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著名的美国记者和作家海明威有个习惯,就是站着写,而且用一只脚站着写。原来他这站着写的习惯,是为了强迫自己用最简练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感情,培养一种独具一格的文风。海明威这种习惯是怎样养成的呢?他曾经回忆说:“在《晨报》,你不得不学习写简单的陈述句子。”海明威是在《晨报》当见习记者开始他的新闻生涯的。当时,这家报社特别强调新闻报道要  相似文献   

2.
用脚走出来的记者─—记攀枝花日报主任记者吴双焕鸣晓本栏责任编辑万木在百里钢城的攀枝花市,在那山山岭岭、沟沟汊汊,几乎都留有一个人的脚印。他用这双脚跋山涉水,风雨22年,走出了自己的新闻工作道路。他采写了大量的新闻稿件,有不少稿件还在《四川日报》、《人...  相似文献   

3.
送卯兔,迎辰龙。一年一度的春节是举家团圆的日子.别人赶着回家.记者却忙着出门:从白山黑水到雪域高原。从东海前哨到西北边陲,从内蒙古边防到南海岛屿……都留下了记者忙碌的身影。  相似文献   

4.
(一) 记者的素质,是记者的思想、政治、文化、业务、道德、作风等诸种素养的总和。素质主要来自社会实践,来自勤学苦练。它是知识的积累,经验和智慧的升华,任何天才也不能例外。时代在前进,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发展,社会生活要求不断提高记者的素质,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和促进社会的进步。马克思是伟大的革命导师,也是伟大的新闻工作者,他的新闻理论观点开创了无产阶级的新闻事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1995,(5)
论记者的形象编者记者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说到这个问题,人们脑子里也许就会冒出个“无冕之王”来。好象也真是这样,记者想到哪里去,就到那里去;想采访谁,就采访谁。似乎什么人都不敢怠慢,俨然一个未加冕的君王。其实,这不过是西方新闻界自诩记者社会地位崇高的比喻...  相似文献   

6.
刻苦敬业,勤奋直取,争当“名记”,争创一流,是我们记者队伍中的一种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绝大多数同仁的一种心理追求.一个优秀的记者,他决不会把新闻事业作为一种简单的谋生手段,党的信任感,人民的信任感,社会的崇敬感,时代的责任感已无可非议地将其推入到当公仆、讲理想、议事业、谈追求、比奉献的境地,把忠实于事业,服务于人类,服务于社会,始终作为自己心理上的一种平衡和精神上的一种追求.民国初的大记者邵飘萍如此;解放战争时期的名记者范长江如此;今年在辽宁省锦州市凌河抗洪抢险中冲锋陷阵的锦州有线电视台记者杨华、刘晶二同志也是如此……这些新闻记者的前辈和同志们以追求事业的赤诚心理所浇铸出的敬业歌,是永远提携我们成长进步的楷模.  相似文献   

7.
记者挨打论     
这几年,新闻记者挨打,已经不算什么新闻了。打在记者身土,疼在同行的心上。但是,久而久之,打,挨多了,疲了,心也不大疼了,有点麻木了。何时记者不再挨打,那或许真成了新闻了。可是记者难道真的该挨打么? 前两年,北京晚报的记者在轻工业展销会门口因抢救一休克女顾客,被五六个保卫人员扭打,照相机被抢走。全国记协出面呼吁。去年中秋,深圳法制报几名记者在香蜜湖采访被度假村的保安人员打得唇齿淤血、面颊青肿、眼镜破碎。深圳记协出面呼吁。今年一月陕西工人报记者被一个穿警服(西安铁路分局的一个副处级调研员)的人唆使其儿子打了几耳光(因记者路见这位低档次的贵公子打一女工而抱不平)。前几年,湖南还发生过八名记者因替个体户打抱不平被诬陷和被非法盯梢的事件。全国记协、经济日报、人民日报出面呼吁,官司打了三年,最后才把工商局的那几个  相似文献   

8.
论记者的笔     
《新闻界》1995,(4)
论记者的笔编者当我写下这个标题,不知怎的,脑子里竟浮现出了况钟那枝三落三起的笔来。苏州知府况钟是昆剧《十五贯》中的人物。他奉旨决囚,作为监斩官的职责是“验明正身”,只要榜上的名字与犯人相符,提起朱砂笔向犯人名字上一点,命刽子手拉出去砍了,任务便完成了...  相似文献   

9.
论记者素养     
近日笔者拜读了新华社高级记者张严平的几篇人物长篇通讯,透过人物,被记者朴素而真挚的情感深深震撼了。当今时代,究竟该如何做一名优秀记者,引发了笔者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0.
进入信息化时代,网络发达了,报社记者写稿似乎也容易多了、舒服多了。足不出户,呆在办公室或家中,打开电脑,通过鼠标复制粘贴拼凑,上千字的稿件很快就完成。顶多再打个电话,向采访对象要点材料,然后照着网上搜来的现成的稿子做点技术处理,换个时间、地点、人物,就传给编辑部了。经常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一篇报道见报了,可采访对象却不认识写稿的人。  相似文献   

11.
套用一下“口述历史”,亲历报道有点像“脚述历史”———记者用双脚“记录”新闻事件及所见所闻。当记者以来,我跑边海防比较多。从新疆边防,到西藏边防、东北边防、内蒙古边防、广西边防等,都去采访过。粗略算一下,至少到过150个边海防连队。我走过一块块界碑,也走过一块块墓碑。边海防线上,烈士陵园不少。每次路过,我都要给那些长眠边关的战友鞠个躬、点支烟。广西边防和西沙群岛的烈士陵园,西藏的山南、林芝、墨脱、狮泉河烈士陵园,喀喇昆仑山海拔4000多米的康西瓦烈士陵园,我都拜谒过。在新疆塔城的烈士陵园,我还发现有新闻记者的墓碑…  相似文献   

12.
一、记者求异思维的界说什么是求异思维呢?吉尔福特曾将它定义为:从所绘的信息中产生信息,从同一来源中产生各式各样为数众多的输出。依据这个定义,我们对记者的求异思维是否可以作这样的界说:记者在思维过程中,突破已有规范,使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扩散,从多方面寻找答案,从而引出更多的信息。这种思维方式就是记者的求异思维。举个例子:1986年9月10日的羊城晚报曾刊登了一篇广州市委书记许世杰乘机亲历记,内容是说机上  相似文献   

13.
诚实,不吹嘘,不夸张恩格斯要求记者的报道符合事实。在1860年初的西班牙摩洛哥战争中,他批评了一些记者不注重事实的细节随意夸张报道的做法。恩格斯写道: 关于战术措施的优劣,我们无法判断,因为西班牙兵营中的少数记者把所有枯燥的军事细节略而不提,而醉心于绘声绘色的描写和热  相似文献   

14.
综观目前所有新闻理论方面的书籍,几乎没有一本关于记者风格的专著,即使有书论及"新闻记者",也多是从记者的知识修养、业务技能和职业方面来谈,而很少提到记者风格。值得一提的是,1993年艾丰在其《新闻写作方法论》中专门有一节探讨"新闻写作的风格",提出:"新闻作品可以有自己的风格,形成风格是记者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并难能可贵地概括  相似文献   

15.
理性的张扬和缺陷 八十年代以后,新闻报道出现了一种新的力量。 翻开这一时期的报纸,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趋向:过去那种内容浅显单薄的新闻正在被一定广度的新闻取代,记者的思维也从静态孤立向动态联系的方向发展。这些变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理性的张扬。 回顾一下,人们可能会想到一些报道,如人民日报的《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改革阵痛中的觉悟》、《社会公平的辩论》等,对人们在改革中议论纷纷、莫衷一是的问题,以雄辩的理论和丰富的知识,深刻而有力地作答。再如经济日报的《关广梅现象讨论》等  相似文献   

16.
记者的素质,就是一个记者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长期锻炼和培养所形成的素质和能力。记者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报纸质量的高低。加强记者素质建设,是提高报纸质量的前提和关键。报纸是以向公众传播新闻信息为主的定期出版物,而新闻信息是由记者采访写成的。素质高的记者不仅有敏锐的洞察能力,而且能及时抓住问题,采写出高质量的稿件。反之,素质低的记者则难以胜任本职工作。加强记者素质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近年来,新闻单位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思想、理论和实践上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站在时代前列,…  相似文献   

17.
为当代的伟大运动服务恩格斯一向认为,新闻记者只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他在评论《德意志电讯》的创办人谷兹科夫时就这样写道:谷兹科夫具有从事政论工作的巨大才能;他是天生的新闻记者,但是他只有一种办法能够保持这个地位,那就是他必须领会关于宗教和国家的最新哲学观点,并使自己的《电讯》(据说他准备重新恢复这份杂志)完全为当代伟大运动服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528页)新闻记者需要较为开放的社会环境,才可  相似文献   

18.
采访和调查研究不是两回事无产阶級的新聞記者从来就有一个优良的革命传統。这就是从辯証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对客观事物进行調查,按着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它和反映它。馬克思列宁主义經典作家的政论活动,許多都是从調查活动开始的。馬克思对摩塞尔河地区农民生活的調查;恩格斯对烏培河流域上的两个城市工人的生活的調查以及关于英国工人生活状况的調查;毛泽东同志关于湖南农民运动的考察;等等,都是我們今天研究作好調查工作的范例。記者的采訪,就其根本意义来讲,乃是調查的一种方式。因此,作为一个調查研究的专业人員的記者,应該把采訪和調查看做是一回事。  相似文献   

19.
袁伟 《视听纵横》2007,(3):117-117
记者,这是一个多么崇高而神圣的称谓。在西方,记者被称为"无冕之王"。我国著名的共产主义先驱李大钊曾经寄语记者,"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记者的新闻道德是和一般的社会道德交融在一起的,像水与乳那样难于分开。著名记者邵飘萍在我国第一本新闻采访学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中论述"外交记者之资格与准备"这一问题时,把"品性"作为记者资格的第一要素.邵飘萍认为:  相似文献   

20.
新闻敏感在西方又称为“新闻嗅觉”“新闻鼻”“新闻眼”等。在中国《现代新闻采访教程》中对新闻敏感是这样解释的:“新闻敏感是记者对社会形势的敏锐洞察力,对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的判断力,以及对报道对象的迅速而准确的反应能力”。也就是说记者要善于在一大堆事实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