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衡 《今日教育》2011,(7):60-61
我从延安回来.印象最深的是那里的窑洞。因为这普通的窑洞里曾住过一位伟大的人.而那些伟大的思想也就像生产土豆、小米一样在这黄土坡上的土洞洞里奇迹般地生产了出来。在大多数人的脑海里.延安的形象是战争。是大生产,  相似文献   

2.
我从延安回来,印象最深的是那里的窑洞。照理说我对窑洞并不陌生,我是在窑洞里生,窑洞里长的。我对窑洞的熟悉,就像对一件穿旧了的衣服,已经忘记了它的存在。但是,当三年前,我采访延安时,这熟悉的土窑洞却让我的心猛然一颤,  相似文献   

3.
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大大缩短了原有的城乡差距,都市生活方式对古老黄土高原的影响与日俱增。这使得以往的窑洞人家,尤其是在接受新鲜事物较快的年轻人眼里,窑洞已成为贫穷、落后的象征,有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对窑洞的生活方式感到了厌倦。  相似文献   

4.
窑洞有着独特的建筑特点,具有现代建筑所没有的物理功能。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民居窑洞受到冲击,濒临灭绝。但在提倡环保的今天,人们又开始保护这一传统特有的民居。对于窑洞的保护及发展,需要客观分析它的优劣,认识其低碳环保等优点。同时,用科学建筑技术弥补它功能上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们对居住空间的要求,才能使窑洞这种建筑形式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重占有"与"重生存"两种截然相反生存体验方式冲突日益加剧的今天,窑洞住居文化也在经历涵化的冲击,而现有对窑洞的研究更关注于技术推动下的绿色化发展,有关窑洞形成与演进脉络背后的文化逻辑却鲜有探讨。窑洞民居作为黄土地区典型的乡土建筑类型,成为中国传统住居文化中"植根大地"民居的典范,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栖居思想。随着"重占有"现代意识的强化,窑洞"依土而居"的本真意义正在悄然改变,逐渐失去了"植根大地"的诗意"栖居"传统。如何保持窑洞这一栖居模式的核心地域文化基因,并对其加以创造性利用,便变得尤为紧迫与必要。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我都对黄土高原上的窑洞充满好奇。前不久,有幸前去探了个究竟,才解除了心中的疑问。辽阔的黄土高原上,有时走很远也见不着几座房子,刚到这儿时我感到很纳闷:人们住在什么地方呢?自古以来,这儿的人都喜欢住在窑洞里。仔细一看,在一些黄土坡下面,分布着一排排窑洞,难怪很少见着房子。我问当地人:“好好的房子不住,为什么藏在窑洞里?”当地人说:“窑洞里冬暖夏凉,住着很舒服。不用筑墙盖瓦,不怕风吹雨打,既省料又方便,比房子好多了。”我摸着脑门又问:“住在窑洞里,不怕黄土坍塌吗?”当地人说:“黄土有直立不倒的特性,不会坍塌的。”…  相似文献   

7.
佚名 《中文自修》2007,(7):120-121
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大大缩短了原有的城乡差距,都市生活方式对古老黄土高原的影响与日俱增。这使得以往的窑洞人家,尤其是在接受新鲜事物较快的年轻人眼里,窑洞已成为贫穷、落后的象征,有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对窑洞的生活方式感到了厌倦。[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找一处断崖,用扁担戳一个洞,人住进去,牛住进去,粮食住进去,日子住进去,就成了窑洞。在窑洞里生。在窑洞里长,在窑洞里上学。我们怎么能不喜欢窑洞? 我的家乡,有数不清的断崖沟壑。有断崖就会有窑洞。它不同于南方水滴穿石而成的阴湿,也不是地壳变动巨石架空而成的惊悚。  相似文献   

9.
童年的回忆     
杜巧利 《山东教育》2008,(10):58-58
昨晚,我又梦见了老家的那孔大窑洞——童年居住的地方。那是真真正正的窑洞,土质的,不加任何修饰,现在在农村恐怕不大见了吧!经常有人问我:“窑洞是不是很黑?”我告诉他:“窑洞也有又高又大的窗户,如果阳光好,里边一样敞亮;”又记起儿子三岁时和我一起回老家,在行驶的车上,我指着一排住房,告诉他那是窑洞,儿子问我:“窑洞是不是妖怪住的洞?”我哈哈大笑,告诉他:“你妈妈就是住着窑洞长大的。”  相似文献   

10.
窑洞之光     
毛健 《大中专文苑》2014,(11):49-49
在陕北,我认识了俭爷,俭是勤俭的俭,大概当初父辈给他起名的时候就指望着他日后能勤俭持家。俭爷真的很能持家,至今仍住在窑洞里,家当不多,收拾得清爽干净,非常俭朴。俭爷说他在窑洞已住了几十年,他还说他的父亲、他的爷爷、他的曾祖父也都是住在窑洞里的。住窑洞好,冬暖夏凉。俭爷引以为荣的是他的窑洞有18米深,饲养产奶的羊儿就住在窑洞的最里端。在长长的窑洞里,一切都离不开土,像土炕、土台、土墩等家具仍占据着洞里的主要位置。窑洞由于深长少了许多光照,从里往外看人是半剪影,从外往里看人就成了黑影。要说最豁亮的地方当然数窑洞门前和窗前。一句话,这里离光源最近。  相似文献   

11.
传统土窑洞现状及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河南省窑洞民居的现状,结合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的应用以及城市窑洞课题的研究,为窑洞的发展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下沉式窑洞的平面布局、入口形式、下沉式窑洞的特性和优点,同时指出了下沉式窑洞内在的缺陷并分析了原因,展示了下沉式窑洞的现状和人们的态度,最后展望了下沉式窑洞的未来,提到了对未来空间的启迪,使传统的民居在科技的帮助下向着更健康、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村庄的温度     
一天,看着杂志上陕北窑洞的图片,忽然就想到了老家的两个窑洞,它们都是我爷爷靠锄头一寸一寸挖出来的。其中一个窑洞里住着我的爷爷奶奶,另一个窑洞里喂着一头健壮的牛。  相似文献   

14.
黄土窑洞是山西最具地方特色的一种建筑形式,它源于自然,融于自然,是"天人合一"的成功范例。山西的土窑洞发端较早、形式完备,且具有很好的延续性,这不能不说与其所依据的地理特征和自身的价值关系紧密。今天的窑洞形式多样,旧时的纯生土窑洞却面临快速消褪的局面,合理保护、开发和利用现存的古窑洞对于认识远古穴居文化、了解窑洞的发展历程和开发旅游资源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5.
《记一辆纺车》是吴伯箫同志反映延安生活的一篇优美的散文,它与《歌声》、《菜园小记》、《窑洞风景》等为一组。通过对延安风物的描述,热情歌颂了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高度赞扬了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16.
语言大师毛泽东幽默的“了”字对话,至今仍传为佳话。在红军转战陕北的艰苦日子里,一天深夜,部队进驻田家湾。由于人多,村小,房少,毛泽东同志和十几位同志共睡在一孔小窑洞里。房东老太太不安地说:“这窑洞太小了,地方太小了,  相似文献   

17.
李川川 《文教资料》2011,(27):61-62
陕北窑洞是远古建筑形式的现在遗存。黄土高原的地域生态特征使得窑洞成为最为适宜的建筑居住形式。陕北窑洞综合体现了建筑美学和民间艺术美学(窗格、剪纸)两种形式。窑洞文化的背后建立的是中国人与自然独特的关联。在黄土高原的文化中可以看到陕北人民对于自己生活的美好向往和期望。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5,(98):13-14
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民居形式,陇东窑洞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作为功能符号、民俗文化符号,逐步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本文利用符号学理论,从功能符号与民俗符号两方面,对陇东窑洞的文化内涵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9.
窑洞之光     
在陕北,我认识了俭爷,俭是勤俭的俭,大概当初父辈给他起名的时候就指望着他日后能勤俭持家。俭爷真的很能持家,至今仍住在窑洞里,家当不多,收拾得清爽干净,非常俭朴。俭爷说他在窑洞已住了几十年,他还说他的父亲、他的爷爷、他的曾祖父也都是住在窑洞里的。住窑洞好,冬暖夏凉。俭爷引以为荣的是他的窑洞有18米深,饲养产奶的羊儿就住在窑洞的最里端。在长长的窑洞里,一切都离不开土,像土炕、土台、土墩等家具仍占据着洞里的主要位置。窑洞由于深长少了许多光照,从里往外看人是半剪影,从外往里看人就成了黑影。要说最豁亮的地方当然数窑洞门前和窗前。一句话,这里离光源最近。  相似文献   

20.
童年的回忆     
昨晚,我又梦见了老家的那孔大窑洞——童年居住的地方。那是真真正正的窑洞,土质的,不加任何修饰,现在在农村恐怕不大见了吧!经常有人问我:“窑洞是不是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