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从知识观在教育科学中的应用角度 ,对中、日、英三国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进行比较研究 ,并得出以下结论 :由于对信息技术课程地位、作用及未来人才观的共识 ,不同国家的信息技术教育知识观已经趋同和融合 ;国家体制、文化传统的差异致使在“情感和态度”方面的知识价值观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发展为本的课程已经成为世界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 ;我国的课程已经转向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探索能够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 ,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培养策略。对于深入理解我国信息技术课程新标准 ,进一步做好课程标准的实施等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体验学习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在国际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下,我国教育界也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观。2001年,我国颁布了义务教育各学科国家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中英两国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中的教学要求与评价要求的比较分析。获得三点启示:1我国的科学课程标准应制定出明确的、操作性强的教学要求;2系统、完善的科学课程评价体系应尽快建立;3在科学课程中应加强健康、安全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4.
陈昌荣 《现代语文》2006,(12):87-88
以多媒体和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在当今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信息技术内容整合到中小学各科的课程中去,已成为美国、Et本、加拿大、新加坡等愈来愈多的国家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进程中的一个热点话题。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明确指出:“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关于英国的ICT教育与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介绍英国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与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内容 ,分析了两国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的相同点与差异性 ,以对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作一参考。  相似文献   

6.
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正在引起社会的深刻变革,已经到来的信息时代迫切要求教育进行改革,教育技术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在一切有条件的地方,科学课程的教学应尽可能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为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以及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的整合指明了方向,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整合已经成为社会与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师范生受国家公费政策支持,要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岗位的工作。当前信息技术发展使他们面临把信息技术整合到未来教学中的挑战。TPACK知识理论框架在对职前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果。本研究利用新加坡Chai,Koh,Tsai,&Tan(2011)开发的TPACK量表,对我国463位大学免费师范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与其他研究中职前教师的水平相比,我国免费师范生TPACK知识处于较低水平。师范生TPACK知识水平受到年级和年龄影响,但在性别方面未表现出显著差异。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二维整合知识(TCK和TPK)和单一维度知识(CK,TK和PK)均对TPACK水平存在显著贡献。教师教育机构对师范生提供ICT课程时,应考虑到如何通过加强这些基础性知识的学习来促进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信心。  相似文献   

8.
张景芝 《小学生》2013,(11):67-67
在我国颁布新课标后,教育形势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如何在新形势下结合农村小学的特点,构建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首先我们要领悟新课标对教育的指引纲要。新的课程标准,是国家在课程学习方面的纲领性文件,旨在提高基本教育课程的规范和教育质量,新课标颁布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入了新的阶段。一、新形势下的教学背景新课标从学生观、发展观、知识观、课程观几方面都做了具体的规定。学生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定位和设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政策是制定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标准的政策基础。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内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政策出现了重大摇摆,引起了教学实践的混乱。要解决好这一问题,需要对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定位进行理性分析。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和设置问题主要是指在中小学如何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是作为独立的学科课程,纳入必修课,还是作为非独立的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教育的学时分散到其他学科中,强调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从全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实践来看,这依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国家决策问题。我国教育界对在中小学如何开设信息…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教育部颁布了《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两份重要件,是我国信息技术教育改革开始的重要标志。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受到广泛的重视,信息技术课程逐渐被看成现阶段我国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中的关键部分。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又发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稿)》,信息技术课程首次确立了技术领域的科目之一的地位,这为信息技术课程提供了宝贵的发展契机,同时,对信息技术教师而言,也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11.
关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国家标准还没有出台,一些省、市、自治区根据本地情况制订了适合本地的课程标准或者指导纲要,这对将来国家的课程标准出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另一方面,我国中小学信息基础设施发展非常快,而原来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指导纲要》中关于初中的部分已经严重过时,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研制迫在眉睫。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坛-苗逢春博士主持 http://bbs.nrcce.com/index.php不上网也能上好网络部分的教学课在信息化设备相对落后的一些城市和农村,学校没有上网的条件,网络部分…  相似文献   

12.
唐盛昌 《宁夏教育》2006,(10):39-39,41
1.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妥善处理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关系,对国家和地方课程在许可权范围内进行补充、发展、提升。国家课程是从宏观层面上把握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应具有的知识、技能、态度与方法;地方课程考虑到地区的差异,从中观层面对学生发展提出要求,两者更多地关注学生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中教育是芬兰教育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凸显着芬兰教育特色。近几年,芬兰教育模式成为许多国家学习的典范。芬兰的普通高中国家核心课程标准是芬兰高中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它的制定顺应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根据芬兰《2015全国普通高中国家核心课程标准》,从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结构的组织、课程学习途径的开发、课程评价方式的选择五个方面进行总结归纳,并结合我国高中课程制定的实际情况分析得出启示,对我国普通高中的课程编制、课程实施、教育环境、课程设置和课程评价等方面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促进我国高中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要求。探讨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分析了大学新生未来职业取向、学校和社会在知识重要性认识上的差异;阐述了基于大工程观的工程导论课程建设目的及其作用;探讨了高等工程教育的一些培养模式问题;指出建设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有助于大学生大工程观的建立和工程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陈杰 《地理教育》2005,(1):62-63
新的教育理念提倡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据此新的地理课程标准确定了三方面的教育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就大大丰富和深化了课堂教学的内涵,并体现了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基的全新的科学课程观和整体学力观。由此,在课堂教学的操作层面上“备课要备知识,更要备学生”就顺理成章、自然而然地提了出来。怎样备学生以实现我们的教育理想?根据新的课程目标,结合在实际教学中的体会,笔者认为备学生应着重考虑以下的几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下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的若干问题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观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广大语文教师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大胆摒弃传统语文教学中不合理的内容和方法,理所当然的按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更新更高要求的需要。教学中积极融入课程标准中的语文教育性质观、目的观、任务观、方法观与过程观等方面的理念,明确了语文课程改革的教学策略和基本定位。这就是:与时俱进——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固守根本——突出语文学科特点。  相似文献   

17.
钱树敏 《考试周刊》2010,(11):170-17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世界其他教育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在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教学的整合被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给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研究系统梳理和分析了近年来国际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文献,发现已有研究主要聚焦特殊教育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态度、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中的运用,以及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中的应用三方面,为我国当前在信息化背景下促进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思路和经验。未来应加强特殊教育教师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研究,实现特殊教育教师信息素养研究的均衡化;根植本土情境,依托技术赋能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开发与评估多样化、精细化的信息技术,搭建适宜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化环境。  相似文献   

19.
英国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具有自身特点的信息技术教育体系。2003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课程成为一个独立的科目被写进课程标准。文章旨在探讨英国与中国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内容,发现其异同,从而为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1999年正式启动。2001年开始,教育部组织了一千多名专家,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边研究、边论证、边征求意见、边修改完善的工作方式,在近两年的时间内,完成了高中新课程方案和15个学科课程标准的实验稿。作为技术领域中的一个科目,《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以下简称《标准》)也正式颁布。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国家标准文本,《标准》超越了以往的任何一次信息技术(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指导纲要。本次课程标准的制定标志着从国家层面上完成了从计算机教育向信息技术教育的转变。《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