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西方文化中,芭蕾是成功的舞蹈艺术的典范.但是今天,这种在欧洲乃至世界舞台上存在了400年的古老的舞蹈艺术,已经失去了昔日的辉煌.很多人认为,今天的芭蕾舞已经不能和《天鹅湖》、《睡美人》、《吉赛尔》、《葛蓓莉娅》这样的古典精品相媲美了,在古典芭蕾舞面前,它们往往只是在抄袭和模仿.因此,现在一些西方学者提出了“多元文化”和“多学科文化”的方案,他们希望通过洲际和国际间的文化艺术交流,更多地把东方和非洲大陆的传统文化输入欧美,给失去了活力的芭蕾艺术注入新鲜血液.不过,对于自19世纪以来一直持有“欧洲中心  相似文献   

2.
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和英国“波塞冬”制片厂根据俄国著名芭蕾舞女演员安娜·巴芙洛娃的生平事迹,合拍了两集艺术影片《神奇的安娜》。影片回顾了伟大舞蹈家一生所走过的道路,从1891年她刚进入帝国芭蕾舞学校起,直到1931年1月猝死于海牙临终那天止。  相似文献   

3.
当中国的第一只“白天鹅”在舞台上旋起时,就宣告了芭蕾舞这一世界性舞蹈艺术,在古老东方的土地上落了脚。数10年来,芭蕾舞这一外来艺术在中国经过了探索、挫折、发展的过程,在中国的文艺舞台上得到了繁荣。 飞来了第一只“白天鹅” 西方芭蕾被东方古国接受,这说明中国人民具有博采众长的胸怀。1954年,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怀下,北京舞蹈学院诞生了。1959年,这座学院成立了实验芭蕾舞团。这个团便是新中国芭蕾舞演员的摇篮,也是中央芭蕾舞团的前身。1963年,实验芭蕾舞团脱离母校而成为中央芭蕾舞团。  相似文献   

4.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载“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古代帝王有“春祭日,秋祭月”的礼制,祭月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仲秋节”。  相似文献   

5.
《自由》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法国诗人保尔·艾吕雅(1895—1952)在德国法西斯占领的巴黎参加了地下组织“抵抗运动”,并在形势极其危急的1942年加入了共产不久,他写了《自由》。这首诗在表现形式上十分特别。乍一看是一首爱情诗,写得动人,深情,但看到最后使人恍然大悟,深受感染。全诗21节,前20节的最后一句都是“我写作的名字”,直到最后一节才引出这个心爱的名字: “由于一个字的力量, 我重新开始了生活。我活着就是为了认识你, 为了叫你的名字:自由。”  相似文献   

6.
延续几近一个世纪的有关《西游记》“祖本”问题的探讨和论争,堪称异说纷呈,宏论选出。一言以蔽之,成果应予肯定,问题不容忽视。今作必要回顾和反思,以促进新世纪中更好发展。 一 谈论《西游记》“祖本”探讨源头时期的情况,首先应该介绍的当然是鲁迅先生。不过,鲁迅先生并非“祖本”一词的首倡者。他只是在1925年出版的《中国小说史略·明之神魔小说》一节中,对吴承恩百回本《西游记》①和简本《西游记传》②的承传关系作具体分析时,指出:“一百回本《西游记》,盖出于四十一回本《西游记传》之后”,“《西游记》全书次第,…  相似文献   

7.
舞者欧鹿     
初秋北京天桥剧场的一个傍晚,北京舞蹈学院为庆祝其建院50周年彩排献礼芭蕾舞剧《睡美人》的现场,一个身材修长、目光炯炯的中年男子,时而认真地观看台上演员的每个动作,时而跳上舞台,手把手地示范和纠正演员的动作。他,就是中国著名芭蕾舞表演艺术家、现任北京舞蹈学院特聘专家兼芭蕾舞系副主任的欧鹿。  相似文献   

8.
法国大诗人和作家雨果写过一首《修道院所见》的诗篇。其中第十四节第十四行是这样写的: “……壁虎,浴着月光,在大粪池里跑着。”巴尔扎克看了这诗以后,很不以为然。他说: “雨果先生在潮湿地方找得到壁虎,是一种宝贵的发现,值得送到博物馆,而博物馆还非当作新种看待不可。壁虎喜欢太阳,活在干躁的地方。我指出这个错误,因为艾弥麦拉尔达在《圣母院》已经拿面包喂过燕子。”巴尔扎克对雨果是很钦敬的,但是,对雨果诗中不真实的细节描写的批评却毫不留情。  相似文献   

9.
去年,中国著名导?菟镌-鎏锼纳愕募吐计蹲嫖荨坊竦?4届美国国际影视节“银屏奖”等奖。这是一部讲述中国福建一个有着200多年历史,世代耕读传家、勤俭崇文的黄氏大宅院故事的纪录片。至今,这个大宅院依然保持着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和家族礼仪。《祖屋》的获奖,国内引起广泛争论。人们对《祖屋》看法不一:有人认为《祖屋》回避生活矛盾,投外国人所好,缺乏纪录片应有的真实性;有人说《祖屋》体现了“跨国文化”,面对“怎样用纪录片向世界介绍中国”时,《祖屋》给予人们很好的启示;有人说《祖屋》是一部真正通过市场运作的片子,从一开始目标就是要进入市场,要有资本投入,要面对特定的受众。如片中对神秘性的解释,显然其理想的受众对象便是西方观众。也有人肯定《祖屋》叙事方式巧妙,很简单的叙事镜头就把要说的问题都说清楚了。可谓众说纷纭。一部《祖屋》分为几个故事性主题:《祖宗风水》、《族里人物》、《仁者爱人》、《红白喜事》等。《仁者爱人》被认为是对于西方观众的最大卖点。这一节讲述的是主人公对待捡来的孩子比亲生孩子还要好的故事;另外,《红白喜事》中对死者的叩拜,以及兄弟两人与一个女人和平相处的故事……都引起了美国观众的好奇。这些充满传奇、神秘的叙述...  相似文献   

10.
名称日本第一届国际芭蕾舞及现代舞比赛第二届维罗纳国际明星杂技节第十六届世界“明日”和第七届“未来”杂技节第十六届国际蒙特卡罗马戏节洛桑国际芭蕾舞比赛国际梅纽因小提琴比赛“希望之路”杂技比赛第一届大阪国际室内乐比赛  相似文献   

11.
乔伊斯·卡罗尔·奥茨去年9月在《纽约时报书刊评论》的一篇文章中创造了“病情记录”这个新词,此词仅就文人传记而言。但是她这个新词的概念很快就流传开了,这个词的概念是指一种正在兴起的热衷于描写“机能失调和灾难”的传记文学恶性亚种。不久,另一期《时报》中的一篇报道就  相似文献   

12.
方华玲 《寻根》2013,(5):45-49
《寻根》杂志2012年第6期所刊《慈乌及其文化蕴含》一文对“慈乌”与古代中原的“孝”文化、七夕节及其他祥瑞之兆进行解读,是一篇非常有意思的文章,笔者受其启发,现仍以“乌”为蓝本,借此探究清代满洲(即今满族,以下不注)的“敬鸦文化”蕴含。  相似文献   

13.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这是《论语·乡党》的最末一节文字,一直以来号称难解。其中难解之处又集中在“色斯举矣”这一句,大约有如下几种解说:一、“色”用作动词,指人的脸色变异。如何晏《论语集解》引马融曰:“见颜色不善则去之。”  相似文献   

14.
舒芜 《中国文化》2009,(1):87-89
重看邵燕祥先生文集《捕捉那蝴蝶》,中有《说“没意思”》一篇,这个题目就使我一惊:“没意思”三个字,不是亡友荒芜最后岁月里经常挂在口头,好象一个大黑洞,否定了一切的吗?  相似文献   

15.
寒食风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家骅 《寻根》2003,(6):54-58
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重要的节日。它起源很早,且曾盛极一时。寒食节在冬至后一百五日,在清明前二三日。节日期间严禁举火,全吃冷食,故名寒食节。由于节日禁火,节日之前,家家户户都用米粉或面粉蒸糕、饼,有的糕、饼上还嵌上红枣,或是用大麦或粳米,加上杏仁煮成糖粥,准备节日里食用。这个节日“齐人呼为冷节”,又曰熟食(节)、禁烟(节)。(张萱《疑耀》卷五)由于冷食伤胃,“有内伤之虞,故令人作秋千、蹴之戏,以动荡之”(段成式《酉阳杂俎》、瞿《四时宜忌》引)。于是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等运动,遂相沿成为寒食节的游乐活动。城市里寒食节时还…  相似文献   

16.
去年九、十月间,中央芭蕾舞团及云南省歌舞团,应台湾新象文教基金会与传大艺术公司的邀请,赴台湾演出了《天鹅湖》、《祝福》第二幕、《林黛玉》第四幕、《紫气东来》和双人舞等芭蕾舞片断,以及民族舞剧《阿诗玛》和云南民族民间歌舞共25场,受到台湾同胞的热烈欢迎。 为加深理解,两岸舞蹈界共话舞事。在两次舞蹈座谈会上,就两岸舞蹈界状况的比较,对舞蹈艺术功能的认识,对芭蕾舞艺术的中西合璧、民族化、中国化的理解,在创作、体裁、训练、研究方面的认可与观点,艺术团体演出的反映与评论等问题,大家深入畅谈。  相似文献   

17.
(一)研究《文心雕龙·辨骚》的学者,一向最关心的,大概是这个问题:《辨骚》究竟应该属于总论部分,即“文之构纽”?还是应该属于文体论部分?评论这个问题的文章有不少,但争论已愈来愈不多见。学者们基本上已取得共识,就是说,《辨骚》属于“文之构纽”。对于此,周振甫下面的说法颇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18.
信息传真     
《中外文化交流》2006,(4):25-25
“俄罗斯化节”拉开帷幕;《捷克连环漫画展》展示“捷克幽默”;中法明星联袂献演法国芭蕾经典;《贾继智书法篆刻展览》举办[编按]  相似文献   

19.
1998年6月11日,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节目以“民族学人吴正光”为题,展播了第二届全国电视人物短片获奖节目之一,再次介绍了贵州少数民族学者吴正光。我知道吴正光,是从他的文章开始的。两年间,他不断地给编辑部寄来他的文章——《清江苗岭行》、《绕有风趣的苗岭吃新节》人侗族风情拾趣》、《侗族建筑赏析》、《古镇青岩读石书》。《穿在身上的史书》。《贵州高原牛文化》。《跳花节》、《古代铜鼓与现代苗俗》…··。文章结构严谨,意趣盎然,对贵州地区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民情风俗介绍得既通俗又深刻,既具知识性、学术性,…  相似文献   

20.
张乃光 《大理文化》2013,(12):100-104
我是相信“缘”这个东西的,这体悟来自于与一份杂志的关系。这份杂志就是《大理文化》。 “缘”之“源”,应该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某一天,供职于大理州文化局、亦师亦友的尹明举先生用极度兴奋的声音告诉我,大理准备办一个刊物,省里已经批下来了,叫《大理文化》。这个刊物.以后可以发表一些文学艺术类的作品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