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成语的固化方向是四个音节两个音步,要实现双音步,许多成语选择借助于连词“而”来完成。“而”作为衬词以“AB而C”和“A而BC”两种形式存在于成语中,也因此形成了两种重音模式,即[轻中轻重]和[中轻轻重]。  相似文献   

2.
所谓成语运用中的“似非而是”现象,就是指成语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以我们常规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似乎是用错了,而实质上,却是恰当的。对成语运用中“似非而是”的错误判断,往往是我们忽视了成语的变式使用或原始意义的用法而造成的。下面将成语运用中常常出现的一些“似非而是”现象作分类举例并简单解释说明,以期获得些许启示,来提高我们对成语应用的辨识能力。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在汉语词汇中得到广泛深刻的反映 ,而作为其重要成员的成语 ,最富有汉民族文化特征。我们从“文化在成语中的反映”和“成语中所体现的文化”两个方面 ,不难看到“成语与文化”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语文课本里的成语,为数不少。可是,许多中学毕业生所掌握的成语却并不很多。而在这不很多的成语中,还有许多是一知半解,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譬如:学过“含沙射影”却不知什么是“鬼蜮伎俩”;懂得“和氏之璧”却对“荆山之玉”一无所知;会讲“鸡犬升天”而对“淮南鸡犬”却一窍不通。以上情况,牵涉到同源成语的教学。所谓“同源成语”大体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同出于一篇文章或寓言故事的。如《廉  相似文献   

5.
趣味语文吧     
成语工厂“不”字成语 你能将下面空格中填上适当的字,构成格式为“不□而□”的成语吗?对了,可以请教你的成语词典呵!  相似文献   

6.
成语语约意丰,表意准确而生动,历来是高考的重要考点。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地方卷,每年成语题都会准时出现,可见成语被看重的程度。而成语题得分率向来不高。不少学生觉得记忆成语耗时费力而又容易遗忘,下了工夫,成效却不明显。确实,到了高三再死记硬背成语,一是时间不允许,二是不求甚解地生硬记忆也难以达到准确运用的目的。所以成语的学习,更重要的是靠平时积累。成语是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习用的具有固定性结构的词组或短句。它是在长期的历史传承中约定俗成的。而且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所以成语中包含有许多文言知识。笔者尝试在课本文言文学习中,穿插成语的学习和记忆,既有效积累了成语,又可利用成语作为反证,帮助理解与记忆课本文言知识,一举两得,效果很好。一、在课文内容分析中学习直接来自文本的成语 成语中相当一部分来自古代经典文献,而我们的文言文教材选择的往往正是此类作品,所以许多成语就出自课文文言篇目。学习《寡人之于国也》,了解了“五十步笑百步”是孟子作的喻证,说的是“缺点或错误性质相同,只是程度轻重不一”;学习《劝学》,知道了“青出于蓝”出自“青出于蓝,而青于蓝”,此成语为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超越前人之义。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了解了“完璧归赵”的故事,也就懂得了此成语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  相似文献   

7.
成语是人们长期习用的、意义 完整、结构稳定、形式简洁、整体 运用的定型短语。汉语语汇中,相 当于词的“预制构件”除了成语之 外,还有惯用语、歇后语,以及谚 语、简称等。人们一般统称为熟语,而成语是熟语的主要部分。那么,如何确定成语的范围呢?这就需要找出成语与其他熟语的区别。成语与谚语(群众中间流传的简单通俗而含义深刻的语句,如“天下乌鸦一般黑”、“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与简称(较复杂的事物名称或固定短语简化了的称谓,如“政协”、“四呼”、“旅游”、“安理会”)的不同较为明显。本文着重探讨成语同惯用语、歇后语之间的差别。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中的成语源远流长,言简意赅,有高度的概括和表达能力,在语言中被广泛应用。成语中许多来自古代典籍文献和古诗文,因此,这类成语都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和历史痕迹。为了准确掌握成语的意义,本文就成语中保留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之、其、于、而”为例,作个简要分析与说明。一、“之”在成语中  相似文献   

9.
淝水之战和成语张凤珍汉语成语以其形式简炼、含义精辟、寓意深长的特点为人们所珍爱。而许多成语就是从历史中概括出来的。仅与淝水之战有关的就有“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功败垂成”四个成语。投鞭断流东晋时期,前秦王苻坚控制了北部中国。公元3...  相似文献   

10.
“在语言表达中恰当地运用成语,不仅使语言精练,使语言形象生动,还可以丰富充实口语词汇。”(王力《中国成语大辞典》序言,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版)就成语的形式而言,多为四字格,有些成语的省写形式却是二字格。二字格成语是由四字格成语简化而成的,如“砖引、抛砖、引玉”是“抛砖引玉”的  相似文献   

11.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些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其意。在运用成语过程中,常有人因“望文生义”或“孤陋寡闻”而误用。笔者所列高频误用成语80例,意在帮助人们规范使用语言之精华——成语。  相似文献   

12.
成语,是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熟语”的一种,是指语言现象中常用而又定型的词组或短语。成语绝大多数是四字短语,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组织结构,但成语的组织多样,来源不一,用法变化无穷。成语来源于历代典籍,有的是文章原句的摘取或缩写,如“风雨如晦”摘自《诗·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先忧后乐”是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缩写。又如“得道多助,失道寡  相似文献   

13.
成语与文化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成语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而丰富的文化又对成语的产生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实在是无法将两者分开来讨论。本文仅从“成语对文化的体现”这一方面,来谈一些拙见。  相似文献   

14.
积累辨识古诗词中的成语,是学习古文古诗词精美语言的一项重要指标,因为成语的源头就在古文及古诗词中。近年来,一些省市的中考题中常有辨识诗文中隐含的成语问题,其意也在于考查学生对文言文词句的积累,如何辨识这些成语?现举例解说。一、原创式成语。这类成语指先有诗文出现,而后诗文中的某个短语或句子被后世相延习用而定型成为成语,具有首创性。此类成语多出自先秦诸子百家的作品,秦汉以后作品中当然也有。初中课文中的这类成语以孔子、孟子的作品中为多。如:出自于《〈论语〉十则》中的成语有“不亦乐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相似文献   

15.
成语误用例析江苏摇王云鹏成语是人们长期习用形式简洁意思精辟的固定短语,辨析成语运用正误是中考相对稳定的试题,它尤其考查那些使用频率较高但易出错的成语。成语误用主要有曲解词义、褒贬误用、用错对象、前后矛盾、搭配不当等几种形式。一、曲解词义望文生义最易曲解成语,有些成语仅从表面理解往往与本义相差甚远。例1摇等得不耐烦的父亲对儿子说:“看你妈出门还得打扮半天,真是麻烦———让她深居简出还挺不容易。”(2003年北京海淀卷)句中“深居简出”中“简出”被曲解为“简单出门”,而该词的真正意思是“很少出门”。曲解成语的主…  相似文献   

16.
二、漫画略赏 由这幅题为“鹤过鸡群”的漫画,我们必然要联想到成语“鹤立鸡群”。“鹤立鸡群”是形容仪表和才能出众的意思,而“鹤过鸡群”呢?可谓是对成语的“扭”其意而用之了,或者说是对成语的“别解”了。  相似文献   

17.
成语除有结构定型的特点外,就是它意义的整体性。成语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意义完整的单位来运用的,因此,一般不能只从各个词的意义总和中去理解成语的意义。如“良药苦口”字面义是:好药(能治好病的药)是苦口的。但这个成语的整体义是比喻有益的劝诫或批评往往比较尖锐难听。再如“胸有成竹”是“心里有谱儿”的意思,而不是说“胸中有竹子”;“破  相似文献   

18.
成语使用题在近年高考中已成为必考题,由于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具有结构的相对定型性、意义的整体性和时间空间的习用性等特点,对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往往心存畏惧、或耗精费神而劳而无功。下面就成语使用问题,略谈自己在多年教学中和高考复习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一、正确识记成语关键语素的语音和字形。如“既往不咎”不能写成“既往不究”(“咎”读jiù,“究”读jiū),“针砭时弊”不能写作“针贬时弊”(“砭”读biān,“贬”读biǎn),“火中取栗”不能写成“火中取粟”(“栗”读lì,“粟”读sù),“不孚众…  相似文献   

19.
成语言简意赅,内蕴丰富,不少成语本身就是一个历史或神话故事,而且还有“主角”。有的“主角”就显现在成语中,比如“愚公移山”。有的成语是发生在这个“主角”身上的故事,比如“铁杵成针”这个成语的“主角”就是李白。  相似文献   

20.
同义成语的来源与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成语里,有些成语的基本涵义是彼此相同或相近的。如:“不可一世”、“目空一切”,“目中无人”、“旁若无人”、“自高自大”、“自命不凡”、“妄自尊大”、“夜郎自大”、“唯我独尊”、“恃才傲物”、“高视阔步”、“趾高气扬”、“盛气凌人”、“颐指气使”等,都含有“骄傲”之意。而像这样的具有同义关系的成语,便可以称之为“同义成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