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争题材无疑在海明威的创作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和极其重要的位置。他的两部优秀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以及《丧钟为谁而鸣》均分别取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的内战;此外,拳击家、斗牛士和渔夫等人物形象显然也深得作家的偏爱,并以此创作了许多感人至深的作品,获诺贝尔文学殊荣的《老人与海》便是一部以描写老渔夫与自然、命运搏斗为题材的不朽之作。在各类题材中,以非洲的狩猎为题材的作品也不可忽略。这  相似文献   

2.
美国著名作家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的《非洲的青山》是一部关于非洲丛林狩猎的经典之作。该文试图从海明威的这部非洲题材作品出发,从生态批判的角度对海明威的生态思想进行分析,对海明威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进行批判。  相似文献   

3.
邵练炼 《海外英语》2013,(1):197-198,208
海明威的非洲题材作品《非洲的青山》和杜光辉的可可西里题材作品《可可西里狼》是文学创作中的经典之作,二者作为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生态文学作品,有其不同点也有其可比性。这篇文章试从生态文学批评的视角比较两部作品的共同之处,分析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呼吁人类摒弃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保护自然、热爱生命。  相似文献   

4.
《非洲的青山》以既和谐又血腥的非洲大草原为场景,描写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一方面反映了海明威对自然的生态主义倾向。另一方面揭示了其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海明威在这部作品中流露出的对非洲草原的热爱仅仅是出于非洲草原能为他带来创作灵感与视觉享受。自然仅被置于被欣赏、征服而不是被尊重的地位。本文即以生态批评为视角,解读海明威的对自然的生态主义情怀及其以人类为中心的自然观和贯穿其中的矛盾情感。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海明威小说创作的两大艺术贡献着手,以他较有代表性的吸收现代派艺术成果的作品《乞力马扎罗的雪》为例,阐述了海明威将借鉴意识流的写作技巧融入自己的作品中,从而体现他小说创作的个性风格。  相似文献   

6.
海明威是现代美国著名作家,在他的作品中,形成了一种非常简洁、清新、干净的独特风格。本文是从海明威创作思想的形成、创作素材的来源及其艺术风格形成的主要因素三方面入手,具体分析他的创作方法的表现形式,研究其作品创作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7.
海明威在其作品中构筑了以男性为中心的世界。但评论家对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描写却颇具争议。仔细阅读他的作品,会发现海明威是个有着鲜明的女性意识的作家。尽管他作品中女性的地位显得不太重要,却个性鲜明。本文通过分析海明威早期创作的短篇小说的代表作里的女性形象,解读海明威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8.
本论文通过对海明威的作品的分析和研究,指出海明威的作品之所以内涵深刻、意蕴丰富,写实主义的象征手法的运用是海明威的作品产生如此艺术效果的原因所在。海明威的作品具有丰富的思想容量,他的思想中存在着浓重的虚无因素和存在主义倾向,他的作品驾轻就熟的主题是“虚空”,他在自己的创作生涯中吸取了各种思想和种种手法,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本文还通过解析海明威作品中的象征主义,揭示其真正的人生意义。  相似文献   

9.
海明威作为二十世纪最为著名的小说家之一,在文学界一向以硬汉的形象著称,他的创作题材基本上都与战争和死亡息息相关,导致人们错误地认为海明威蔑视女性。随着女权运动的发展和女性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因此,从女性主义角度来研读海明威的作品是非常有必要的。《丧钟为谁而鸣》是一部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的反法西斯主义的长篇小说。在这部作品中,海明威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域出发,表达了主人公乔丹对自然、亲情和爱情的真切感受,极力主张人和人、男人和女人、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状态,海明威认为,只有这种和谐状态才是我们人类真正需要的状态。这部作品,揭示了海明威不但不仇视女性,而是支持、同情女性,在某种意义上顺应了当时生态女性主义的一些看法和观点,对文学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海明威小说创作的两大艺术贡献着手,并以他较有代表性地吸收现代派艺术成果的作品《乞力马扎罗的雪》为例,着重阐述了海明威对意识流写作技巧的借鉴,以及其小说创作的个性风格。  相似文献   

11.
海明威是西方当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文学大师之一。他的作品,风格独特,深受读者喜爱。其魅力所在,是贯穿其作品全部的对崇高美、悲壮美的深刻展示。读海明威的作品,必须充分认识和理解他作品的这一美学价值。也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其创作的本质特征。粗犷型“硬汉”的塑造,在海明威作品的人物画廊里,树起了一系列强者的崇高美  相似文献   

12.
海明威一生4次结婚,还拥有不少情人.他的爱情生活与他的创作生涯密不可分.本文试图从他的4次婚姻中剖析海明威的爱情观,并从爱情对他作品的影响中看出,他所终生不倦追求的爱情是他创作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13.
海明威是个善于关注、描写死亡,并且对于死亡富于哲学思考的作家。无论在他的生平还是创作方面,都涉及到他的死亡意识。本文从海明威充满传奇色彩的生平入手,分析了他的死亡意识的形成根源,并以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为依据,剖析了其死亡意识的内涵,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认识海明威及其作品。  相似文献   

14.
海明威的创作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明威的创作生涯长迭40年之久,若以其作品主题的形成和人物的成长历程为观察点。则其创作道路可分为三个阶段:感受人生的痛苦和虚无、抗拒人生的痛苦和虚无以及超越人生的痛苦和虚无。海明威创作思想的形成源于他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生存体验,它既是海明威“硬汉子”主人公的成长之路,更是海明威人生哲学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15.
在二十世纪初期的美国文坛上,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作家。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海明威和福克纳。这两位世界级的作家以各自不同的风格,做立于文坛之上,尽领风骚。海明威专写一些“硬汉”式的反传统,反文化的人物。而福克纳则专以美国南方文化为背景,写南方文化对人的影响和作用,对南方文化进行深刻的反思。海明威的作品通俗易懂,而福克纳的作品艰涩、复杂、深沉而滞重。比海明威的作品更带有一种思辨性和哲理性。更为引人注目,耐人回味。与海明威不同,福克纳的文学创作都是围绕着他生活的美国南方展开的,从来也没有离开南方文化的氛围…  相似文献   

16.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最重要代表作。生命意识和死亡情结,是海明威人生观的核心和作品的诗意所在,构成其全部小说的基本主题和精神底蕴。在海明威的死亡观中,他认为死亡是人类永远也无法逃避的事实以及死亡是人类逃避各种不幸的手段。海明威的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不断地表述了他的这两个观点。本文着重探讨的是海明威的“死亡”情结在其作品《老人与海》中的映射。  相似文献   

17.
简介两岸妈祖题材舞蹈作品创作现状,着重从两方面切入研究妈祖文化:一是舞剧的题材研究;二是两岸舞蹈的比较。选择大陆和台湾两部较有影响力和鲜明艺术主张的舞剧作品《妈祖》和《醮》进行实证研究,探寻妈祖题材舞剧创作的共性和个性规律,并于深层次延伸探讨艺术体制和创作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18.
几乎所有的作家在创作中都离不开从自身的生活经历中挖掘题材,而这一点在当代美国小说家厄内斯特·海明威的作品中尤显突出。本文对此作了重点论述。同时,简析了海明威作品的艺术特点及其独具一格的文体风格  相似文献   

19.
厄纳斯特·海明威(1899~1961)是独具风格的美国现代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以单纯、简约的文体著称于世,对现代小说创作具有深远影响。海明威在二十年代初开始创作,一九二三年发表第一部作品《三个故事和十首诗》以后,逐渐形成他特有的艺术风  相似文献   

20.
在文学教学中,海明威作品中的男性"硬汉"形象被认为是作者的标签,通常作为教学关注的重点,因此海明威也被批评在作品中带有很强的男性意识,其笔下的女性形象常在教学中被忽略.但是从作品外部的文化语用信息中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创作背景出发,对作品中的理想女性和非理想女性进行分析,透过现象揭示作者对两性和谐关系的渴望及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可以还原海明威对作品中女性人物塑造的创作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