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沈云英,明末浙江萧山人,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女性人物。夺父尸以全其孝,拒臣清而葆其忠,扶柩返乡,不仰于人以成其节烈,后教授子弟而终。后代方志中将其置于"孝女"、"忠节"、"烈女"等传,而在诗歌、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中则将其"孝忠节贞"的一生表现得淋漓尽致。入清,随着政局的稳定,沈云英故事在正史、野史以及方志中记载已多,流布已广。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大量歌咏其人的诗歌。沈至绪处末世而奋忠勇,凛凛可称。云英则以一女子而行丈夫之事,览其故迹,推其志节,足使须眉折腰,巾帼吐气。一咏三叹,徘徊联思,故有累累诸篇。今据所见共得二十余首,分为四小专题,略作考述,是为沈云英故事之诗咏篇。  相似文献   

2.
沈云英,明末浙江萧山人,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女性人物。夺父尸以全其孝,拒臣清而葆其忠,扶柩返乡,不仰于人以成其节烈,后教授子弟而终。后代方志中将其置于“孝女”、“忠节”、“烈女”等传,而在诗歌、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中则将其“孝忠节贞”的一生表现得淋漓尽致。沈云英故事发生于永州,而故事之所以流传,与明末清初蔡大敬《女云英传》、俞右吉《沈云英传》、毛奇龄《沈云英传》及《沈云英墓志铭》这四篇传记有关。文章重点追溯这四个文本,并对作者加以考述,是为沈云英故事之缘起篇。  相似文献   

3.
沈云英,明末浙江萧山人,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女性人物。夺父尸以全其孝,拒臣清而葆其忠,扶柩返乡,不仰于人以成其节烈,后教授子弟而终。在后代方志中将其置于“列女”、“孝女”、“忠节”等卷,而在诗歌、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中则将其忠孝节烈的一生表现得淋漓尽致。到清代,随着时局的稳定,沈云英故事流布已广,在史传、札记、随笔中开始出现有关沈云英的记载。论文依循“史传”的体裁性质加以考述,探究故事流传过程中的特点与变化,是为沈云英故事之“史证篇”。  相似文献   

4.
沈云英,明末浙江萧山人,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女性人物。夺父尸以全其孝,拒臣清而葆其忠,扶柩返乡,不仰于人以成其节烈,后教授子弟而终。后代方志中将其置于"孝女"、"忠节"、"烈女"等传,而在诗歌、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中则将其"孝忠节贞"的一生表现得淋漓尽致。沈云英故事发生于永州,而故事之所以流传,与明末清初蔡大敬《女云英传》、俞右吉《沈云英传》、毛奇龄《沈云英传》及《沈云英墓志铭》这四篇传记有关。文章重点追溯这四个文本,并对作者加以考述,是为沈云英故事之缘起篇。  相似文献   

5.
沈云英,明末浙江萧山人,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女性人物。夺父尸以全其孝,拒臣清而葆其忠,扶柩返乡,不仰于人以成其节烈,后教授子弟而终。在后代方志中将其置于"列女"、"孝女"、"忠节"等卷,而在诗歌、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中则将其忠孝节烈的一生表现得淋漓尽致。到清代,随着时局的稳定,沈云英故事流布已广,在史传、札记、随笔中开始出现有关沈云英的记载。论文依循"史传"的体裁性质加以考述,探究故事流传过程中的特点与变化,是为沈云英故事之"史证篇"。  相似文献   

6.
善良的单纯     
这是一篇含意深长的短文,故事里面套故事:自以为聪明的哥哥在嘲笑弟弟是“呆鸟”的同时,却不知道自己也“单纯”得可以;而带着嘲讽的口气讲述这则故事的祖父,自己更是“不但单纯得善良,也单纯得勇敢”——作者通过这几则故事,想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时隔五十余年重读这篇文章,又有哪些新的体会和感受?  相似文献   

7.
补白     
在中外文学史上,共有三部被称为“诗三百”的作品:一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它共收诗305篇,人们取其整数,称之为《诗三百》。二是印度婆罗门诗人伐致呵利写的《三百咏》,它由《爱欲百咏》、《通义百咏》、《出世百咏》三本抒情诗集合印而成。三是意大利诗人彼德拉克的代表作《歌集》,所收的300首十四行诗,都是诗人献给他的女友劳拉的爱情诗。  相似文献   

8.
宋代史地杂咏在命题、体制及风格上,承晚唐五代咏史组诗的余风流韵,多以地名为题,专咏一城一地之故事及古迹,史地结合,以地系史,是古代咏史组诗发展中又一变体.两宋时期据文献可稽的史地杂咏多达二十五种,在内容方面多注重描写名胜古迹的轶闻旧事、历史变迁、神话传说等,与地方志中“古迹”、“陵墓”、“宫殿”、“祠庙”等在选材内容上相吻合.诗人咏史兼慨叹,在今昔对比中感慨历史之变迁,并稽古考今,对地志记载进行考证,使诗歌由抒情言志的工具一变成为考证古迹,网罗史地的载体.其历史人文内涵和地理文化价值极为丰富.  相似文献   

9.
在陶渊明一百二十多篇诗歌中,涉及“固穷”的占三分之一强。特别是《咏贫士》组诗,对此表现尤为集中。在写作《咏贫士》前后是诗人内心矛盾极为激烈而急需寻找心理慰安的时候,此组诗正是诗人在能否将固穷之志坚守到底的矛盾斗争中升华的结晶。“固穷”在陶渊明的思想和创作中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对陶渊明的思想和人生道路产生过重要影响,成为他精神的重要支撑。那些以《咏贫士》为代表的表现固穷题材的诗歌,直接影响到陶渊明后期创作的风格。  相似文献   

10.
语文第四册“讲读课文”教学指要覃章俊一、把握教材特点小学语文第四册“讲读课文”共14篇,其中古诗2篇,成语故事2则.其余10篇为儿童喜爱的童话、诗歌、故事等。这些课文思想性强,知识面广,内容丰富。有介绍祖国名山大川的;有反映少数民族风土人情的;有反映...  相似文献   

11.
张栻在主持城南书院期间创作了为数不少的诗歌,《城南杂咏》组诗二十首是其代表。组诗是以城南书院中的或景物为描写对象而歌咏的诗歌,它们直接描写了城南书院的景象,渗透了生生不已的生命精神,抒发了诗人沉浸于山水之中的闲适雅趣,感发了诗人在涵泳景象之中所体悟的理学之思,体现了“人心”与“天地之心”的一致性及推本“太极”的理念。在艺术上,《城南杂咏》常常以写意的笔法勾勒某一画面,并将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等多种表现手段结合在一起。张栻《城南杂咏》创作之后,引起了友人朱熹的共鸣,并进行了同题唱和,但两者在艺术表现上还是有一些差异。张栻的《城南杂咏》少数诗歌在艺术上仍有不足之处,尤其在情景处理上存在割裂之嫌。  相似文献   

12.
翻阅了几种咏华山诗的选本,历代名家均列其中,而被毛泽东极力推崇的唐代“三李”之一的李贺,其咏华山章句,各种本子却均未收录,这对人们从不同方位领略华山风光及其人文意义,可以说是缺少了颇有价值的部分,实有补充之必要。李贺诗歌中写到华山景物的有好几篇,现就《赠陈商》一诗中描述华山的部分作以简析,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从诗学思想、诗歌创作实践和诗歌发展史三个角度比较陈子昂和沈(期)、宋(之问)的诗歌,可以得出结论:陈子昂和沈、宋的诗歌都有“复”有“变”,陈子昂重在以“复”求“变”,沈、宋则重在以“新”求“变”。  相似文献   

14.
历代文论家对能否“以理入诗”争论不已。否定者从诗歌主情的角度出发,认为以理入诗偏离了诗歌的本质,肯定者则认为《诗经》就已开启了以理入诗的先例。晚清诗论家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表现出认可以理入诗的态度,指出“寓义于情”、“有理趣而无理障”才是以理入诗的不二法门,体现出诗歌理论发展到晚清所呈现出的兼收并蓄、圆融贯通的总结性质。  相似文献   

15.
一、案例描述 南国初秋的下午,天空湛蓝得不带一丝杂质,和煦的阳光斜射人教室,温暖而明亮。这节课上,笔者正在上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变革与争霸”中第二课时——“战国篇”。在学生静静地听着“商鞅立木取信”的故事的同时,笔者出示了“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这个道理在今天还有没有意义?”的思考题让学生思考。思考题涉及了一个非常好的诚信题材,它也是本节课的价值观教学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含蓄是我国诗歌的传统风格之一,同时又是一种审美范畴、审美境界和审美理想。 把含蓄作为一种审美范畴最早提出来,并在理论上加以阐述的,是唐代的司空图。在这以前,梁代的刘勰在其《文心雕龙·隐秀篇》中提出了“隐”的概念,说的即是“含蓄”。但是,在文学创作中自觉地追求这种审美理想,创造出含蓄幽远的艺术风格,却是在先秦时代就存在的事实了。屈原的充满浪漫主义激情的《九歌》,即具有一种含蓄蕴藉之美,其中《山鬼》、《湘君》、《湘夫人》等篇,不仅文彩斑烂,而且能使人得到一种涵咏回味,寻思领悟的快感。 什么是含蓄呢?司空图《诗品·含蓄》云:“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若不堪忧”。这四句是“含蓄”的义界,意思是说这种境界能发人深省,引起联翩的浮想,使人越出字面的意义而领略无穷。“风流”指的是诗歌的情韵,是诗歌最重要的质素。后两句是说:语言虽不涉及忧患,而忧患若不可堪。认为含蓄能引起强烈的美感效应。  相似文献   

17.
一部《水浒》,“忠义”二字基本上统贯全书。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剖析《水浒》“忠义”的投降实质,识破宋江在“忠义”的黑幡下大搞修正主义、投降主义,有助于增强我们识别投降派的能力。“忠义”并不是宋江的先创。“忠义”是封建纲常伦理道德“忠、孝、节、义”的核心,其源出于孔孟之道,是奴隶主阶级维护其阶级利益的产物,后来被地主阶级利用于维护其封建统洽。所谓“忠”,就是孔孟讲的“臣事君于忠”,也即“忠君”;所谓“义”,就是孔孟宣扬的“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意思是说,忠君就得讲“义气”,“君叫臣死,臣不  相似文献   

18.
南朝徐陵编撰的《五台新咏》,是一部“于汉魏六朝无所诠释,凡言情则录之”的诗歌总集。因为收录的大多为“言情之作”,对后代文学起了巨大的影响,被称为“玉台体”,历来颇受非议。这是一部什么样的诗集?在爱情诗的发展史上有何作用呢?这是评价《五台新咏》须要探讨的两大问题。对于前者,本人已在础作《试论证台新咏助思想内容》一文作了论述,本文试就后一问题作些探讨,特别是对唐代爱情诗发展的作用,试陈一己之见,以就教于同行专家。要探讨《五台新咏》对唐代爱情诗发展的作用,首先必须了解该诗集在爱情诗发展史上的地位。我国…  相似文献   

19.
深婉蕴藉、章法巧妙和清词丽句是施闰章诗歌最为突出的特色。深婉蕴藉直接继承自“温柔敦厚、怨而不怒”的诗歌传统。施闰章诗歌的章法极为巧妙,五言律诗从容完备,段落划分清晰,布局有序,各有巧妙之处。乐府诗更是别开生面,曲折动人,体现出了诗人的匠心独具。清词丽句则不局限在“清新华丽”这一含义上,而是以“清”为主,“清”,首先表现为清真之意,同时也有清新之味,此外还带有些清寒之气。而“丽”也不是栋丽绮靡,而是淡丽,是一种恰到好处的点染和勾勒。因为施闰章是安徽宣城人,时人也将这种诗歌风格称之为“宣城体”。  相似文献   

20.
诗歌是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优秀文化遗产中的一大瑰宝。诗歌中有许多诗句已成为众人相传的名句,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歌中的优秀篇目往往能把读者带入一种诗歌的特有境界,因为它是诗人情感的凝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