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一、教学角度:1.情节阅读——理清情节脉络,认识情节荒诞性与细节真实性相结合的写作艺术,讨论表达效果。2.人物阅读——探究人物的心理状态变化,人的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矛盾,人物形象的总体把握。  相似文献   

5.
清代王蕴章在《燃蜡余韵》中记载,林蕴林在山东济宁写了一首诗:“老树深深俯碧泉,隔林依约起炊烟,再添一个黄鹂语,便是江南二月天。”有人依此画了一幅扇面,蕴林见了后说:“画固好,但添个黄鹂.便失我言外之情矣。”此语甚妙。  相似文献   

6.
1.个体阅读课文和分组搜集资料。2.合作策划。3.旅游解说,展示成果。4.质疑评价。5.自由发言,畅想前景6.自由展现。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把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融为一体,志实高雅,情因志而生。现代职高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历和阅读经验能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爱,但不足以领悟文中隐含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指导思想语文该教什么、怎样教,多年来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共识,就是语文课应当启发学生思维,富有语文特色。语文特色,可以指单篇课文的特色,可以指各类文章的语修逻文特色,还可以指语文能力的听说读写特色。《我的空中楼阁》的最大特色是语言的灵动优美,是作者的闲人闲情。字面不难理解,师生  相似文献   

9.
王学华 《语文知识》2003,(11):36-37
台湾作家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意境深邃,语言优美,耐人寻味。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刻意追求绘画美,使自然界的景观色调和谐,动静结合,形神兼备,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首先,注重画面的构图美。作者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注意画面的布局,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他先用一个远焦镜头,将自己居住的小屋  相似文献   

10.
孔子说:“邦有道则见,邦无道则隐。”作为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隐逸文化一直是古代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动荡变幻的古代社会里,一部分士人出于对流俗丑恶的极端憎恶,对自身人格的守望,对理想境界的执著追求,返身而入林泉,枕石漱流,将他们的痛苦、悲伤和忧患深埋心底。  相似文献   

11.
韩志柏 《学语文》2004,(5):19-19
《教师教学用书》(试验修订本)在分析《我的空中楼阁》的思想内容时有以下一段文字:“需要指出的是,作者所写的是远离都市喧嚣与拥塞的山野中的生活处所,对现代文明全无评价之词,但从这种不置一词中,从对远离喧嚣生活的肯定、追求和讴歌中隐约地可以感觉到作者对都市生活的厌恶,对现代文明束缚人自由、隔离人与大自然交融的消极一面的批判。”这个判断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2.
音乐艺术与文学艺术,本是“同一棵树上的两片翠绿的叶子”,早期的诗歌,就将“诗”和“歌”融合在一起,在吟唱中表现生活,传情达意。现在的“音乐散文”,也是借助这一形式来诠释人生、倾诉心声。可以说,音乐对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补充作用。如果适时将音乐引入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3.
《教师教学用书》(试验修订本)在分析《我的空中楼阁》的思想内容时有以下一段文字:“需要指出的是.作者所写的是远离都市喧嚣与拥塞的山野中的生活处所,对现代文明全无评价之词,但从这种不置一词中.从对远离喧嚣生活的肯定、追求和讴歌中隐约地可以感觉到作者对都市生活的厌恶。对现代文明束缚人自由、隔离人与大自然交融的消极一面的批判。”这个判断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4.
15.
一、探讨课文 (一)请用心倾听前8个自然段的配乐朗诵,让这优美的声音牵引着我们进入文章的意境中.去触摸作者的情怀。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角度:领悟精心选择和安排事实论据从不同角度证明论点的方法。二、教学步骤:从结构人手,理清思路,找出论点,分析证明论点的方法。三、主要教学过程:1.导入抢答:检查设计的预习问题:《甲午风云》《西安事变》等多部爱国主义影片有哪些铁骨铮铮、正气浩然的英雄人物给你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相似文献   

17.
【课文品读】《我的空中楼阁》美段欣赏下面是《我的空中楼阁》的第15段:我把一切应用的东西当做艺术,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品——就是小屋。白天它是清晰的,夜晚它是朦胧的。每个夜幕深垂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  相似文献   

18.
雷贤平 《学语文》2002,(1):16-16
“我的空中楼阁”显然是作者想象中的“楼阁”,“楼阁”中寄托着作者向往自然、回归自然的思想感情。作者的这种思想感情,是不是一定就是厌恶城市的喧嚣,我们不敢断言;但这种抛弃都市繁华,向往山中生活的思想理念不能不说与中国传统的士大夫归隐情结有藕断丝连的关系。 我们不妨把《我的空中楼阁》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做一个比较。 首先,中国传统的士大夫一旦与现实不合作,就比较多地选择归隐山林,在山林中过上一种似乎是“世外桃源”的生活(事实也许不是这样)。陶渊明离开官场,首先做的是,“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把家安置于田野之中。《我的空中楼阁》一文李乐薇也把家安置于山中,“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就这点而言,两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李乐薇身上显然有一种传统士大夫的那种归隐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综合性学习——旅游解说。二、主要教学步骤1.个体阅读课文和分组搜集资料。2.合作策划。3.旅游解说,展示成果。4.质疑评价。5.自由发言,畅想前景6.自由展现。  相似文献   

20.
设计一一、教学角度 :广博的胸襟 宏大的抱负二、设计思路 :1 .作为千古名篇 ,本文不论是思想内涵还是写作技巧 ,都有值得品读讲解的地方。但是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的实际 ,不可能也不必要在课堂设计上面面俱到。因此 ,怎样对教学内容进行斟酌取舍 ,做到“长文短教” ,这是在备课过程中首先要解决好的问题。这里的三例课案以此为设计原则 ,即 :选择一个恰当的“切入口” ,突出重点 ,化解难点 ,解读要点 ,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同时 ,课文字词句的理解翻译则主要放在课外 ,要求学生借助课内外资料 ,进行自主学习。2 .本例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