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学校培养、企业培养达到卓越工程师的标准。学校培养以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考核评价体系。企业培养需要企业深度参与到培养过程中,需要研究企业培养基地建设、运作、内容及考核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已是大势所趋,校企合作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邵阳学院与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培养基地,改革教学内容,优化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及动手能力。通过提高教师理论和实践水平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整合利用学校、合作企业的优势资源推动行业发展,构建了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我校生物工程专业培养以白酒产业为代表的传统固态发酵行业应用型工程人才的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要求,学校对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首先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确定微生物学知识和能力体系要求,并以此为基础,重构理论和实践体系;后以注重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培养为导向,对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革.最终确定了人才培养目标下微生物学相关知识和能力体系要求,形成了重实践的教学内容体系,摸索出了实验和理论教学有机结合、案例式教学为主等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打造卓越工程师摇篮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优先发展"交通运输工程"学科领域的专业,在本科和硕士两个层面、三个专业与方向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制定了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创立了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学校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与企业合作,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工程创新能力训练.  相似文献   

5.
水运工程专业施工技能培养模块主要从施工技能教学内容优化重组和施工岗位能力培养的实践训练项目开发两方面建设。通过对应的职业岗位分析整理,明确岗位对职业能力的要求充分考虑施工职业技术能力需要,将施工课程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需求紧密结合,以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与重组。针对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建设仿真实训室及实训区,同时开发与就业岗位"无缝对接"的实训项目,以训练学生对水工建筑物内部结构认知、掌握施工工艺及动手操作等能力。  相似文献   

6.
我院于2004年被国家教育部列为全国47所护理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成员学校,经过三年多的运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作法是:以教育思想观念转变为先导,调整护理教育办学思路;以就业为导向,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为重点,改善办学条件;以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为前提,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以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研究为主题,深化教学改革;以强化实践教学为突破口,着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为保障,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以行业和行业协会为依托,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  相似文献   

7.
对大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环节。结合CDIO工程教育理念,以房屋结构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出发点,从改革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重视教师工程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探索了房屋结构设计课程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结合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在《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验教学中,积极开展教学方法研究,不断创新,优化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对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验教学与教改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高等工程专科学校欲培养高质量人才须做到的几点:必须以培养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必须坚持学校与社会相沟通,教学与生产、科研相结合;必须建立配套的校内工程实践教学基地,构建良好的工程环境:必须建立一支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0.
针对数据结构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学生学习信心不强、兴趣不高和动力不足等问题,本文提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型,并以线性表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后作业和闯关训练四个方面进行教学分层设计与实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抽象建模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工程硕士研究生现有培养模式暴露出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工作与学习矛盾突出、学校教育目标与企业实际需求出现偏差、课程教学内容与工作实际脱节、学术论文质量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开放性"的新型培养模式,并从学制开放、学习环境开放、工程实践内容开放、教学方式开放和毕业考核方式开放等五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提高工程硕士生培养质量提供新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面向轨道交通主战场,坚持"先习而后学"的工程教育理念,科学制定培养方案;以工程能力培养为主线,紧密结合工程实际,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强化实践环节,加强实践基地及工程型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具有优秀职业素养和轨道交通特色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3.
华北科技学院依托应用型本科的办学定位,突出安全科技特色,为煤炭主体行业服务,在三个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制订了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创立了学校与煤炭主体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与煤矿企业深度合作,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打造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积极探索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现代工程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工程训练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完善先进制造技术的工程实训,我校以现代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对数控机床实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了探索和改革,采用引导、激励和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学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以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机电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课程为对象开展教学改革。分析了目前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重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考核方式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通过教学改革,完善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教育改革实践,分析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工程能力的内涵和构成,并对其培养路径进行了阐述,如在教育思想上树立工程教育观,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和拓宽实践渠道,推进与工程能力培养相适应的学习评价方法改革,从社会实践中提升工程综合能力,加强教师工程实践经历的锻炼等。  相似文献   

17.
现场工程师是指在工业现场从事产品的生产、营销和服务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和维护的工程师。属于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要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有赖于工程实践锻炼和不断积累,在校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不可能凭空产生,而应该从理念、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校内外合作等方面不断探索,构建一种完整的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多种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内容上强化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融入职业技能培训,增加实践教学课时,进行过程评价,注重工程意识的灌输,加强工程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以培养"卓越应用型工程师"为目标,以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为核心,以教学方法改革为手段,以实践教学改革为突破点,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的培养,并按专业培养方向针对性进行改革实施。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基于"大工程"观教育理念进行校内流程工业综合实践平台、实习平台及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按专业认知、系统认知、系统设计与调试、系统集成的思路螺旋式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探索以"工程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办出自己的特色,为同类院校相关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创新创业教育要融汇到整个人才培养当中,融汇到每一个教学内容中。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搭建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融会贯通的平台,以经典实验促进学生基本操作规范的养成,以综合、创新实验激发和鼓励学生的创新激情,以前沿、虚拟仿真实验促进学生创业能力的增长。结合工程训练中的实践性项目,汇聚创新创业教育要素与资源,实现大学生以专业为基础的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全面开创工程训练教学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基于实际工程任务为导向构建能力体系,改革土建类专业教学实施体系。融入与贯穿创业创新教育,建立适应专业岗位需要的教学内容体系;加大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力度,用市场、现场、职场确定能力目标、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