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典小说的鉴赏是一个感受人物形象,体味作家情感,感悟作品意蕴的复杂精神活动,角色体验式的鉴赏法,能让学生进入小说特定情境、特定角色之中,去感受人物,体验情感。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表演、涵泳、对比等途径,全身心地投入,达到小说鉴赏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2.
肖像描写是小说塑造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对读者理解小说的人物性格、社会地位、时代背景有着重要的作用。现以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祥林嫂这几个文学史上典型的人物形象为例从三个方面浅谈小说中肖像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马婷 《科教文汇》2010,(7):122-123
本文主要对大学音乐鉴赏课程中有关"节奏"的教授做了一些思考和初探。首先是把节奏这一音乐要素作为一个切入点,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其次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以及如何运用学生的节奏感来引导其进行音乐鉴赏。  相似文献   

4.
周杰配 《科教文汇》2010,(26):168-169
学生对音乐"陌生感"问题是影响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本文旨在从音乐本体出发,结合学生学习心理特点,从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中,探寻解决"陌生感"问题的方法,以求能更好地进行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5.
王琴芳 《科教文汇》2008,(10):177-177
对于小说的鉴赏其实是读者与作家心灵的交流。短篇小说成分一般包括人物、背景、情节、环境、矛盾冲突、高潮、人称、主题等,我们鉴赏时可以侧重某一两个方面。在此,笔者通过对《花园里的独角兽》和《敞开的窗户》中人物语言的对比浅谈了人物语言特色,从而指出人物语言特色对于小说的鉴赏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日常教学过程中,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环,诗歌鉴赏这一环节做不好,直接影响文言文、文学类作品准确率,很多学生在诗歌鉴赏中出现这样那样的困难,笔者结合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实际情况,把诗歌鉴赏中的心得进行分享交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思博  王子林 《科教文汇》2009,(31):220-220
众所周知,鉴赏教学难于艺术实践教学,这个属于审美范畴的教学主要具有三个功能—认识、教育、审美。也许任何教学最终都是一种手段,通过艺术形式的直接感知和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美好的兴趣。本文在比较中外美术鉴赏教育的同时,提出了对于更好进行美术鉴赏教育的意见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张雪娇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166+165-166,165
":诗歌鉴赏五象美论"是辜正坤教授提出的关于汉语诗歌画味、韵味、意味、气味以及这四味的综合结果情味的鉴赏理论,诗歌的味象美是其中的一个理论分支。本文试用这一理论来分析美国诗人桑德堡诗歌中的味象美。诗歌味象美论不仅在汉语诗歌鉴赏中适用,在英语诗歌鉴赏中也可以尝试使用。用味象美论分析桑德堡诗歌,使读者更真切的体会到诗人所呈现出来的时代和社会的本真状态,以及诗歌中所包含的独特审美观。  相似文献   

9.
李正 《科教文汇》2010,(20):167-168
美术教师需从审美价值、文化价值、价值判断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美术鉴赏,在精选鉴赏内容时需要以经典美术作品为主,同时联系大众美术作品;中国美术与外国美术均要涉及并有所深入;在教学中增加美术批评的成分。我们应当重视美术鉴赏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魏光磊 《科教文汇》2014,(35):131-132
中国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它融诗书画印于一体,将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禅宗文化巧妙结合,代表了我国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内涵,它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文化内涵在世界绘画艺术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但是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中学生学习负担重,升学压力大,对美术课学习缺少兴趣,对国画传统文化知识了解甚少,民族的重要传统文化普及率很低,中学生可能会在毕业以后很少接受美术教育,所以加强国画鉴赏教育十分重要。考虑到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特点、认识水平等因素,我认为关键是让他们提高审美水平、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鉴赏国画的知识。不求学生能够用所学进行国画创作,只求能涵养其心,使之身心健康发展,同时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所以最适合进行审美鉴赏教育。但是如何上好一堂中国画鉴赏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将是我要论述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所谓情节,就是作者精心结构起来的具有严密因果关系的故事。它是构成小说的三要素之一,是小说主题是否鲜明,人物形象是否丰满的重要保证。在小说情节的鉴赏中,如果  相似文献   

12.
骆央杰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8):188-188,291
陈忠实的《白鹿原》塑造了众多新颖饱满、凝重悲壮的人物形象。其巧妙地将人物放置在自然、社会和历史中进行刻画,表现出了实实在在的具有"本性"的人,本文将从这一角度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3.
张玉增 《科教文汇》2011,(32):73-74
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怎样进行古代诗歌"语言"鉴赏。  相似文献   

14.
涂建忠 《科教文汇》2008,(35):138-138
诗歌鉴赏教学重点应是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让学生掌握诗歌的鉴赏方法。本文结合诗歌鉴赏的理论及教学实践,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提高中学生的诗歌阅读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5.
瞿剑飞  王兵  张曼  景辰 《科技风》2023,(21):100-102
职业技能大赛的目的是在比赛中锻炼和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让职业院校学生更能符合行业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技能大赛对“玉石鉴定和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有推动作用。基于职业技能大赛的“玉石鉴定与鉴赏”课程改革,需要基于对职业技能大赛的全面、深入分析和了解,实现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优化和教学考核标准更新。本文详细分析了“玉石鉴定与鉴赏”课程与职业技能大赛在衔接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基于职业技能大赛的“玉石鉴定与鉴赏”课程教学改革策略,旨在“以赛促教”,推进“赛教融合”,提升“玉石鉴定与鉴赏”课程教学质量和水平,为社会输出更能满足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王春 《科教文汇》2011,(34):88-88,102
张爱玲的小说《金锁记》,被傅雷先生赞誉为"是张女士到目前为止的最美满之作"、"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小说中丰富的意象使用,特别是"月亮"意象的使用,使读者既领略了小说文学文本的优美意境,又体会了小说深刻的思想涵义。小说借"月亮"这一意象,不断变换视角:时而是洞察苍生的智者,时而是人物命运的化身,时而又是社会环境的象征……小说在月色的掩映下,深刻而隽永,浸润了说不尽的"苍凉"意蕴。  相似文献   

17.
美术鉴赏课是中等职业学校为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艺术修养而开设的一门艺术课。美术鉴赏课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强化学生美术素质上,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过程中同样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曾春燕 《科教文汇》2011,(20):91-92
小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叙述了小说的三个教学环节:分析故事情节,透视人物性格,揭示文章主题;分析环境描写,把握人物形象,融入文章主题;最后再上升到品析人物形象,挖掘人性的善良。通过这些环节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有序地掌握小说知识点。  相似文献   

19.
林群 《知识窗》2014,(20):63-63
本文分析了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乐感与鉴赏课教学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如何培养乐感与鉴赏课教学的基本方法,对培养学生乐感、提高鉴赏课教学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史华 《科教文汇》2011,(29):176-176,196
音乐鉴赏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培养中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中学生德、智、体、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目前传统的音乐鉴赏教学中,过分强调了预设与封闭,严重阻碍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的学习。本文基于此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改善措施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