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直挂云帆济沧海”是李白诗《行路难》三首其一的结句。大概是由于这句诗字面浅显明白的缘故吧,前人对其均未作洼。那么后人呢?只好依据上句而臆释:“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象刘宋时宗慤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唐诗鉴赏辞典》);“是说总会有一天,长风破浪远渡沧海,冲破艰难以实现理想。”(林庚、冯沅君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结尾处,忽开异境,幻想抱负总会有实现的一天,充满积极乐观精神。”  相似文献   

2.
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一的结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它当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的意思来看待。事实上,这两句诗是李白人生理想的完整表达,第一句侧重表达的是坚信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第二句则表达的是坚信自己“功成身退”的生活理想一定会实现。  相似文献   

3.
高中语文第六册有李白《行路难》(其一)诗.课本对其中“直挂云海济沧海”注为:“意思是说自己一定会排除困难实现远大理想.”我以为此注有悖文意,不妥.从“沧海”一词看,《十洲记》说:“沧海岛在北海中;地方三千里,去岸二十一万里,四面绕岛,各广五千里.水皆苍色,仙人谓之沧海.”可见“沧海”是指传说中的仙人所居岛名.诗人为何要去“沧海”?我们知道,这首诗是写于天宝三年李白被撵出长安的时候.这时的李白精神上受着沉重的打击,深感官场险恶,人生难料,无法摆脱自己远大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他  相似文献   

4.
一、释“见”。《敕勒歌》结句“风吹草低见牛羊”,可谓全诗的神来之笔和诗眼所在。正确解释这句诗是很重要的。句中的“见”字,语文课本沿用目前流行的注释法,释为:“见,同‘现’,呈现,露出来。”我以为“见”可径直译作“看见”,不必说成“同‘现’”。这可以从几方面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5.
秉克 《职业技术》2007,(13):36-37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驾长船,披风斩浪。横渡沧海,这是多少人浪漫的梦想!  相似文献   

6.
<正>好作文要有文采,而文采除了自己锤炼词句外,也离不开合理而适度的引用,巧引名句入文就是常见的方法之一。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种。一、巧引名句来叙事如佳作《时光带近距离》中,"此时的我没有了先前的忐忑不安,有的是微笑着给自己加油,努力画上圆满的句号。李白仰天大笑的身影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声音绕于耳际。还有七分  相似文献   

7.
袁茹 《学语文》2006,(5):17-18
《行路难》(其一)是体现李白思想特征的重要诗篇。前人对《行路难》的评论意见颇为统一,但仍有分歧,焦点集中在对该诗最后两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理解。本文试图以此为切入点,对《行路难》中所体现的李白思想特征进行重新确定。首先我们来看不同名家学者的评说。  相似文献   

8.
<正>一字得当,能独创出一个真实感人的好意境,使满篇生辉,真可谓"巧着一字,尽得风流"。名家笔下"破"字的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很值得我们玩味。"破"表积极进取的精神。"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这里用南朝刘宋时期宗悫的典故:宗悫少时,叔父问其志,他回答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宗悫屡建战功,被封洮阳侯。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并不沮丧,更不沉沦。诗人决定要像刘宋时宗悫  相似文献   

9.
博客回声廊     
欢迎大家登陆本刊博客,参与"博客撷英"文章点评。雄鹰展翅":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有时候,相信自己你就成功了一半,别对自己很无奈!(网友对2009年第三期《别对自己很无奈》的评论)  相似文献   

10.
如果我们今天的读者用心分析一下古人 (特别是唐宋时期 )的诗歌 ,会发现三种不同的创作境界。第一种境界 ,是后人戏谐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句俗语———“李白斗酒诗百篇”。此类实例 ,在中国诗歌史上体现于即兴作诗。“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李白在《将进酒》中写就的这一诗句 ,呼应该诗上面的“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一句 ,纯乎一种豪情的抒发 ;他另外的诗句如“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之类 ,更是豪情激荡。而《红楼梦》中大观园里诗社成员们的诗作 ,不温不火 ,那是一般情感的抒发。这第一种诗歌创作的境…  相似文献   

11.
一起沉默     
个人小档案姓名职烨通联(200070)上海市市北中学高三(5)班兴趣阅读\写作\听音乐\和别人乱侃\看自己的文章发表担任工作市北中学“芳草地”文学社社长;《读书指导》学生记者;上海电台《青春·太阳》记者。获得奖项第十一届“光明杯”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二等奖;第二届“中华杯”新概念作文竞赛二等奖;第一届沪、港、澳与新加坡回地中学生阅读活动佳作奖。性格你们已经通过我的文章看到了,希望大家都能够喜欢我。另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诗,送给大家一起分享。相信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一、积累运用(12分)1.按要求默写。(3分)①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1分)②苟子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赵翼在《论诗》中表明这一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综合性学习(共3分)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  相似文献   

13.
(一)丁磊:直挂云帆济沧海 2003年丁磊成为中国首富,而且此后每年都在中国十大富豪之列,被人称为“中国最抢眼的钻石王老五”。  相似文献   

14.
1997年第1期《语文知识》发表了一篇题为《“步走”释义商榷》的文章(以下简称《商榷》)。这篇文章认为《赤壁之战》中“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一句的“步走”诸多注释注为“步行逃跑”是不正确的,而应该解释为“自陆路逃跑”。《商榷》在接近结尾时这样说:“我认为课本将‘步走’注释为‘步行逃跑’是不够准确的,应释为‘自陆路逃跑’‘……全句译为‘曹操带领人马从华容道自陆路逃跑’更准确些。”我认为这篇《商榷》还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读古代诗歌时,常常会发现诗人们的思想感情是非常复杂而又矛盾的。比如李白,一方面高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另一方面又感慨“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一方面高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另一方面却又低吟“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一方面明明想“待我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却又早早地对皇帝扬言“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  相似文献   

16.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驾长船,披风斩浪,横渡沧海,这是多少人浪漫的梦想!前不久,潍坊通达国际海运学校与日  相似文献   

17.
相约黄河     
不满足是向上的年轮。——鲁迅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唯有这样的黄河,逶迤华夏,满情着沧海般浩瀚的狂想,排云而下,冲破嶙峋山岳,卷起千顷巨浪,高吼着前进的进行曲,以一种无畏与向前的姿势将自己炼成不朽的神话,才托得起“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激情与雄壮。  相似文献   

18.
《岁暮归南山》是孟浩然在仕途失意后抒发自己怨恨幽思之作。对其颔联“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中“病”的理解历来纷说不一。《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释为:“古代,‘穷’、‘病’相通,借‘多病’说‘途穷’。”《唐诗三百首详析》(喻守真编注,中华书局)则说:“因自己多病懒散,不善奔走,所以就是知交的故友,也就日渐疏远了。”  相似文献   

19.
《岁暮归南山》是孟浩然在仕途失意后抒发自己怨恨幽思之作。对其颔联“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中“病”的理解历来纷说不一。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释为:“古代,‘穷’、‘病’相通,借‘多病’说‘途穷’。” 《唐诗三百首详析》(喻守真编注 中华书局)则说:“因自己多病懒散,不善奔走,所以就是知交的故友,也就日渐疏远了。”  相似文献   

20.
问问你的心     
选择了高耸人云的峭壁。便须有“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无悔信念;选择了波涛汹涌的大海,便须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豪情;选择了寒风凛冽的荒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