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追问个究竟     
一天,我在机关电话室,电话员说:“今天又接了一个假火警,差一点把车调出去,真气人。”说者无心,听着有意。我急忙问个究竟。原来,社会上一些人经常乱拨火警电话,谎报火警,戏弄消防队员,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值勤.我又问电话员遇  相似文献   

2.
每天上班经过外滩,常见到有几个在马路上买镀黄的饰品,如果有往来行人路有兴趣或好奇地张望一下,原先在挑拣的“顾客”就会啧啧称好,一方面推荐一方面忙不迭地掏钱包,表示要买的决心。卖主的要价是项链每根30元,两根50元,那热心“顾客”就会拉观望的行人,两人各花25元共同买两条。一旦生意做成,行人买后离去,热心“顾客”兜了一圈又回到老地方,把她“买”的那根项链还给卖主。上海人把她们称作为“撬边”。“撬边”的有男、女、老、少,他们受雇于老板,成为推销假冒伪劣商品的“帮凶”。最近看到报刊上有关“有偿新闻”的文章,我忽然想到了“撬边记者”。凡是属于报刊、电台向被报道对象  相似文献   

3.
赵丕杰 《青年记者》2017,(30):81-82
“不容分说”意思是不容许对方分辩(分说:分辩).语见《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后边两个赶到跟前,见了小娘子与那后生,不容分说,一家扯了一个,说道:‘你们干得好事!却走往那里去?’”例如明·吴承恩《西游记》二十一回:“行者依言,按落云头,不容分说,掣铁棒把他洞门打破,叫道:‘妖怪,还我师父来也!’”清·曹雪芹《红楼梦》十七回:“说着,一个上来解荷包,那一个就解扇囊,不容分说,将宝玉所佩之物尽行解去.”姚雪垠《李自成》三卷四十五章:“衙役们带着火签、传票,挂着腰刀,拿着水火棍、铁链、手铐,下乡抓人,如狼似虎.一到红帅家中,不容分说,见人就打,见锅碗就砸,声声要抓红帅的爹爹.”徐贵祥《历史的天空》六章:“说完,不容分说,便把朱恽轩摁在堂屋上方正中的太师椅上,扑通一声跪下去,纳头便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坚持边工作,边进修,边写稿,取得了同步提高的效果。我的体会是要“韧”、“挤”、“钻”。“韧”。我写稿一般都是利用晚上业余时间和星期天等例假日。“挑灯夜战”是家常便饭。星期天回家,在干完责任田后,也不放过“笔耕”。几年来,我年年都有100篇以上的稿子分别被县、地区、省以及全国性的报刊和广播台(站)所采用,采用率在60%以上。“挤”。既要工作,又要进修、写稿,时间紧是可想而知的,这就靠“挤”。一次,区教办举行菊花展览。展出那天,我趁下午没有正课的机会,抓紧吃了中饭前往现场采访。傍晚回来,我又利用候车时间  相似文献   

5.
我这人有个无法革除的“痼疾”,就是“爬格子”。工作闲暇,茶余饭后,我从不把宝贵的时光消磨在争战“楚河汉界”或修筑“长城”上。那一串串一排排的方格透现出的魅力,使我自觉或不自觉地像着了魔似的。  相似文献   

6.
    
每个人都有一扇心灵的窗户,一打开这扇窗,令你难忘的事情就会争先恐后地涌出来。“过去吧,奶奶要和你说话。”爸爸干涩的嗓音嗡嗡作响。我恍惚地走到床边,脑子一片空白,仿佛什么也记不清了。一刹那,我好像又恢复了记忆:小时候,我是在农村奶奶家长大的,那儿的冬天可真冷,西北风总是从奶奶抹了又抹的墙缝里挤进来。我一个人坐在冰冷的小板凳上,鼻子冻得酸溜溜的。每当这时候,我就会伸出冰冷红肿的小手喊:“手捏捏!手捏捏!”而这时候,奶奶跑过来,用那又大又暖的手轻轻地揉捏着我的手,然后把我搂在怀里我感觉自己就像在春天的田野里奔跑,阳光正…  相似文献   

7.
有一次到农村采访,问及农民朋友喜欢看什么样的报纸,一位农民朋友开玩笑地对我说:希望看报纸就像我们吸“地头烟”那样过瘾。这句话深深打动着我这个农民报的办报人。“地头烟”是农民朋友在田间地头劳作间歇时吸的烟,因它既能解乏又能提神,吸来十分过瘾。所以在农村,“地头烟”不亚于城里的“人头马”,农民朋友很看重它。农民朋友既然把农民报与“地头烟”联系到了一起,其意就是说,农民报要办到农民的田间、地头、坑头.办到农民的  相似文献   

8.
曹罡 《视听界》2001,(5):58-58
从高校退休的邻居张教授是个特别认真仔细的人。一次他突然问我:“你们记者的‘身后’是什么?”我一时被问得糊里糊涂。他见我搞不明白又笑着说道:“你们在搞新闻报道,常常有个记者对着镜头作一段开场白。”“那叫现场报道,”我插嘴解释。他说:“对!就在这个现场报道中,十有八九的记者都说,‘我的身后’怎么怎么着。”张老怕我不信,边说边拿出他的记录给我看:某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淡》播出的《悉尼——另一个赛场》,报道北京在悉尼申奥情况。记者张洁面对镜头介绍说:“观众朋友,我‘身后’就是  相似文献   

9.
没想到     
以前,我对写稿这行不要说写,就是想我也没想过,可是,一年后的今天,竟成了“新闻迷”。1990年春季的一天,我在公路边看到一个人被车碰得两脚血肉模糊。这时不知是啥力量促使着我,推着自行车把那人送进了医院。时隔两天,我救人的消息竟在县电台播  相似文献   

10.
有关弹幕     
我们应该认真思考新传播方式的流行到底体现了什么,而不是简单地否定它. 《北京晨报》评论版的编辑打电话采访我有关弹幕的事情,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我说了这样一些看法,见报时编辑的小标题是“互联网加的新形态”: 作为一个职业的研究者,同时又有些老派习惯的人,我本人的收视习惯,绝对接受不了这种边看边吐槽的方式.我更喜欢在安静、平静、干净的状态下,完成对内容的欣赏以及判断,哪怕内容很火爆、很有激情也是如此.那种边看边吐槽,说不定还有些评论者情绪比较激动发表一些冲动的批评,我觉得会把平静完全破坏掉.我的家人中,也有喜欢看弹幕视频的,屏幕上常有20条以上的字幕在滚动,我觉得没法看,到底是看内容,还是看吐槽呢?  相似文献   

11.
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说过这样一句话:“采访是记者的生活.”这话很有道理,既道出了记者生活的特点,又反映出采访的本质特征. 我采写过一篇《上海老乡》的通讯.这篇通讯就是在兰州附近一个小站月台上候车时发现的线索,在火车上完成采访的.当时,我准备乘火车向西到酒泉去,在月台上遇到了也在候车的某部王政委。“听口音,是江浙一带人吧?”我问.“怎么说呢?算半个祁连半个上海吧!”他把半个说得挺重.“这怎讲?”我很好奇地问.“我喝了十多年黄浦江的水,又喝了十来年祁连山的水.所以,我既是上海人,又是祁连山人.”他一字一板说得很认真.“照你这么说,我也可以称是半个上海人了.”我接上说.“噢!!”他脸上显出很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12.
有了一系列的“?”,又找到了打开话匣子的钥匙,一般地说,采访要进行下去是没啥大问题的.但是,如果遇到难度较大的采访任务,要采访得深入、细致,挖掘出人物内心的“矿藏”,还要善于把“提问”变成“交谈”. 一次,我采访长期坚持在海岛工作同志的事迹.这位同志愿意谈,话匣子很快就打开了.我把头脑中装着的一长串“?”一个个往外拎,采访进行得挺顺利。可是事后发现,谈得确实不少(?)但都很一般,连有特点的语言也没有.那次稿子没有写好。  相似文献   

13.
偷懒留下的遗憾对于学新闻的学生来说,实习是一个难关,但又非过不可。即使是日后大家都已经走向社会成为传媒人,回忆起实习的日子来,仍然别有一番滋味。当时我在广州日报社实习,分到社会部。这个部门是专门负责反映社会热点问题、群众呼声的,包括处理读者热线电话、来信来访等。到报社研究了一星期报纸后,主任就递给我一封读者来信,让我自己一个人去采访。我粗略看了一眼,不由得吃了一惊。这是一封几个民工写来的信,投诉说他们共有67个人应聘进了一家自称生产打火机的工厂,厂方要求来者必须缴纳押金,从100元到1000元不等。但这家工厂的老板却是个骗子,在收了钱后以进货为名一去无踪。我又看了看地址,是“石溪村”。我把广州地图找出来看,找了半天才发现“石溪村”已经到了地图的边角上了。让我这样一个年轻女孩单枪匹马去一个偏僻的村里采访一帮民工?我的脑子里顿时“嗡”的一声。我有点结巴地问主任:“请问有记者跟我一起去吗?”主任微笑着说:“现在人手很紧张,恐怕只有你一个人去。”我没说什么,但心里还有点不大情愿。当时正好有一些别的事要处理,部门的版面又马上要截稿了,我看那封读者来信上有电话,心想电话采访也一样的,就打了个电话过去,向那位民工了解有关的...  相似文献   

14.
胡剑欢 《军事记者》2006,(12):62-62
那是元旦的前一天,我在生活服务中心当蔬菜采购员。因为元旦部队要组织会餐,所以卖给连队的菜特别的多。一大早,我们就忙得浑身是汗,鸡、鸭、鱼、肉拉了一大车到连队去卖菜。我们每到一个营区见到的场面都让人兴奋不已,挂灯笼、拉横幅,这时坐在我旁边的小梁发起了牢骚:“你看基层多好,再瞧瞧我们闻着一车的鱼腥味不说,还累得半死……”“炊事班,快点来买菜。”小梁边喊边嘀咕:“慢慢腾腾、磨磨叽叽。”“来,菜单看好了:鸭15斤、青菜30斤、土豆19斤……”我和小梁一个卖菜一个开票。“班长,我们土豆订了20斤怎么才卖给我们19斤?”炊事员小马…  相似文献   

15.
难忘的尝试     
“卖瓜子了!又大又香又好嗑。”我终于鼓足勇气,喊出了平生第一次的叫卖声。 这是我在春节期间第一次尝试走街串巷卖东西。虽然刺骨的寒风“呼呼”地刮着,为了卖个好价钱,我们不辞辛苦大老远来到电力局家属院,任凭爸爸妈妈把好话说尽了,可门卫就是不让进,没办法,只能在院子外面卖了。 大门外,生意冷清。人们都匆匆地走过,忙着去办年货,根本没有几个人注意到我们这卖瓜子的小三轮车。偶尔有几个人看见,妈妈爸爸连忙热情地招呼:“师傅,看看这瓜子吧,又香又大,挺好的。”那几个人停下来,带着挑剔的眼光边尝边摇头。临走时却抓…  相似文献   

16.
当我写下这个题目时,不禁笑了。从披上婚纱到现在只有一年的时间,而我眼中的这个记者同样也是一个只有一年半“记龄”的小记者。小妻子眼中的小记者是一副什么样子呢?之一:“甩手掌柜”。婚后的我过了一把十足的“实权派”瘾,家中事情无论大小,都由我这个“弱不禁风”的小女子全权处理。菜没了,我要记着去买,床单脏了,我要记着去换;甚至连明天的早餐在哪里,我也要记着头天晚上想好。而这些事情老公就不用“费心劳神”,他更像一  相似文献   

17.
说“敬畏”     
美洲印第安人每次耕耘土地时,都要先膜拜忏悔一番,因为他们认为是尖锐的犁头划破了大地的胸膛. 印第安人的膜拜忏悔,其实是对土地的一种敬畏与感恩. 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倡导要敬畏天地.古人说:“头上三尺有神灵”,又说:“天做孽,犹可为;人作孽,不可活”,还说“人在做,天在看”,强调的都是对上天的敬畏.有了这种敬畏,当一个人心头恶念一起之时,他就会立马惊觉:冥冥之中有人在盯着自己.于是,果断地把恶念掐死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18.
第一参考     
在《出版参考》创刊10周年之际,作为出版界的一名新人,我深深地感谢《出版参考》,因为她是我真正的“第一参考”。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条奔腾的河流,人的每一个工作岗位大概如同“梯级电站”,每个岗位都应该“蓄水”,都应该“发电”。搞出版,我是半路出家,1993年涉足出版界、任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是我人生之河的第8个“电站”。如何尽快入行、多“蓄水”、多“发电”,实在是当务之急。我边学习、边  相似文献   

19.
读报偶感     
年龄象一条纤,把我从昨天拉到今天;离休的命令象一根弹簧,一下子把我又拽回到昨天。人说爱回忆是衰老的征兆,可我感到,回念却其乐无穷。镜头1:1950年春,开封市南郊省军区政干校学员队宿舍门外的墙柱上,各班出的墙报琳琅满目,指导员和校报编辑们仔细地察看着。我们期待着赞誉,因为他们是“土包子”,我们都是学生兵。谁知他们用红铅笔画出了许多错别字,并告诫说:“宣传工  相似文献   

20.
女儿要上街了,妈妈就叮咛:“路上一切小心!”女儿一边继续迈步,一边拖长着声音回答:“知——道!”从这个声音里可以听出几分厌烦。本该责备她,但又觉得妈妈的反复叮咛撞击着我的耳鼓也快要长出老茧来了,而这一叮咛实又无助于她避免意外或增强防卫。正在犹豫,女儿已经走远了。新近读到一本小书,前面有一篇《译者的话》,它临末写道:“作为三百年前一位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的作品,这些文章中难免掺杂有这样或那样的糟粕,与马克思主义、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