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拳经是指路明灯,学者根据拳经的指导思想练习,可少走弯路。编著拳经者也切实是高人,他的练功境界也切实达到了至高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才会理解一定程度的内容,说本层次的话。只有亲身体会达到其水平,能文能武方可得出正确的结论,没有亲身体验决不会写出拳经高论的。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拳经,研究拳经,在实践的模拟训练中掌握运用好拳经  相似文献   

2.
晏骏 《武当》2015,(3):17-18
太极拳的进阶是有层次的,第一层次应着重于培养习练太极拳的感觉,也称为"太极外感";第二层次应着重对拳理拳论的研读与分析,从而理论指导动作,也称为"太极内感"。"太极外感"与"太极内感"统称为"太极之感"。想要在太极拳家眼中打出一套他们所肯定的、真实的太极拳,这就需要我们一步一步地去分析解决练拳中的实际问题。太极外感:根据太极拳的风格特点,对太极拳动作外形架构的整体外在感受,我们就称为"太极外感"。太极拳的行拳走架中最重要的两  相似文献   

3.
谢远基 《武当》2014,(2):15-17
三、在习练太极拳中如伺正确进行调身 (一)精准性原则。这是习练太极拳调身时的第一原则。如何达到渊身精准性原则呢?一是师承。“学拳容易改拳难”。要想真正学好太极拳,一定要选一位真正懂得太极拳的师傅。正如拳经所说:“入门引路需口授,功用无息法自修。”如果我们最初学拳养成了身型不正、耸肩悬肘、撅臀猫腰等错误动作,将来再改拳将是一个极为艰难的过程。所谓真正懂得太极拳,  相似文献   

4.
留阳道人 《武当》2000,(5):16-17
太极拳理法中,主要手法和辅助手法这一组阴阳统一关系的技法,在太极拳拳架、推手和散手中是至关重要的。由于这一组变化多端的技法直接影响着太极拳风格和功夫的层次,故本人特根据太极拳原理和拳经技理,对其辅助手法和特色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5.
林泉宝 《武当》2010,(7):22-22
武当赵堡太极拳在一定程度上要求“不要用意”,“不用意”正是自然松弛的绝妙之法。赵堡先师走架时既轻松又自然,仿佛三尺罗衣挂在无影树上,和风之轻扬,柔顺之松净,这正是不用意之“耍拳”公式的效果。“耍拳”到一定层次,其任督二脉自然打通,此即道门所称之周天法。畅经通络,丹田随势而运转,这是太极拳内劲产生和发动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阿句 《精武》2009,(4):56-57
《圣经》上说:“亲近邻舍之妻的,不免受罚”;《拳经》上说:“打骂武林同道的,一定成名”。  相似文献   

7.
林泉宝  张顺林 《武当》2007,(10):20-22
侯春秀老师得自张敬芝宗师之真传,更是张氏一脉(即是由张宗禹传张彦,张彦传张汶,张汶又传张金梅、张敬芝)的出类拔萃者。这套拳架比较原始,也很朴实,充分体现着赵堡张氏一脉拳架的风格特点。侯春秀老师的这套拳架,是当年老师教我们时的笔录,现稍经文字修订后见诸读者。  相似文献   

8.
水火居士 《精武》2008,(6):43-43
时下形意拳界普遍认为,劈拳是形意拳的母拳。此说发端于姜容樵先生的《形意母拳》,时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后经形意拳传习者的大力宣传,乃至成了今日形意拳界的共识。我个人认为,姜容樵先生的母拳提法,基本上是照着刘奇兰、张占魁的说法讲的:李老能才是劈拳母拳说的鼻祖。把劈拳作为母拳是李老能对戴家心意拳横拳为母拳的大胆改革。  相似文献   

9.
《中华武术》2006,(8):I0003-I0015
“天罡拳十二式”是一套以太极阴阳学说和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的健身方法,是马志富先生在道家功夫“天罡拳”的基础上简化、改编的武术新品种。它动静相间,刚柔相济,绵延起伏,姿态翩然。配合独特的开合俯仰,鼻式呼吸,外练筋骨,内养脏腑,提高自身免疫力。对疾病亦有一定改善作用。结构上短小精悍,简单易学,适合各年龄层次的人强身健体。  相似文献   

10.
炮拳,形意五行拳之一,五行属火,五脏属心。拳经云:"炮拳似炮,所以炮拳以迅猛刚烈见长。"炮拳在演练中与其他拳法不同,呈"之"字形行进(与之相同的还有横拳)。这种技法虽与形意拳的"脚踏中门"有所不同,但却有异曲同工之妙,当敌袭来时吾侧  相似文献   

11.
郭玉杰 《精武》2007,(9):F0002-F0002,I0001,I0002,64,65
自"悟拳"在《精武》发表后(2005年第10期),在读者中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可是如何以"悟拳"的内养功法,达到祛病强身,在养生的同时,又生出搏击自卫的能力,筑基功是必经之路。拳经曰:"要把骨髓洗,先从桩功起"武功的筑基功是以桩功为主,以桩功增强内气内力,从而达到精满气足、体质改变。悟拳的筑基功,是以"六球五行庄"和"九龙盘"为主要的筑基功法。  相似文献   

12.
白鹤拳是著名的少林五拳之一(龙拳、虎拳、豹拳、蛇拳、鹤拳),其创始人是方七娘。后经莆田少林武僧杨少奇(人称五八先)传承和发扬,独创融入了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的五行乩手后,又自成一派,独树一帜,称为'莆田白鹤拳'。其套路招式、演练风格、练功方法与永春白鹤拳已有明显不同。值得深入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马形 马形为心意六合拳十大真形之十,其盘练单把有夜马奔槽、野马蹿道、野马蹬腿和野马疾蹄等式。拳经云:“三拳者,攒、裹、践,攒拳者,形侣内;裹拳者,数虎躜;践拳者,马奔连。”  相似文献   

14.
"双龙出海"、"仙人指路"、"拉弓射箭"……在大课间的操场上,同学们集体操练."永春白鹤拳",一招一式,有板有眼,虎虎生威,这不一样的课间操,让他们过足了"功夫瘾". 学校为什么要引进白鹤拳?如何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融合在一起?如何切实有效提高青少年体质?这是我们近年来不断探索的课题.通过研究与实践,我们总结出适应时代要求的有效作法,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引起中央电视台和教育部、省市教育部门的关注,并在一定范围内推广我校研发的"永春白鹤拳操".  相似文献   

15.
杨维 《武当》2000,(12):28-30
六、独精鹰捉。并发挥劈拳的特殊作用。练形意的第一趟拳,起钻是拳,落翻变成俯掌,形成三体式的这趟拳,人们叫它“劈拳”,而尚先生叫它“鹰捉”。这样叫是有道理的:1、它是掌,不是拳,就不能叫拳。2、“劈拳之形似斧属金”是拳经的定论。它既是掌,又是俯掌,根本无似斧之形,  相似文献   

16.
心意六合门的六艺之五虎抱头,为心拳身法总体法则之一。头可领全身之劲,鸡腿、龙身、熊膀、鹰捉必须在虎抱头的领起全身之劲,才能发出心拳的整体内劲。拳经云:头颅起枕骨,讲的是在盘艺时,必须脑后枕骨上起方可领起全身之劲。但起不是僵硬的起,拳经云:软脖颈,身如碑,三  相似文献   

17.
张兴洲  赵峰 《武当》2003,(7):11-12
盖世上习拳者多,会拳者少,然知拳中精髓者更为少也。拳经云:“天下练拳者多如牛毛,成功者少如牛角。”又云:“练拳不得法,到老也白搭。”  相似文献   

18.
无极拳在无极功夫中是比较高的境界,学习难度比较大,演练要求高,要有一定的功夫才能练习,我在三年前学习了无极拳,一直坚持练习,至今颇有收获。练习无极拳要求:一、无极拳练习要求动作缓慢,自开式至结  相似文献   

19.
张方 《精武》2010,(5):63-63
戴隆邦当年修订心意拳时,除了将内功发劲的方法做了深化提高外,还创立了"三拳"和"五行拳",可以说如果没有这几把拳,戴家心意拳开宗立派就难以让人信服。近代研究学者对于"三拳"和"五行拳"的出处源流虽经多方探讨,但终是一头雾水。笔者已写过关于"三拳"的源流考证文章,可以确定"钻"、"剪"二拳是古传心意拳式的变化衍生,今再就"五行拳"的起源做一探究,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0.
刘伟 《武当》2014,(9):5-5
为了推动意拳事业的蓬勃发展,扩大第二届全国意拳交流大会在国内外武术界的影响力,为意拳同门打造一个更为宽广的交流技艺、探讨学术、共谋发展的平台,经相关部门研究决定,第二届全国意拳交流大会,从即日起加盟第三届武当国际演武大会,全称为“2014第三届武当国际演武大会·第二届全国意拳交流大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