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片断一〕师:同学们,“奴仆”你们见过吗?生:见过。电视里那些服侍当官的下人就是“奴仆”。师:(在黑板上画“女”字的象形文字。然后教师侧身站着,低头、俯身,双手前伸交叉在胸前做“女”字状)这是什么人哪?这是女人。古代的女人见了男人就是这样,一副温顺的样子。师:(再画“  相似文献   

2.
镜头回放:特级教师薛法根教学《卧薪尝胆》师“:奴仆”见过吗?生1:见过。电视里那些服侍当官的下人就是奴仆。生2:在皇宫里的太监也是奴仆。师:在古代“,奴仆”就是下等人。生3:我家隔壁的人家就有奴仆,那个女的天天给那家人做事。(众笑)师:那个女的到底是不是奴仆?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样的人才是奴仆,老师把他们画出来。你们可要仔细看哟!(在黑板上画“女”字的象形文字。教师侧身站着,低头,俯身,双手前伸交叉在胸前)这是什么人哪?(生笑)这是女人!古代的女人见了男人就要这样,一副温顺的样子。(再画“奴”字的象形文字)尽管女人已经很听话…  相似文献   

3.
一、链接本义——情趣化的词语教学前不久,笔者到浙江宁波参加了全国小学语文新课程新教材教学观摩会,聆听了全国特级教师薛法根执教的苏教版教材《卧薪尝胆》。薛老师对文中“奴仆”一词的教学独具匠心。师:“奴仆”是怎样的人,你见过吗?在什么地方见过?生:我在电视上见过,奴仆是伺候别人的人。生:我也是在电视上见到的,奴仆是像狗一样侍从主人的人。师:(边板画边说)这是个“女”字。在古代,女子的地位是很低的,她们见了人都要低头弯腰行礼。(又在板画后面画上手)女子中有一类人,她们经常要受到主人责打,这类女子我们称她为(什么)呢?生:(齐…  相似文献   

4.
一、发挥汉语言“形象性”强的优势,利用汉字构成来形象地理解词语《卧薪尝胆》中“奴仆”一词的教学:师:吴王和越王原来是对仇敌,后来变成了主仆关系。你们见过奴仆吗?生:奴仆是给别人做事的。师:如果我给你做事就是奴仆?生:奴仆就是服侍别人的。师:他讲到服侍别人,有这个意思  相似文献   

5.
一学习生字:窥、障、泰 师:小朋友,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几个成语. (出示) bào 管中窥豹 师:谁来读? (指名读,全班齐读) 师:豹,"豹子"的"豹".(出示豹子的照片)见过豹子吗? 生:见过. 师:在哪儿见过? 生:在动物园里见过. 生:我在电视上见过. 师:豹子是一种凶猛的食肉动物,古人就是根据豹子的样子造出了"豹"字.(出示甲骨文"( )")这个甲骨文字跟我们见过的豹子哪里比较像? 生:豹子张着大嘴,身体上有一圈一圈的纹,还有爪子和尾巴.  相似文献   

6.
苏教版语文第九册《鼎湖山听泉》教学片断——教师A:师:(在黑板上书写"鼎"字)这是什么字?生:是"鼎"字。师:同学们见过"鼎"吗?你  相似文献   

7.
片段一 (师出示一个黑塑料袋,里面装了几个圆柱体模型,每小组摸出一个模型) 师:这是一个什么形状的物体? 生:这是一个圆柱. 师: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是圆柱形的?  相似文献   

8.
一顺势而导,抓实言语运用 师:同学们,如果说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是一座瑰丽无比的宝库,那么古诗就是这座宝库中一颗颗璀璨耀眼的明珠.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齐读课题—— 生:江雪. 师:课前,同学们完成了预习作业.首先,我请一位同学来朗读古诗. (生读) 师:这里有个字,(出示:径)它读—— 生:jìng. 师:我们在哪首诗中见过"径"? 生: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师:"径"是什么意思? 生:是小路的意思. 师:(出示蓑衣图片)先读好"蓑". (生读) 师:看看图,"蓑"是什么? 生:"蓑"是用茅草和竹叶编成的遮风挡雨的工具. 师:就是以前人们下雨天时穿的避雨工具.这个字是什么偏旁? 生:草字头. 师:(出示斗笠图片)先读读"笠",再说说"笠"是什么. 生:是用竹子编的帽子,可戴在头上. 生:因为是竹子编的帽子,所以它是竹字头. 师:读"蓑笠翁"这个词时要注意"翁"的后鼻音."蓑笠翁"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9.
一故事引入,导入课题 1.猜谜语. 师:我们一起来做一个"观动作,猜成语"的游戏.这两幅图中人物的动作表示的是同一个成语,你能猜出这个成语吗? 课件出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师:谁知道这个成语中的"障"字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10.
教学活动一:情境引入 师 俗话说:"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它表达了什么意思?同学们知道吗? 生1 意思是说做人做事要讲规矩,不讲规矩是不行的. 生2 我想,它的意思是不用圆规画不出圆来,不用矩尺画不出方形来. 师 说得很好.你们见过矩尺吗?  相似文献   

11.
案例:<西门豹>教学片段 师:"面如土色"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形容很售怕. 师:形容很害怕的成语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 生:心惊胆战、惶恐不安、惊魂未定. 师:你说的这成语描述的是害怕时的心理,而"面如土色"描述的是--  相似文献   

12.
一联系生活,创境导入 师:同学们,美丽的大自然有许多天然音乐家,他们演奏的乐曲令人陶醉.仔细听,猜猜是哪位音乐家的杰作? (播放泉水声音) 生:泉水. 师:你们见过泉水吗?在你的印象中泉水是什么样子的? 生:泉水是从石缝里流出来的水,喝起来感觉有点甜. 生:泉水的声音很清脆,我喜欢泉水美妙的歌声. 师:确实,那丁冬丁冬的歌声,好像就是一首欢乐的乐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泉水》一课."泉"是这一课要会写的字,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一写吧!"泉"上边的"白"写得要小,"水"字的竖钩在横中线上,撇捺要舒展.(师范写)一起读一读! 评析:从学生熟悉的声音入手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乐学欲望,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板书课题时,随机指导要写的生字,分散识写,降低难度.  相似文献   

13.
片断一:了解性地引入,动态性地感知 师:(板书"倍")对于这个字你知道些什么? 生:我知道"倍"就是倍数. 生:我知道有几倍.  相似文献   

14.
<正>教学案例《识字4》案例一一、出示禾苗图片师:大家看看这是什么?生:禾苗。师:对,这就是"禾苗"的"苗"。它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汉字(出示生字卡片)。谁会记住这个字?二、转动字盘,揭示构字特点1.师:其实"苗"是个神奇的字,它能和许多偏旁做朋友,组成新的字。一起来看看,你能认识吗?(转动字盘)小朋友们看,这是"苗"加上什么?这个字(描)念什么呢?这是"苗"加上什么?(依次问"猫""瞄"。学生齐读)  相似文献   

15.
一、"雨"字切入解诗题(出示金文"雨"字)师:这是一个古字,猜猜看是什么?(生脱口而出"雨")师:你们是怎么猜到的?生:字的形状很像我们现在的"雨"字。师:这就是汉字的特点"。雨"和"诗"是很有缘分的,古往今来的无数诗人为我们留下许多风情万种的"雨"。这节课咱们  相似文献   

16.
一、"读"水立方发现数学元素 师:(出示水立方图片)看!这是什么建筑? 生:(兴奋地喊)水立方. 师:对,这就是北京奥运会游泳馆--水立方.细心的同学都能从水立方中发现数学元素. 生:水立方是个长方体. 生:水立方和其他长方体一样,应该有体积.  相似文献   

17.
一、情境导入 1.出示单元主题图,揭示单元内容. 师:听说大家都很喜欢去游乐场玩,今天我们就一起到这个游乐场去看一看吧! (师出示动态单元主题图) 师:大家看,这里的游乐项目,你最喜欢玩什么? 师:它们是怎么运动的? (学生手势比画) 师:你们知道吗?在这个游乐场里,还隐藏着许多数学知识,这就是我们本单元将要研究的"图形与变换".  相似文献   

18.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白鹭吗?(生有的说见过,有的说没见过)师:白鹭是生活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水鸟,十分常见。你们看(出示图画),这就是白鹭。师:古往今来,赞美白鹭的诗篇有很多,谁能为大家吟诵一两首?  相似文献   

19.
片断1:师:(板书:鬼。)问学生"鬼"字一共有几笔?按部首查字法查什么部首?见过鬼吗?什么是鬼?生:(回答得完整而多样)师:原来,在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无法解释时,误以为是神在主宰着世界的一切,人生在世,凡积德行善者,死后就上天堂成仙;凡恶贯满盈者,死了就下地狱成鬼。据说鬼的形象丑陋恐怖、变化无常,所以人们都怕鬼。(在"鬼"字前板书"怕"字。)  相似文献   

20.
【教学实录】一、审课题,依据文体定目标师:请同学们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注意第一个字右半边的笔顺,最后一笔是竖折。谁来读课题。(生读)师:你一下子就把这个字(揠)念正确了(注音:yà)。那么这个"揠"字是什么意思呢?生:"揠"就是"拔"的意思,揠苗助长就是拔苗助长。师:这是一篇寓言故事,一二年级我们已经学过不少了。那什么叫寓言呢?生:就是通过一个小小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