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高中《物理》第一册(必修)第54面中有一道习题,题目的内容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2.
教材中许多例、习题往往隐藏着一些学生尚未发现的“奥秘”,本文从一道习题出发,仅就挖掘证(解)法和挖掘变式两方面,谈如何挖掘例、习题的深层内涵作为学生探素这些“奥秘”的门户.高中代数上册第198页上有这样一道习题:  相似文献   

3.
求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这是中学立体几何教学的一个难点,克服难点的关键是师生熟读,理解异面直线的距离一节的内容(含例题、习题).本文通过一道例题的多种解法,介绍应用向量求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公垂线段的长度,或者转化求点面的距离.  相似文献   

4.
从例题出发     
本文从课本中的一道例题出发,论述如何“改题换面”,挖掘习题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现行教材第二册(下B)P51有这样一道习题: 已知正方体ABCDA′B′C′D′的棱长为1,求直线AC与A′D的距离. 这是一道求两条异面直线  相似文献   

6.
《一道课本习题引出的争议》一文认为:现行高中《立体几何》(必修本)第43页的习题“在一个二面角的一个面内有一点,它到棱的距离等于它到另一个面的距离的2倍,求二面用的度数.”的答案应是30°,而非30°或150°.本人则认为;本题的答案应是30°或150°,而非30°.  相似文献   

7.
几年前,就曾见过一道所谓高考经典习题,我对其答案当时就百思不得其解,请教了几位老教师,都觉得牵强附会、不知所云。看该题题面,有几分新意,引经据典,创意不错,坏就坏在答案上了。“盔典”习题的说法销声匿迹似乎有些年头了,不曾想前些日子笔者在一套品牌资料里又看到了此题,原封不动,被列为所谓“经典”习题,编者还做了不太详尽的“解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一道刚体力学习题,给出对此习题的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9.
认真对待每一道习题的编制,是每一位教辅资料的编写者、习题的创编者应秉持的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0.
上个世纪80年代的数学课,经常能看到上课的老师抄了一块又一块小黑板的练习题,到了90年代,小黑板变成了投影片,而今投影片又变成了设计在电脑课件中的练习和学生们手中一张张的练习纸。问老师们为什么这样做,得到的答案只有一个:课堂教学中习题不够用。对于这种现象,我认为并不是习题真的不够用,而是我们的数学教师没有把数学习题用够。笔者认为要用够数学习题,就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设计习题,以一当百以一当百,顾名思义是指要把一道数学习题当成一百道来用。如果一道数学习题真的能够当成一百道来用,那么一堂数学课只要有…  相似文献   

11.
一题多变的训练方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反对“题海战术”,提倡精讲精练,就必须在习题的使用质量上下工夫,一题多变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一题多变是由一道原始题目从题设条件的变换、数据衍变、内容拓展、设问的转化、习题类比化等角度进行演变,是对知识的巩固和升华,使原有知识在具体的应用中得到加强并延伸,从而使知识从点到线并延伸到面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讲好一道练习题对于学生来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氮族元素》这节内容的一道练习题,谈几点讲评习题的做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一道高中物理运动学经典习题为例,深入探讨了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创造性地进行习题教学。  相似文献   

14.
对于异面直线的距离,如果给出公垂线段,通过求向量的模或解三角形,总可求出公垂线段的长,即异面直线的距离,如果未给出公垂线段,有时做起来就显得有些难度。课本上就有这么一道题(见人教版高中数学第二册下B习题9.4第4题):下面就以这道题目为例谈谈异面直线距离的求法,题目如下:  相似文献   

15.
台州市2010年中考数学第23题是一道动态探究题,是一道考查过程与方法的好题,本题源于平时的习题,是该习题探究的延续.  相似文献   

16.
台州市2010年中考数学第23题是一道动态探究题,是一道考查过程与方法的好题,本题源于平时的习题,是该习题探究的延续.  相似文献   

17.
对一道实验习题的研究松滋县街河市向上中学李成德(430013)初中物理第一册P—148页第4题,是一道实验性的习题。它是巩固教材P—146页第二自然段教学内容设置的。按其做法:均匀木棍一时不易找到,涂蜡很薄棍极易吸水,适量铁丝学生不易控制,影响实验的...  相似文献   

18.
黄雄 《物理教学探讨》2008,26(12):19-20
习题教学是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出现频率很高的教学过程。在习题教学中怎样体现“过程与方法”目标,值得探讨。本文以新教材中的一道习题为基础,通过改编与拓展,突出学生的体验和感悟,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素质和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9.
文章先从不同角度给出一道课本习题的六种证明方法,然后利用课本习题的结论继续探究,得到很多漂亮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求异面直线间的距离,特别是求作异面直线的公垂线问题,是立体几何中的一个难点,然而,现行教材中,这方面知识介绍的很少,学生在遇到求异面直线间的距离问题时,常常感到困难.为此,笔者通过对一道习题的挖掘,归纳出几种求异面直线间距离的常用对策,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