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3 毫秒
1.
北京奥运会后,大力发展群众体育成为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任务.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通过对经历过后奥运时代的日、韩两国大众体育进行研究,为我国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大众体育的发展提供借鉴.并结合我国国情,对后奥运时代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从群众体育运行机制,体育公共服务提供、群众体育设施建设,社会体育指导人员,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链接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北京奥运会后影响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3.
1.奥运会与大众体育的关系(1)发展大众体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目标:大众体育是满足人们强身健体、娱乐身心等需要的体育活动,是现代社会成员的一项基本权利。大众体育发展的状况,对奥林匹克运动有着根本性的影响。(2)奥运会对大众体育的积极影响:用奥运选手的榜样吸引大众对体育的参与、为大众体育的发展提供科技先导、培养82大众体育的骨干、普及体育运动知识。2.北京奥运会为我国群众体育发展带来的机遇(1)更新人们的体育观念:奥林匹克主义强调以体育运动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强调重在参与,强调通过体育运动构建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观念的…  相似文献   

4.
对世界群众体育大会的成立背景、发展历程和举办目的进行研究,探寻世界群众体育大会对中国群众体育发展的启示.发现世界群众体育大会在组织形式和会议主题等方面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群众体育的发展有重要借鉴意义.指出中国在向体育强国目标迈进过程中,要理清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要明确实现群众体育强国的目标.政府应更加强化向人民群众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职能,全面构建面向大众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5.
从《奥林匹克宪章》看中国群众体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承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使我们有机会思考奥林匹克与中国群众体育发展问题。本文将讨论“借北京奥运会 舞台,唱群众体育大戏”的假设是否成立;“奥林匹克运动=奥运会=运动成绩=金牌=经济效益=金钱”的理念是否完整 准确;可否在筹办北京奥运会的同时实施一个“与你同行计划”,实现北京奥运会与群众体育比翼双飞;可否将北京奥运会 的物质遗产建立农村群众体育发展基金,解决农村体育与城市体育差距过大问题。  相似文献   

6.
北京奥运会后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给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通过对奥林匹克运动深层次的理解和我国大众体育发展现状的简要分析,认为北京奥运会的积极效应会长期影响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奥运会后我国体育管理机构的工作重心会发生转移,大众体育必将感受到更多的关怀.针时新形势下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趋势,提出几点构想,旨在为奥运会后我国大众体育的合理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承办权后,提出了“人文奥运”的主题,“人文奥运”的提出为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起到了指导作用,农村体育是制约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瓶颈,是“十一五”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本文从“人文奥运”的角度对发展农村体育进行思考,以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标志着中国体育事业发展迈入崭新的历史时期,在举国体制引领下,中国竞技体育在70年时间里得到了迅猛发展,但群众体育发展不容乐观。目前应以体育强国战略为契机,通过体育强国战略体系建立,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共同发展。健身俱乐部作为一大体育产业支柱,是协调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和谐发展的良好中介。文章从健身俱乐部的角度来探索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发展,并试图为体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9.
论北京奥运会后我国大众体育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法及综合分析法等,初步探讨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我国大众体育发展的优越条件,竞技体育适度发展的必要性,大众体育加速发展的紧迫性及"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可行性.结论认为,我国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取得巨大成功后,我们有理由期待北京奥运会成为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分水岭,成为中国大众体育真正繁荣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10.
北京奥运会后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对我国体育协调发展战略的形成、发展进行了回顾与总结,结果表明:体育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使我国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在短期内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仍然存在不协调因素的影响。并指出北京奥运会后,既要争取外部协调,又要发挥内部互动,共同将我国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发展推向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圣火已经熄灭。当人们为中国竞技体育的辉煌战绩举杯庆贺之时,我们却想做一点冷思考,以日本、韩国举办奥运会后竞技体育的滑坡为前车之鉴,意在提醒中国竞技体育要为衰落作准备。因为大部门体制改革将会动摇“举国体制”的根基,再加上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对大众体育的呼唤,竞技体育人才“源头”的萎缩与“出口”的堵塞,民众的社会心理期待等,将可能会使后北京奥运时代的中国竞技体育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奥运会不断地趋向于政治化、职业化、商品化,竞技中的异化现象日益凸显出来。从对“人奥运”理念内涵的理解,揭示现代竞技异化现象,指出“人奥运”理念有助于竞技人性的复归,促进竞技运动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接受奥林匹克的过程也是一个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过程。因此,探讨奥林匹克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及其内涵是很有意义的,文章在阐述了体育与古希腊的文化渊源,奥运会的文化精髓,奥运会的法权精神,体育的人生精神,体育与社会道德的关系之后,对我们的申奥理念以及奥运文化规划的实施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奥林匹克运动产生于西方 ,现以发展成全球性的运动。奥林匹克运动不仅仅是体育竞技比赛和运动会 ,而且是一个特定的世界性的社会文化运动。当前 ,国人更多地是了解夏季奥林匹克运动 ,而对冬季奥林匹克运动的了解不是很多。如何使国人更深入了解冬季奥林匹克运动及其文化 ,首先应对奥林匹克与中国联系的历史有所了解 ,对指导这一运动的哲学思想和价值观有所认识 ,以便更多的人们参与 ,进而使国人在实践中 ,体验到奥林匹克是全人类的文化 ,中国应当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论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竞技体育的价值取向和策略取向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登上奥运金牌榜的首席,无论在我国体育史还是现代奥运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竞技体育的突飞猛进已经改变了世界的体育格局,但其发展道路虽然成功却不是无懈可击。从告别悲情体育,走进快乐体育;结束焦虑体育,迎接自信体育;正视金牌体育,欣赏魅力体育;调整奥运体育,发展多元体育和审视申办体育,关注效应体育等5个方面探讨了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竞技体育的价值取向和策略取向,并就其中某些问题进行了反思和批评,以期为中国体育的长远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通过奥运会对举办国竞技体育的夺金实力、高水平竞技人才和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影响研究,论证奥运会对举办国竞技体育的积极推动作用,为我国通过承办2008年奥运会促进竞技体育发展,提升国际地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奥林匹克运动是体育全球化的产物,又是推动体育进一步全球化的动力。奥林匹克逐步扩展到全世界的过程,就是体育全球化最好的例证。而汇聚世界各国参赛者的奥运会则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具体表现形式,奥运会成为体育全球化的表征,是体育全球化最直接的体现。奥运会的出现与发展加速了体育全球化的进程,体育全球化同时也拓展奥运会的范围、增强了奥运会的影响力。以奥运会为表证的体育全球化将促进世界体育文件化的繁荣。  相似文献   

18.
The management of the Olympic Games has changed significantly since the 1984 Los Angeles Olympic Games. The introduction of commercialisation probably saved the Olympic Games from a fateful crisis. It brought financial stability and attracted cities to bid for the Gam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impact of hosting the Olympic Games increased as more stakeholders became involved in its management. In addition, the global community became concerned about environmental issues. Global organisations including the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IOC) were required to take actions towa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is context, the debate regarding the Olympic legacy became of interest among stakeholders and researchers. The IOC introduced indicators to measure impact and legacy, which is now referred to as Olympic Games Impact (OGI). However, there are some issues in the current OGI study. This paper aims to suggest a theoretical approach which would contribute to solve the issues by focusing on sustainable sport legacy as an example. The proposed theoretical approach is focusing on event objective and analy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ort policy and sport legacy development concentrated on the process and opportunity rather than the outcome.  相似文献   

19.
The sport participation rate has been shown to decrease with age in many countries. In Japan, however, the elderly sport participation rate has increased over the last decade and is the highest among all Japanese.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whether the cohort effect generated by the shared experience of hosting the Tokyo 1964 Olympic Games during their youth can explain the increased sport participation of elderly Japanese. Data from the Japanese National Sport-Life Survey over 20 years were analyzed through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controlling for demographics and other determinants of sport participation, individuals who experienced the Tokyo 1964 Olympic Games participated in sport more frequently than other generations.  相似文献   

20.
奥运经济周期与体育经济政策调整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从奥运经济的定义入手,结合前几届奥运会主办城市和国家经济的发展状况,分析奥运经济周期区别于一般经济周期的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找出奥运经济周期内各项经济政策的主要着力点,并通过对具体奥运经济周期阶段相应体育经济政策的分析,探索奥运经济周期与体育经济政策调整的辩证关系,以期得出对北京奥运经济周期内体育经济政策调整有借鉴意义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