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校自1996年创办以来,对快乐教育进行了实验探索,重点研究了快乐教育的本质,分析了快乐教育的矛盾.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乐"与"教"的矛盾,"乐"与"苦"的矛盾.我认为,正确把握"快乐教育"的本质,并正确处理快乐教育中的主要矛盾,是决定快乐教育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当下教育过多追求"教书",而淡化了育人!如何营造以及发挥校园文化的引领,构建学校"三风文化、制度文化、校园文化、课程文化、活动文化"等阵地。让校园每一个"快乐元素""快乐符号""快乐印记"都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让每一景都蕴含熏陶、滋养、化育童心的作用,让校园可以随处发现乐,感悟乐,传递乐。  相似文献   

3.
黄明 《山东教育》2011,(13):4-7
生命是一种行走,不得回头,无可重复。因而他的每一段行程都理应臻于快乐,而这快乐亦将影响到此后,乃至整个生命的旅程。小学是孩子一生正规教育的起始,让这些花儿一般的生命自此快乐地行走,是教育至高的追求,亦是人生至美的境界。济南市历下实验小学实施的"乐行教育"秉承的就是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4.
孟子说过:"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为人师表所独有的快乐, 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方能将这份快乐发挥到极致.  相似文献   

5.
任何一种教育都应该是渗透着爱的教育,在充满爱的氛围里,学生才能快乐地学习。通过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爱学的情感,在发展中求愉快,在愉快中求发展;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乐"中学、"乐"中练,变苦学为乐学,真正做到"乐而好学"。  相似文献   

6.
卜晓静 《成才之路》2012,(26):75-75
正冼星海曾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乐记》也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为此我们可以说:音乐是使人心情舒畅、轻松快乐的最佳途径。所以,乐(yue)即是乐(le)。音乐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简单快乐的事情,学习的过程应是愉快顺畅的,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带给孩子音乐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带给孩子快乐,让孩子们乐(le)在乐(yue)中!  相似文献   

7.
吴举宏 《中国教师》2012,(12):59-60
<正>在教学和学习之中,并不缺少快乐的元素,只是我们不善于发现,因此在教育负重前行的今天,我们需要"找乐子",需要在幽默的土壤里种下一粒快乐的种子,并且给它水的滋润、光的温暖,让"乐"发芽  相似文献   

8.
徐明香 《儿童音乐》2014,(11):52-53
正在中国汉字中,"乐"是多音字,可为音乐,也可为快乐,当然,从这两个词可以看出他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人们享受音乐的过程中,心情必然舒畅、快乐;反之,心情快乐时,我们可以运用音乐来加以释怀。柯达伊曾经提出:"学生不是为了生存而学习音乐,而是应该把学习音乐作为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当孩子走进我们的音乐课堂,也要让他们回归自然,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所以,我这里浅谈的"乐"是快乐的"乐"。  相似文献   

9.
休闲是生活的目的之一,休闲活动与快乐生活相联系。文章以泉州传统游艺民俗为例,探讨了"闹"中取乐、"争"中有乐、"表演"中行乐、"言语"中说乐的快乐休闲。通过追寻民俗生活方式的"根",倡导弘扬传统民俗的快乐休闲。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张家港市乐余中心小学紧扣"乐"字教育理念,围绕"快乐实践,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开发科技教育特色课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一、国家课程校本化多年来,我们坚持将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作为课程改革的重心,积极挖  相似文献   

11.
我们不能让"三乐"教育仅仅停留在让儿童拥有健康的心态、快乐的情感、阳光的表情等这些外在表现上,也不能只关注当前的目标。作为教育理念,"三乐"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一种幸福教育,它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幸福的儿童,为儿童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础。因此,"三乐"教育不仅仅追求外在的快乐,更重要的是培养儿童稳定的、深层的幸福观,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儿童充满阳光,充满幸福,一路有"乐"。  相似文献   

12.
教师幸福感缺失的外部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士舟 《中国教师》2008,(19):16-16
<正>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按照孟子的说法,教师职业应该是一个快乐的职业,教师群体也应该是一群快乐  相似文献   

13.
尊敬的"乐知舟教育"的领导:您好!再过一个月,我的孩子金东炫学习的"乐知思维数学"课程就要结课了。回想这半年多来,与东炫一起在"乐知舟教育"快乐的学习过程,尤其是看到孩子的飞速进步,心里真是感到非常高兴。报名学习这门课程的初衷,是因为东炫一直在幼儿园,对于小学学习的储备欠缺,因此,想让他做好  相似文献   

14.
快乐教育思想源远流长,最早提出快乐教育思想的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教育家孔子,他提出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指出对待学习应保持快乐的态度,这一论断是世界上最早的快乐教育思想。那么,快乐课堂到底是什  相似文献   

15.
"乐"(yu埁)是一种艺术形式,乐(l埁)是一种精神境界,乐(yu埁)与乐(l埁)相通而不相同。孔子崇尚音乐艺术的尽善尽美,使个体体验到超越于肉体之上的精神快乐,即"安贫乐道",具有一定的人文主义和功利主义色彩;而庄子崇尚"天籁",从而进一步"体道",使个体得到濠鱼出游从容般的快乐,因而带有更多的自然色彩和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16.
所谓快乐教学,是指教师在快乐的气氛中完成教学过程,学生在快乐的心态里接受知识,也就是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是一种用愉快环境去唤醒学生的学习经验、激活学生情感的教育。愉快教育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仅能够使教育内容得到有效的传播,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追求知识的能力,形成全面完整的人格。一、协调师生情感,营造快乐氛围初中生的情感正处于饥饿状态中,这个情况正严重地影响着英语教  相似文献   

17.
"学乐"是学习的本位旨趣,指向学习的核心价值,理应成为学习的终极目标。本文承续中西方古典教育中的"乐学"思想,联系现代学习研究成果,通过"学乐"与"学苦"、"苦学"与"乐学"几对概念的辨析,阐明它们的根本区别与联系;立足"学习"与"快乐"的关系勾勒出学乐本质是:基于形式的学能快乐和基于过程的学本快乐,以及作为学习原动力的学促快乐。在厘清学乐内涵的基础上对如何实现、升华学乐展开进一步探讨,并分别提出学以增智、学以强志、学以笃行、学以养善、学以娱情、学以审美六条实现途径,以及得趣、会通、创建、分享四种升华方式,以此阐明正确求取、享用、回应、品味学乐之道。以上探讨为我们指明学乐才是学习的本质追求和最高境界,是对学习本真的还原,有助于当下学习观、教育观的修正和课堂教育教学理念返璞归真。  相似文献   

18.
快乐教育思想源远流长,最早提出快乐教育思想的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教育家孔子,他提出“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指出对待学习应保持快乐的态度,这一论断是世界上最早的快乐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9.
北京一师附小从1986年开始实施快乐教育改革实验。通过十几年的实践,他们认为,快乐教育是以儿童愉快发展为本的教育。“儿童愉快发展”中的“愉快”,是多种类、多层次积极的情绪体验,是学生发展的情感动力,是学生持续发展的基础。快乐教育的特色具体体现是:乐于读书,勤奋为乐;乐于服务,助人为乐;乐于锻炼,健体为乐;乐于交往,合作为乐;乐于参与,实践为乐;乐于开拓,创新为乐。每句话的第一个“乐”字,强调学生要情趣盎然地、自觉自愿地、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各种教育活动;每句话的最后一个“乐”字,是学生经过艰苦的努力在学校各种教育活动中所获得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十几年的快乐教育的实践中,北京一师附小力求发挥学校教育的整体效应,从影响学生成长的诸多因素考虑,构建了快乐教育的教育体系。它包含五个要素:愉快合作的课堂教学,多彩自主的教育活动,友爱融洽的人际关系,优美文明的校园环境,统一协调的社区教育。“九五”期间该校还初步构建了“小学快乐教育的教学体系”,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愉快发展、教师的自主发展、学校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20.
乐学思想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教育思想之一,是儒家思想特别是"乐"的境界文化和人生哲学在学习上的表现。"乐"是"著于心"的"内乐"或"本心之乐","学"是基于"知之""好之"上的"己有"之物、"自得之学"。乐学思想认为,学习可以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乐学是学业成功的要素,是学习的最高境界,也是教学的最高目标,还是评价教学成效和良师庸师的一个重要指标。乐学的原则和方法主要有启发诱导、"学""习"结合、"兴其艺"、"见意趣"、知之好之、"乐""勉"相济、"乐教"感染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