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思当前课改下的语文课堂,似乎又走进了另一种误区:孩子们的朗读声高潮迭起、讨论声此起彼伏,却始终不见他们写点什么;随手翻阅几本学生的语文书,干干净净,却看不到笔墨痕迹。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语文课既要充满朗朗的读书声,又时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的教学中.“琅琅读书之声”通常都是语文课堂上的一道景观。难怪有老师说:“语文课,琅琅读书之声绕梁;数学课,沙沙笔算之声入耳!”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感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许多时候教师讲得唇干舌燥,学生却听得有气无力甚至呼噜声起……原本最具灵性美感、充满生活甘甜芳芬气息的语文课堂怎会变得如此枯燥无味呢?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缺乏朗读训练显然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一些教师不重视朗读,甚至认为在课堂上教师的范读,学生的朗读,会耽误自己授课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然而,在多媒体辅助教学越来越活跃、语文课越来越热闹的背景下,朗读教学这一培养语感的最有价值元素却在悄悄被冷落,被冻结,朗读教学几乎成了无人问津的荒野。为此,我们就要积极拓展多媒体应用“领地”,催化朗读教学,催动朗读教学,让语文课堂焕发“声”机,还原语文课堂的生态品质。笔者现结合初中语文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5.
欧阳修行文的启示北京顺义牛栏山一中傅士豪茅盾先生曾盛赞《水浒》中“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段描写“笔墨之经济,达到了极点”。他指出:“说要比武了,却又不比,先吃酒,当真开始比武了,却又半真(洪教头方面)半假(林冲方面),于是柴进使银子叫解差开枷,又用大锭银...  相似文献   

6.
中国画中的笔、墨、色三方保持着相互成就却又相互抗衡的矛盾关系。在笔墨、墨色、笔色三对矛盾关系中,笔墨矛盾最为核心,是创作中的动力因素。墨色矛盾从属于笔墨矛盾,是笔墨抒情性的重要体现,水墨黑白二色的情感分类使得墨法具有了更为直观的感情色彩。笔色矛盾是中国画线性特质与西方画学的区别表现,中国画以笔墨为核心的绘画历程,使其只能选择笔而弱化色,笔墨的重要性一定要主导色彩的使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具有活力。然而,有些语文课堂却因过度开放而导致松散乃至放任自流,从而使课堂教学出现混乱的局面。怎样使语文课堂教学既开放灵活,又有序开展,既松之有节,又紧之有度?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尝试通过把握课堂教学节奏使两者有机结合.以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8.
翁桂贤 《学周刊C版》2014,(8):140-140
本文着重阐析了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三种误区:过分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却忽略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虽有“以生为本”的思想.却少有“以生为本”的举措;一味照搬僵化的教学模式,缺乏创新,丢了实效。同时.指出应如何走出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的误区.  相似文献   

9.
郑板桥题书斋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上联主张以最简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以少胜多。下联主张自辟新路,似二月花开引来百花怒放,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新格调。在减负增效的大形势下,语文课堂教学也应删繁就简,创造性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0.
删繁就简,打造课堂的简约之美,成为当下语文课堂的一种追求。但是我们发现许多语文课堂教学有了"冗繁削尽"后的"清瘦",却少了"一杖一条痕"式的"扎实"。其实,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简"并不是简单",繁"也不是繁杂。语文课堂教学应"当简则简,简在恰当处;当繁则繁,繁在紧要处"。如何把繁简相融,让语文课堂教学既无作秀雕饰、奢华繁杂,又能让学生在原生态的课堂中高效思索,获得收益。笔者试从两位名师的课堂教学案例中,浅析语文课堂教学中繁与简的学问。案例一: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天游峰的扫路人》,请同学们与老师一起写课题。(师板书,生书空)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里的峰和人。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也走进了课堂教学,为语文教学开创了一片崭新的天地。在现代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采用形、声、色相结合的新颖手段,既增加了对学生多感官的刺激,又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有利于打破语文课堂死气沉沉的局面,活跃课堂气氛,从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对如何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感官效应,提高高职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要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批注式阅读",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随时对课文内容作出批注,对有疑问或者比较喜欢的地方做出标记。批注可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抓住学习重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相似文献   

13.
观察一导入的有效性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非常重视导入这个环节,几乎所有的教师都会用各种方法导入新课,如:与学生交流或使用图片、歌曲或游戏等。有效的导入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确实能为小学语文课堂增色不少,但有些导入却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我们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课堂教学。请看以下课例:  相似文献   

14.
刘红丽 《现代语文》2009,(10):123-124
二十一世纪是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相互碰撞与磨合的时代,多媒体教学正以其势不可挡的力量冲击着传统教学模式的堤岸,为语文教学重新焕发勃勃生机提供了很好的突围途径。它凭借自身声图并茂等得天独厚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调节课堂教学节奏,完善语文课堂的整体结构;培养主动探究意识,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多媒体教学手段正日益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宠儿,为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不竭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杨善英 《海南教育》2014,(16):18-18
语文课堂教学其实就是追求一种境界:使学生会读能写。会读,指的是语言的朗读与感悟到位;能写,指的是基于语言积累及表达方法体验基础上能得心应手地行文。如何逐步达到使学生"会读能写"的课堂教学目标呢?笔者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的反思,认为读写结合是一种有效方式。有道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挖掘利用教材资源,智慧地生成读写结合的教学载体,生成语言读悟、内化、运用的过程,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练笔,在练笔中内化,实现读与写在共振中互补。  相似文献   

16.
一、现行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不重视朗读的倾向
  现在的语文课堂,虽然有了多媒体绚丽多彩的画面,有了合作探究那叽叽喳喳的看似热闹的讨论声,更有那鼓动人心作秀的掌鸣声,但是依然掩饰不了语文课堂的沉寂,因为语文课堂早已失去它原有的最本质的东西--朗读,失去了多年以前曾有的那动人的朗朗书声。语文课不重视朗读,是现在语文课堂教学的通病。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深,急功近利,而朗读费时却不能立竿见影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造成了教师在教学上舍本逐末。(2)学生对朗读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只要会默读就行,考试不考朗读,默写也不需要出声,何必要费劲朗读。(3)部分教师朗读技能不过关,怕范读,同时也认为学生有早、晚读朗读即可,课内应争分夺秒用来传授知识。这种偏颇的思想认识是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的。  相似文献   

17.
自己做错事情,说声对不起很容易,别人做错事情,要对他说声对不起却很难了.这话听起来似乎不合逻辑,但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下就真是又合情又合理.最近,我就遇到了这样的一件事情,错在别人,我却真诚地对他说了声"对不起!"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堂要抓住语言实体引导学生学出语文味,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即既要学会整体感知,又要学会细处摄神,让学生的心灵在博大却又细腻的语文氛围中自由跳荡。可见,语文课堂教学只有基于语言的学习,把学习语言、培养语文能力和人文熏陶统一起来,才能事半功倍,相得益彰。也就是说,语文课堂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文技能,还要发展学生的精神力量,让学生学有灵性。  相似文献   

19.
不朽的失眠     
语文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区别的标志,就是书声朗朗,朗朗书声。如果没有读书声,几乎就不是语文教学,所以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学法:朗读,朗,指声音清楚,响亮;读,指读书、念文章。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一种重要方法,叶圣陶称之“美读”。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是把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融为一体。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有机融合,使语言文字也兼备了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为创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和信息技术为信息渠道的新型教学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持。信息技术以图、文、声、像并茂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随着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学生的学习活动将更加丰富多彩,信息技术将在教学中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