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5 毫秒
1.
为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新课程标准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学环节的渗透。新课标中指出:“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具有其特殊的优势和条件。美术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最直接最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美育。美术教学可以通过完美的艺术形像来感染学生,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良好的品德意志和爱国主义情操。美术教学的德育渗透应贯穿教学过,程始终,而小学美术教材的德育渗透意图潜藏在美术知识技能的学习当中。因此,在德育渗透时,既要深刻挖掘教材的德育内容,又要设计好巧妙的渗透方法,使学生在接受美术知识的同时,不自觉地接受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2.
现行素质教育应以德育为先,并将其有机渗透在各科教学当中,让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接受思想道德教育,以更好地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因此,特结合小学美术教学实际,对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好知识,更重要的是育好人.因此,德育成为当前学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而实施德育教育途径很多,其中通过各学科教学使德育与教学相结合,用知识本身去吸引、教育、影响学生是重要的途径之一.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其必要性和实效性.那么如何利用美术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并产生良好效果呢?  相似文献   

4.
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使美育与德育相辅相成,把德育寓于美术教学之中,努力做到把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起来,是美术教师在教学中最主要的任务和责任。在欣赏课教学中,除了让学生直观感受艺术作品之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对作品精神的深入挖掘,在挖掘过程中,提示其内容,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教育。通过审美教育,使学生增长了辨别美丑的能力,让学生在感受艺术美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传统艺术的情感。  相似文献   

5.
美术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美育,而且肩负着德育的重要任务。美术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有机渗透德育,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美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相似文献   

6.
黄亚涛 《考试周刊》2011,(37):215-216
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认为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对学生的德育渗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在美术欣赏中渗透德育教育,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在美术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7.
美术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是心灵的陶冶、精神世界的充实,是人的一生诸多修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在中小学的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尤为重要。作为美术老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绘画技能,提高审美能力,还应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德育思想。  相似文献   

8.
美术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是心灵的陶冶、精神世界的充实,是人的一生诸多修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在中小学的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尤为重要。作为美术老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绘画技能,提高审美能力,还应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德育思想。  相似文献   

9.
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小学美术教学也在不断完善和深入,小学美术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中的重要学科,对于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式有很大的影响和渗透作用。小学美术教学与学生的德育密切相连,具有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功用,为此,需要关注小学美术教学对小学生的德育作用,要借助小学美术课程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思想品质。  相似文献   

10.
赵利华 《亚太教育》2019,(10):121-121
现阶段,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对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具有学习能力和审美能力,同时也需要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美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主要是通过完美的艺术形象的感染、作品的创作体验、心脑手眼的锻炼、创新的过程、合作的乐趣来树立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新<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下面就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吴敏 《学苑教育》2021,(9):85-86
德育渗透工作是当前教师教学的重点内容,要将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切实落实到日常的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在美术教学中,美术欣赏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和方向,对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和思想内涵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美术课堂中将欣赏教学与德育工作相结合,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使命感,对学生的长期发展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美术欣赏课的德育渗透工作教学内容和方向做出探讨,为强化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3.
高中美术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他们对于美的认识和鉴赏水平。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时,教师应设计适合学情的教学方案,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加强校园环境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背景下的美术课程除了肩负着美育的重要任务,还肩负着德育的重要任务。美术课就是通过美术教学有机渗透德育,做到"要学画先学做人,要做人先学立德"。本研究从美术的学科特点、课堂教学、课型等方面,有机渗透德育,让学生在"随风潜入夜"式的德育氛围中,收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让德育潜移默化地占领学生的思想阵地。  相似文献   

15.
王静洁 《考试周刊》2014,(4):170-171
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对学校的德育建设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两者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在陶冶情操的同时达到教育目的。文章就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6.
小学美术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会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地应用各种教学手段和利用身边的各种教学资源,在身边发现美、感受美,把德育自然地渗透在学科教学中。一、挖掘美术作品中的美对学生进行德育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只靠口头的说教学生肯定无法理解,那么就让生活实物来教学,让孩子在生活中去感悟、去理解。在美术课中,这种看  相似文献   

17.
侯玲 《河南教育》2009,(7):122-122
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无形地体现在每一门学科当中。在美术课上,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而且还要对学生进行灵活多样的德育渗透。通过教学实践,我对美术学科的德育渗透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胡蓉 《考试周刊》2023,(4):159-162
美术是小学阶段学生从美学角度看待世界的一个途径,是学生有效陶冶情操、提升审美能力、创新精神意识、发展感知与形象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需成为小学生学习进程中的引领人和推动力,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摒弃既往不利于其美学意识及能力复苏与发展的相关教学思想,以此发挥美术教学的真正教育作用,让学生能够在接受不同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来自艺术的呵护与滋润,并由此健康茁壮地成长。文章从小学美术教学角度出发,将寓德于美作为主要突破点,来探究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有效融入德育,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使得德育已经成为初中学段的首要教学任务,各个学科教师也应主动承担起德育教学的重任。美术是一门艺术性学科,包含着许多可对初中生的德育发展产生显著影响的内容,比如美术家为艺术献身的勇气与精神、美术家坚持不懈的努力与创造以及美术作品所蕴含的丰富情感等均是有利的德育资源。那么,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便成为重中之重。本文便对德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策略进行简单的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20.
随着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的发展,现阶段初中学科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美术等艺术学科的教学,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指导学生们学习基础的美术知识及技巧之外,还应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逐渐渗透情感教育,不断对学生们的情感体现进行强化,提升学生们的艺术素养及综合素质。为了分析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的渗透途径,笔者针对现阶段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