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非美术专业的学生有必要开一些美术选修课,让不同专业的学生有选择地学些美术课程,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增强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2.
现代的人才观和现代教育 ,对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都有很高的要求 ,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音乐教育对人的创新精神和想像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 ,节奏教育又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怎样发挥这一特点 ,全面地实现培养目标 ,尽快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是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需要认识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叶玉英 《文教资料》2006,(13):105-106
当前语文课程改革强调,要全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老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应努力做到:一、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学生创新动机;二、鼓励大胆质疑,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三、启发丰富想象,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四、课内课外结合,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者应以此促成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简家艳 《考试周刊》2014,(45):26-26
<正>《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既有与其他学科一样的工具性作用又有鲜明的思想性和人文性,既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又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  相似文献   

5.
高校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彰显,也是教育与学生实践活动的表征。当今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高校自身的发展、学生和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将幸福文化注入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行为文化四方面建设内容中,能增强高校校园文化活力,并能有效地创新高校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6.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引导学生在学校的活动和学习实践中有成功的体验 ,增强自信心 ,才能唤起他们创新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进而在不断的尝试中激发起他们勇于创新的精神。我校采取各种方法与措施弘扬学生主体意识 ,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引导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一、更新教育观念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学生是否得到全面发展 ,是学校办学成功与否的标志 ,而学生的发展最终要靠学生自身的成长变化来实现的。学校的一切是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的。学生又是按其身心发展规律成长的 ,所以我们的…  相似文献   

7.
曹晨佳 《考试周刊》2014,(40):116-116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体育课程是我国各教育阶段中非常重要的一门科学,对学生体质的增强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合作精神培养做出了专门叙述,并且对小学体育教师应用合作学习、分组教学等一系列方式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实现增强学生体质与培养合作精神的目标。本文主要针对小学体育教育中学生体质增强、合作精神的培养进行深入分析,探究体育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合作精神的方法,以此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学生树立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8.
贾红雨 《家教世界》2012,(16):86-87
实践教学是创新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在本课程教学中的主要作用是使学生对理论教学的内容有直观、感性、全面的认识,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验和创新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深化教育改革,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国民教育全过程。在这一精神指引下,思想政治学科应该继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党和国家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  相似文献   

10.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实施德育、培植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立足品社课堂,解读悠久历史,唤醒民族精神记忆;感悟文化精髓,催生民族精神情怀”能较有效地培植学生的民族精神,更好地落实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的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11.
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前社会思潮呈现出多种不同的发展趋势,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文化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是多元、复杂、多方面的。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树立文化自觉,坚持文化自信,增强文化创新,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培育大学精神,增强大学文化育人功能,是新时期高校坚持立德树人理念,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路径和载体。  相似文献   

13.
五育并举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随着教育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劳动教育的地位越来越高。该研究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的现状和意义进行分析,探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的策略,以期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弘扬劳动精神。  相似文献   

14.
陈夫电 《考试周刊》2013,(66):36-37
语文课程对学生的精神成长有其他学科课程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教学必须努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努力帮助学生打下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进而使得学生真正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这应当成为每个语文教师实施自己的语文教学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体育已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是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磨炼学生的意志,增强学生的体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科目。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数学教学,向学生传授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着眼于学生艺术素质的提高与全面发展,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增强爱国主义精神,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全面提高学生的观察、想象、创造等能力才是发展性课堂的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7.
英语课程标准六大理念之首的“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的含义是:英语教育应与其他学科教育共同努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在中学英语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涵义深刻,与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实施都有启示.  相似文献   

19.
我国体育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体育教学的任务有三: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促使体质得到增强;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结合体育教学特点,教育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培养他们服从组织,遵守纪律,热爱集体,朝气蓬勃,勇敢顽强,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20.
行之 《教育文汇》2013,(11):4-4
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培养的人才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育人为本,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要求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