化因素如何介入电视政论片创作,进而探讨政论片在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上的社会建构功能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