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少数民族档案研究是我国档案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系统分析我国少数民族档案研究成果,促进少数民族档案的研究与发展,运用文献计量及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方法,对CNKI、维普、万方三大数据库收录的少数民族档案研究的期刊文献,从数量、文献来源、机构、作者、主题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总结国内少数民族档案研究现状,揭示少数民族档案研究的热点,发现少数民族档案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常大伟 《档案学研究》2020,34(3):106-111
本文在构建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政策分析框架的基础上,通过量化研究对我国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政策工具的结构,以及政策内容进行了分析,并从促进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政策工具结构的合理化、提高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抢救与保护政策的可操作性、推动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利用服务政策的完善化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珍贵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是经由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组评选,被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是我国少数民族社会实践活动的真实历史记录和智慧结晶,是民族文化多元性的象征,是具有国家级别文化价值的档案文献遗产。受自然环境变迁与现代工业文明冲击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我国珍贵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正面临着老化、遗失、难以识读等诸多问题,保护工作目前进展仍很缓慢。本文在界定珍贵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统计分析,对我国珍贵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状况进行较为系统的介绍,总结保护过程中现存问题,最后从国家层面和珍贵少数民族文献遗产收藏机构层面,对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需求进行总结:国家层面的需求包括完善政策法规、建立保护管理组织;收藏机构层面的需求包括入选《名录》后的保护、收藏机构协作保护、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旨在推动珍贵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工作进程。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少数民族历史文献档案研究存在着"重内容,轻形式"的弊病.少数民族文献档案研究者,较多利用所掌握的少数民族文字和语言从事文学、历史、地理、民俗、语言、文字等相关领域的专题研究,较少有人关注少数民族历史文献档案本身,这也是少数民族历史文献档案研究的普遍现象.由于少数民族历史文献档案文种的多样性,翻译的困难性,使得民族历史文献档案的整理编译和利用都受到局限.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档案文献蕴含丰富的保护森林水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的生态伦理思想,开展其资源建设,可为边疆民族地区生态治理提供档案文献支持.论文提出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档案文献馆藏资源建设问题,阐述建设意义,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档案文献馆藏资源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与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工作者开展半结构化访谈,通过三级编码逐步提炼范畴、主范畴与核心范畴,构建出包含保护主体限制、保护客体限制、自然环境影响、社会环境影响、保护管理问题、保护技术限制的我国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制约因素扎根模型,并从主体、客体、环境、管理、技术等五个层面提出提升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成效的建议,旨在探究我国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制约因素,为提升保护成效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7.
云南民间遗存有丰富的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档案文献,征集抢救这些档案文献,有利于开展生态档案建设,为服务边疆民族地区生态治理提供档案资源支撑。论文阐述少数民族伦理档案文献馆藏资源建设问题,分析存在问题,从规划保障、体系框架,以及工作创新等方面提出档案文献征集策略。  相似文献   

8.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在历史上大量流失,更为严重的是档案文献的流失现象目前仍然存在,本文针对少数民族档案文献流失的历史与现状,探讨对其保护抢救与追索问题.  相似文献   

9.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在历史上大量流失,更为严重的是档案文献的流失现象目前仍然存在,本文针对少数民族档案文献流失的历史与现状,探讨对其保护抢救与追索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我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传承保护现状的实地调研与问题分析,提出了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传承保护的对策与措施,对我国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到目前为止,部分高校开设了档案学公选课,一些学者也从理论与实践上对档案学公选课进行了探讨和尝试。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档案学公选课的定位、内容、师资和教材进行了相应探索。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语言数字档案馆是实现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分布式共享的信息系统工程。本文参考OAIS模型设计了少数民族语言数字档案馆的整体架构,并结合中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对整个体系进行了规划。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民族地区档案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子林 《档案学研究》2018,32(6):138-144
21世纪以来,档案多元论逐渐走入档案界的视野。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为档案多元现象及档案多元论研究提供了哲学和方法论指导。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历史、文化、社会学研究的开展对档案工作提出新要求,直接推动档案多元论观点的形成和发展。当前,国外档案多元论研究的主题包括:档案多元论视域下档案馆业务拓展、电子文件管理和长期保存、社会记忆及非主流社会群体文化构建、全球档案研究与教育活动的发展。档案多元论对我国档案馆业务工作革新、少数民族档案资源的保存与开发、档案学研究活动的多元化与社会化发展、档案教育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蒋冠 《档案学研究》2019,33(3):32-36
公众档案研究主要关注与公众档案有关的各种现象,是一个正在兴起的研究领域。从横向来看,公众档案研究包括三个聚焦点,即个人存档、民间文献与社群档案。从纵向来看,公众档案研究包括三个层面,即基础层、阐释层与应用层。公众档案研究的产生与发展,是社会实践发展与理论思潮演变的结果,深入开展公众档案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开展档案数据治理研究与实践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和信息资源数据化双重背景下的发展需求,从学理层面分析档案数据治理研究的现状与发展,对于档案数据治理实践和档案学理论构建都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对我国现有的档案数据治理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内容分析,梳理并阐释了现有研究对于档案数据治理概念范畴、内容结构和功能定位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提出档案数据治理研究的理论坐标应当是对档案信息治理理论的转型,对档案数据管理理论体系的深化,以及对档案管理理论的外部拓展。  相似文献   

16.
尤振 《档案管理》2020,(3):78-79
本文阐述了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概念,深入研究了广西地区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特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保护模式和保护措施,希望有助于我国广西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新疆少数民族档案记录了丰富的各民族团结发展的重要史实,对其档案资源的发掘有利于维护新疆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与稳定发展。本文阐述少数民族档案对新疆稳定发展的现实作用,及其开发状况、存在问题,以及对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发掘利用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为建构郑州大学档案学科发展记忆并丰富我国档案学人研究,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访谈法等对王金玉档案学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梳理和系统总结,探讨王金玉中国档案史思想的形成背景和发展阶段,总结其主要内容和重要特点,分析评价其主要贡献以及存在的局限,同时阐发王金玉中国档案史思想对当前中国档案史乃至档案学研究的指导价值和启示意义,以此纪念王金玉老师并期冀对中国档案史研究有所启发或推动。  相似文献   

19.
我国档案资源整合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档案资源整合为重点的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是档案事业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档案资源整合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已历十年。本文回顾了档案资源整合研究现状,指出档案资源整合的不足,对档案资源整合从理论、制度、模式研究方面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图书馆应重视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省级公共图书馆应结合本地区少数民族的状况,保存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加快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步伐,加强与市县级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相关科研单位的合作,重视地方文献工作,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少数民族文献资源建设。在开展民族文献资源建设和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图书馆应尊重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突出民族特色、地域特色、语种特色、学科特色,保护文化遗产并正确认识其原生态和变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