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9年1月到9月,我在“密云水库报”做了九个月记者。在那些日子里,我一面采写,一面劳动,个人的生活,工作和采访对象——二十万水库建设者密切联系在一起。因此,我在思想锻炼和采访写作方面。都有不少收获。这里记下的是一点感受。首先碰到的问题我第一次到工地采访,是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深夜。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当时,我心里想:这真是艰苦劳动,怎么干活呢!一层砂子一层雪,狂风卷着砂子打在脸上,眼睛都睁不开呀!我正在想着,听到那边的民工在呼喊:“老天爷给咱们开了电扇,多凉快呀!要不咱们得满头大汗。”“小车一溜烟,不怕风雪天。”他们干得好欢哪!居然有人光着背穿着短裤拉起车来。这时侯,我又在想,同是在水库工地遇见风  相似文献   

2.
我初搞新闻报道时,抱着“万箭齐发,必有一中”的侥幸心理,只注意埋头苦写,忽视科学的采访态度和方法,到基层采访如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抓到一些面上的材料,就如获至宝,常常是采访小半天,关门写两天。结果,稿子写了不少,送到报社像“泥牛入海”。一些同行看了我的稿子评论说:缺胳膊少腿,先天不足。后来,我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找出了稿子先天不足的原因是把采访与写作的关系搞颠倒了。于是,我改变过去轻采重写的毛病,把分时间用在采访上,掌握大第一手资料。这样,脑子里“货”,写起来也就顺手多了。如《马素花的“半个儿子”》这篇报道,我在写作…  相似文献   

3.
作为陕西日报记者,我连续五年随陕西“两会”代表团赴京采访,亲历全国“两会”新闻战,可谓是“惊心动魄”,那种紧张激烈的“高速连轴运转”,常常令我在每次大会结束后好多天还缓不过劲来。 回想静思,在每次“两会”间的十几天里,我平均每次接待来陕西代表团采访的国内外记者都在三百多人次以上,其次还加班向陕报写新闻稿二十篇左右。尤其是今年会上涌起的西部大开发热,陕西代表团成为众多新闻媒体关注的“热点”,来团采访的各路记者达六百多人次,陕西代表被采访的报刊、电台、电视台频频刊播,形成“西部热”带来宣传“陕西热”…  相似文献   

4.
我过去写稿有个毛病,就是不愿多修改.有时写好稿子以后往往只是草草看一遍,改一改错别字就急忙投入信箱。这样的稿件,内容和文字上都没有认真推敲,显得很粗糙,采用率当然也很低。 1985年的二月份,我采写了驻津某部大力支援天津海河二道闸枢纽主体工程建设的稿件。这篇报道虽然只写了二百多字,我却进行了三次采访,六次修改。我最初采访的是昔日引滦入津工地上赫赫有名的“铁营长”,现任天津警备区某团团长的王小京同志。开始,我了解到他亲自带领指战员们到一线工地支援建设的素材,回来后没顾得上吃饭就赶写了一则消息,想誊写之后马上发走。但又仔细一看,写  相似文献   

5.
4月27日,里根总统在中国访问的第二天,我在下午四点多到长城饭店参加美方在新闻中心举行的“吹风”会。“吹风”开始之前,我同美国一家地方报纸的记者闲聊。他告诉我,在到达北京以后的一天多时间里,他已经发回去四篇稿子了。当我问他参加了哪几项采访活动时,他回答说:“除了昨天下午的欢迎仪式外,别的采访都没有参加,因为我不在那几个‘普尔’里。”  相似文献   

6.
当我得知报社组织的新铁路工地巡礼系列报道,准备让我去采访兰新复线时,我既高兴,又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临行前,报社领导对我说,下去采访要深入挖掘精神内涵,写出国家重点建设工地上人的精神风貌。这使我对这次采访有了主心骨。  相似文献   

7.
到少数民族地区采访要注意些什么?作为一个苗家的后代,又在驻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部队搞新闻报道近十年,我是有些体会的。按我的方法,相信您到少数民族山寨采访能“姐乃”(苗语:成功),品尝到别有风味的民族佳肴。记住他们忌讳的事。各个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尽相同,比如苗家忌说“苗”字,回族忌说“回”字,到佤族家吃饭不许用筷子,等等。淳朴的少数民族信奉的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如果你违犯了他们的风俗,那就别想采访了。所以,当你到少数民族村寨采访前,一定要到图书馆或自己的书柜里查阅一下有关资料,也可向内行人请教。只有尊重了他的民族习俗,才能得到他们的热情接待。1986年秋的一天,我和一位报道员到苗族山寨采访。我们先到村长王大伯家,人还没有进门,全家人都出门来热情  相似文献   

8.
1986年,《空军报》开展后勤“双评”活动。我采访了兰空某招待灶的特级厨师梅祝三。采访前,经过分析研究,根据招待灶的特点,我围绕梅师傅“怎样为顾客提供服务、使顾客满意”方面,确定了写作路子,并列了采访提纲。两天时间里,我了解到了梅师傅热情、周到地为顾客服务的许多事迹。可是,当我开始构思这篇通讯的时候,却觉得所有材料仍如一团乱麻。这天,我叉来到招待灶,专门跟梅师傅的徒弟闲聊。“你有什幺业余爱好没有啊”?我问梅的徒弟小李。“有啊,打拳,练武功。我们炊事班人人都有这个爱好。”  相似文献   

9.
1989年2月的一天,我去红霞公寓采访我国的第一代外交官姚仲明同志。采访的题目是:“中缅边界问题”。姚仲明同志是我国第一任驻缅甸大使,曾担任中缅边界谈判中方首席代表。这是我第一次采访,而且采访的是一位名人。为此,我事先作了一些准备,读了一些有关资料,然后列出了几个采访时要问的问题。我来到红霞公寓,见到了姚仲明同志。这是位和蔼的长者。姚老已经知道我的来意,一见面就热情地开门见山地问我想知道  相似文献   

10.
我们到达宁夏南部山区采访时,距“五一”劳动节只有两天。我当时非常焦急,如果按计划到达甘肃省会兰州,恰恰是放假期间。“五一”节放假7天,我们要完成《省长书记访谈录》栏目,就要等一个星期。必须抢在放假之前,与省有关部门接洽好采访省领导事宜。我决定和司机王建先行,4月29日晚上赶到兰州。不畏艰难完成访谈录西部行最难的就是采访省区领导,每次采访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4月29日早晨6点多钟,我和王建就往  相似文献   

11.
一天晚上,北京一位朋友打来电话,告诉我:“你当选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了!”我一时不知说什么好,情急中,冒出一句:“假如这是真的,那太好啦!” 很快,我的心情平静下来。 我想起一件事。 那是20多年前,部队在太湖农场筑堤坝。一天,我们班得了第一名,一时高兴,写了一篇表扬稿,题目叫《工地上的小老虎班》,送到工地广播站。晚上开饭的时候,广播响了,第一篇播送的就是我写的,  相似文献   

12.
新闻采访需要听、看、问、想、写一齐进行,耳、眼、口、脑、手一齐并用。实践中我体会到:“你说我记”的方法不是唯一的采访方法,留心观察有文章。在采访中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时一连几天都“跑”不到新闻,而在另一些场合,往往无意中能“捡”到新闻。这就需要采写者时时当有心人,对周围事物随时留心观察。 1985年8月底的一天,我从南通港务局狼山港作业区采访返回途中,行至长江大堤与姚港路连接处,发现一种令人惊奇  相似文献   

13.
从北国哈尔滨来到京都采访,出了北京站往站前广场一站,望着茫茫人海,我心中就多少有些发蒙。此时,全国人大会议已举行了好几天,政协会议也临近尾声,我此行采访的重点之一——“两会”新闻中心为黑龙江省举行的中外记者招待会即将举行。而我呢,一无采访证,二无哈尔滨代表驻地京西宾馆的出入证,手里连他们的电话号码都没有。  相似文献   

14.
1997年4月21日至30日,我作为首都新闻采访团的一员,到正在建设的陕京输气管道工程工地进行采访。在10天的时间里。我们途经三省一市。翻峻岭,上高原,跨黄河,穿沙漠,驱车2800余公里,详尽采访了全线的施工情况。通过这次采访,令我感受最深的是青年记者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这是深入采访写出优秀作品的动力和源泉。  相似文献   

15.
新闻稿件的采访写作,大多是要争分夺秒。然而也有例外。我的一篇通讯就整整采写了六年。还是一九七六年一月初,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民“水利战士”,正顶风冒雪奋战在淮安渔衡河疏浚工地上,九号清晨,  相似文献   

16.
新闻素材可以“道听途说”、“路边拾遗”、“茶馆偶得”,这是我采访的点滴体会。去年元月份的一天,我在路上碰到县酒厂的一位厂长,他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我马上找县长及其同行的人进行了采访。了解到县长一行8人到济南办事,考虑到本县经济落后,8天里为了少花钱先后换了三次旅馆。我感到这是一则很有价值的新闻。于是马上写了一篇“县长省城行八天三搬家”的通讯,被6家新闻单位先后采用了。去年秋收期间,我发现小麦粗收粗打的现象严  相似文献   

17.
记者采写新闻的手段,当然主要是采访。但仅有此是不够的。首届范长江新闻奖得主郭梅尼,回忆成长的经历时,讲过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她初到中国青年报当记者时,到三门峡工地采访,一个多月和被采访对象同吃同住同劳动,可谓“深入”到家了,可是写成的稿子寄到编辑部,却被编辑无情地给“枪毙”,而人民日报一老记者来到工地仅一星期,就在人民日报发了好大一块。  相似文献   

18.
在我的新闻工作生涯中,最值得回味的是两次采访周总理视察河南。这两次机会都是偶然遇到,但靠一个记者应有的机敏,我没让它错过去。每每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总使我增添进取的热力。那是一九五八年春暖花开的四月,我和唐凤纪同志结伴到三门峡工地采访。在三门峡,我们没有同市委、工程局接头,就直接到了坝头,住进设在工棚里的简易招待所。四月二十一日,我们同筑坝二分局的张省吾局长约定,第二天上午一上班,在分局前线指挥所请他介绍迎接大坝浇筑高峰的情况。第二天,我俩按时来到设在右岸围堰下面的二分局指挥所。等到八点半钟,却不见  相似文献   

19.
去年征兵工作开始后,原阳县齐街乡人武部组织了宣传组深入工地搞宣传发动,进行依法服兵役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我闻讯后便打电话进行采访,这一天是11月17日,当我得知第二天就要进行新兵体检,应进站参加体检的是65人.我想,若等他们体检完毕,再写稿,便错过了时效,便问他们:“明天进站体检一定能进够65人吗?”他们说能.我立刻动手了《齐街乡深入清淤工地征新兵》的稿子.在最后这样写“截至于11月18日,该乡65名应征青年已一次进站体检完毕,且体检合格率优于往年.”也未经领导审阅,便于18日寄出.四天后,该稿件在一家市级报刊一版登出.读者看后说我写了失实新闻.原来,那个乡18日进站体检的只有50余人,出现了二次进站的情况,为此县征兵办公室要通报给以批评.为赶时效,忘了真实,为了接受这次教训,我在桌上的玻璃下压着这样两句话:“要时效,更要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一位做记者的朋友来访,给我讲了一则笑话:她去工地采访一位外国老工程师,因为是第二次见面,老远那位外国朋友就用生硬的中文给她打招呼,她灵机一动也用“生硬”的英语回应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