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中国的学者诸如方以智、揭暄等人的著作中有大量的实验,表明他们都很注重实验的运用.本文分析了揭暄<璇玑遗述>中的实验,指出实践经验和类比法是其实验思想的主要来源.并同时阐述了揭暄等学者对待实验的态度,指出实验成为明清之际中国学者构建知识体系的重要手段,遗憾的是并没有得到发展.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和局限性导致实验科学没有能够在"质测学"高度发展的明清之际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2.
西学在中国     
西学,曾被称做新学,实则就是西方之学。明清之际,它曾经穿着宗教外衣,后来又裹挟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坚船利炮,继而又被诠释为“源出中国”的一门衍生学问。“五四”新文化时期,它才以“民主、科学”两个明晰的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国际上议论很热烈的一个问题,是新的技术革命问题。在西方的学者中说法不一、动机各异。有的叫“第四次工业革命”,有的叫“第三次浪潮”,不管叫什么,他们都认为西方国家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达到高度工业化以后,现在要从工业社会转入信息社会,或叫做知识、智力社会。他们说,信息社会就是大量生产知识,“知识的生产力已成为决定生产力、竞争力、经济成就的关键因素”。这些观点,都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4.
百味书屋     
《科学中国人》2009,(8):56-57
《东方科学文化的复兴》 本书以中西交流学者李约瑟的“李约瑟难题”为起兴、指出”以还原论为指导思想、以公理化方法为科学方法”的西方文明面临挑战、而东方科学与文明“必将复兴”,论述了东西方科学的思想与方法、第二次科学革命等。本书论述了东方文化复兴的有关知识。  相似文献   

5.
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实质目前,西方世界在广泛议论所谓“第三次浪潮”,或称之为“第四次产业革命”。这场新的技术革命,其内容和特征是以电子计算机、遗传工程、光导纤维、激光、海洋开发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西方的有关专家、学者认为,现在已进入信息社会,权力的新源泉已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金钱,而是掌握在大多数人手中的信息;知识已成为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价值的增长不再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信息社会的主导  相似文献   

6.
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第一次以彻底的不妥协精神,亮出了“科学”与“民主”的旗帜。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先进的西方文化思想,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对近代中国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确立之际,重温“五四”新文化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今,中华大地上掀起了又一次振兴科技、学习文化的热潮,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已成为社会新风尚。社会的发展依靠科技进步,知识的真正活力在于创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改革开放,引进西方的新技术、新思想,可大大加快我国的科学技术现代化进程。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挑战和全球文化汇流的大趋势,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营造我们自己独立的创新体系,培养和创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才是中华民族富国兴邦的根本大计和当务之急。 回眸世纪之初,面对世纪之交,我们跨世纪的一代,肩负着历史的重任。本刊推出“弘扬‘五四’精神,加强科技创新”为主题的一组专访,以此纪念“五四”运动八十周年。  相似文献   

7.
殷伟燕 《情报杂志》2001,20(7):9-10
知识经济是当前中国学者研究和争论的一个热点。认为用“知识经济”代替“信息经济”没有多大的新意,不能用经济中知识含量的多少确定社会的发展阶段,“知识是未来社会的第一要素”的说法具局限性,因此,应该给“知识经济”的说法降温。  相似文献   

8.
当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上千年闭关锁国的大门时,中国国民才开始认识到西方传来的“科学”的威力。从而不知是否情愿地开始学习西方的科学和技术,但更多地是追随和盲从,不知建立科学体系和全民普及宣传。只是空乏一身热情。在赞同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无科学的同时,坚持中国自远古时期就不乏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技术比西方落后绝不在于中国人的智力水平比西方人低,而在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环境,英国数学家和哲学家怀特海说过一句很尖刻的话:“中国人就个人从事研究的禀赋是不容置疑的,然而中国的科学是微不足道的,如果任其自生自灭的话,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认为它可以取得任何成就。” (引自怀特海著《科学与近代世界》)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来,《发明与创新》刊登了不少讨论相对论的文章。有人把全盘否定相对论的异议者称为“倒相派”,我认为这个名字不好,但这个名字没十分也有九分的贴切。原因是,在“倒相派”之中,有的学者“倒相”的气势有如大兵压境,仿佛向世人通报这样的信息:“‘捍相派’已经到了只有投降,而没有讲和的余地了。”本来,中国学者能够“为抢占基础科学制高点、跻身世界先进科技行列,作出我们古人曾经做过的历史性贡献”,这固然令中国人感到欢欣鼓舞。然而,科学并没有终结。如果我们对原来的科学理论采取“痛打落水狗”且再“踏上一支脚”的心态,这就表…  相似文献   

11.
早在19世纪末,西方学者就已经对法律价值问题进行研究,而我国相对较晚,是在20世纪30年代。但我国由于长期受“左”的思想影响,法律价值研究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的东西而被长期禁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的解放,法律价值论的研究又现热潮。法的价值评价并不是法律评价的全部内容,但却是其重要内容。本文首先介绍法律评价的概念和特征对法律评价从宏观上加以说明和介绍,而第三部分法律评价原则问题是本文的重点,最终作者认为法律评价原则主要应当包括“以人为逻辑起点的原则”;“坚持唯物辩证思想的原则”;“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科学统一的原则”三项原则。  相似文献   

12.
在这一期的“科学与文化”里,我们请了几位学者谈关于“科学传播”的问题。近几年来由于科学巨大的影响力,“科学传播”本身也开始为一些学者所关注和研究。今天许多中国的大学里设置了这一专业,北京大学的吴国盛先生认为他们开设“科学传播”与  相似文献   

13.
一场新的世界技术革命正在蓬篷勃勃地兴起。以微电子技术、光导纤维、新材料、新能源、遗传工程、海洋工程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必须导致社会生产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西方学者预言,一次新的产业革命即将到来,人类正由工业社会转入“信息社会”,或叫知识、智力社会,亦即大量生产知识的社会。信息化已成为新技术革命的主要特征,其来势之猛、影响之深、涉及面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远远超过了历次的产业革命。  相似文献   

14.
王姣  胡莹莹 《科教文汇》2007,(3S):146-146,150
“李约瑟难题”是针对东西方在科学技术领域的成就差异而提出的设想。东西方“社会建制”差异是其深层次的根源,主要表现在贵族阶层的存在与否:中国“宗法地主专制社会”的平民创造了优秀的技术文明,而近世欧洲的封建贵族,却充当了“科学工作者”的角色,促进近代科学的迅猛发展。从东西方“社会建制”差异角度解答“李约瑟难题”,为此课题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并具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明末清初随着《几何原本》等西方文献的汉译,在西方社会盛行了近两千年的公理化方法来到了中国。这种方法中国古代没有,且和近代科学的关系密切,本应受到国人的欢迎,并能尽快在科学研究中应用和传播。但事实却相反,公理化方法传入后一直被国人冷落,直到晚清。从当时的实际出发,我们认为这主要有三个原因:1、《几何原本》生涩难读;2、“西学中源”说轻视西方科学;3、公理化方法传来的时候本身不完整。正是这三个原因造成了当时公理化方法传播的停滞。  相似文献   

16.
一、中国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可是,为什么近代科学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却发生在西方呢?用著名英国学者李约瑟的话说,“为什么现代科学,把对于自然界的种  相似文献   

17.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高举"赛先生"和"德先生"的旗帜,对科学精神与科学知识在近代中国的广泛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西方身体知识和身体检查(以下简称体检)技术实践作为"赛先生"的体现,同样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而被广泛传播和推广。通过具体分析新文化运动与新青年的身体素质、解剖学身体观的传播、科学量度观念与体检等问题,认为新文化运动对"赛先生"的推崇有利于具体的西方身体卫生知识和体检实践在中国的传播与推广,体检实践的落实反过来进一步强化了西方身体观念的传播。这一时期的体检技术与实践既呈现出源自西方科学的医学特点,亦表达了救亡图存时代对国民体格强健的民族诉求。  相似文献   

18.
卢鹤绂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物理学家、教育家、国际知名学者,一生从事科学研究和大学教育,成绩斐然,被翊为“中国核能之父”。他十分重视理论的创新与科学的社会实践,认为“一个科学家要有新的突破、新的发现”,“理论预言指导实践是当代重大技术发展的特征”,“科学是没有国界的,科学精神也是没有国界的”。他勇于创新、注重实践、献身科学、热爱和平的科学精神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汪火根 《学会》2009,(8):3-9
共同体是西方学者用来分析现代性影响下西方社会变迁的一个学术概念。该文借用这个概念,系统梳理了中国社会共同体的演变轨迹,并在民间组织视角下探讨了当今中国社会共同体的重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现今的西方人非常注重对人类脑思维的研究,他们将此命名为“脑科学”,希望通过对大脑机理的研究,寻找出科学思维的真谛,但在2001年中国科普知识调查中显示;中国人对脑科学的知识、对科学思维方法的知识是各类知识答题中得分最低的。人类的发明在“加速度”地发展,而“人类思维”作为人类科技文明的载体,似乎也应不断地完善,趋向更加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