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校学生处分权是高等学校自主管理权的组成部分,它的行使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甚至是关系到学生受教育权的实现。近年来,大量高校学生诉母校不当处分案的出现,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掀起高校学生处分权与受教育权讨论的高潮。本文从高校学生处分权性质入手,分析二者冲突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实现两者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高校处分权是大学管理学生的重要权能之一。由于我国立法的相对滞后,近年来不断发生的学生诉高校不当处分案,引发出诸多问题,尤其是在学生考试作弊中的受教育权问题容易受到高校不当处分的侵犯,矛盾越来越突出。从高校处分权和学生受教育权入手,以大学生考试作弊为视角,通过对高校处分权的性质和对大学生考试作弊而受到开除学籍处分的法理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使高校处分权纳入法治化轨道,以此保障高校学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李继红  聂建波 《考试周刊》2012,(65):156-157
近年来出现为数不少的学生诉高校处分不当案,反映了高校在行使处分权时存在诸多问题。学生的受教育权容易受到高校不当处分的侵犯,二者之间的冲突加剧。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高校处分权的执行不规范和受教育权的法律救济机制不健全。因此,我们应数管齐下,充分运用法律来解决高校的学生处分权与大学生受教育权的利益冲突,以此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学生处分是高校享有自主管理权的重要表现。高校学生处分权的行使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甚至影响学生受教育权的实现。本文提出要重视程序控权的价值,按正当程序理念完善高校学生处分权行使的程序,充分体现权利保障、民主参与和学生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5.
高校处分权是高校为保障教育教学秩序,实现教育目的而对学生行为进行的必要约束与限制.在高校行使自主管理权的实践中,因高校处分权的不当行使而引发的学生状告母校案件频繁发生,通过分析现实中的案例,可以看出高校处分权与大学生受教育权、人身权以及程序性权利之间存在冲突与失衡.合法制定校内规则,遵循正当程序,拓展和完善学生的权利救济机制是制约高校处分权滥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依据我国现行法律规范,高校享有对学生的处分权.高校处分权如果行使不当,极易侵犯学生的受教育权,特别是"退学"、"开除学籍"等处分一旦作出,对学生的权益将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但在我国,高校处分权的行使却缺乏有效监督,受处分学生如果不服,只能申请校内救济或向有关教育行政部门申诉,尚不能诉诸司法程序,这对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是极为不利的.  相似文献   

7.
平等受教育权理念已被中西方学者及决策者广泛接受,在我国的教育法规中,也贯穿着这一核心价值.然而,在具体的实践中,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的平等性却大打折扣.平等受教育权理念与实践冲突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样性的,既有观念、价值取向的因素,也有经济基础方面的因素,还有教育体制、管理机制和法制等方面的因素.解决冲突应贯彻"适度容忍"原则、"适度均衡"原则和冲突解决"阶段论"原则.解决冲突的具体措施是大力发展经济、完善经费的管理制度和使用制度;完善教育行政管理制度;改革教育教学体制;加强教育的科学立法,建立平等受教育权的司法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8.
高等学校处分行为应定性为外部行政行为。现行法律、规章在处分权的权能细分、救济途径等方面存在不足,为此要通过立法予以完善,明确行政救济途径,加强对受教育权纠纷的审查。  相似文献   

9.
高校拥有的自主管理权和学生的受教育权在高等教育活动中形成了权力与权利的博弈。高校管理权和学生受教育权冲突的主要原因是现行教育立法的不足。为了保障大学生的受教育权,有待于建立以维权为核心的教育法价值平衡机制和完善受教育权法律救济的多元机制。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学校在管理中使用处分权的随意性和某些规章制度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冲突,使高校学生处分制度的正规性与合法性受到置疑.为更好地维护学生权益,规范有关高校的处分行为,文章拟从高校与学生的关系定位、高校学生处分中存在的问题和完善高校学生处分制度的构想三个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我校英语公开课教学中,多媒体使用是大势所趋。但是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和课件的制作并利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另外建设多媒体资源库势在必行,但是如何建设也需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从应有权利到现实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是权利之学。但长期以来,在中国法学献中盛行着一种观念,即:权利只能是法律意义上的权利,离开法律形式的权利是不存在的。本作认为,权利的合法性并不具有必然性,确乎存在着一个不以法律为唯一根据且先于法律而存在的权利;权利有着三种存在形式,即:应有权利、法定权利和现实权利。依次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即从应有权利到法定权利,最后才是现实权利。现实权利是权利运行的终点,又是新权利运行的起点。只有这样,权利才是真实的和完整的。  相似文献   

13.
人格权的权利属性,即人格权到底是一种民法权利还是宪法权利,在法学界一直存在争议。通过对法国、德国法中对人格权规定的分析,分别从宪法的本质、宪法与民法之间的关系和目前我国宪法的司法适用情况,探讨人格权的权利属性问题。最终得出人格权是民法权利的一种,需要通过民法来加以规范和保护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Believe that the findings and recommendations of the Elton Committee have much to offer schools for children with emotional and behavioural difficulties, as well as mainstream schools. They outline the way they have introduced 'assertive discipline' into behaviour management policy of the school.  相似文献   

15.
16.
受教育权在理论和实践中的多重属性,使得受教育权利在行使过程中会受到多重的划界制约,也产生了权利(权力)之间的冲突现象。受教育权冲突实质上是一种权利行使中的过界现象,具体而言,对受教育权的设定意味着某种限度,如果超越了这个限度,就可能是权利的滥用,就可能侵犯了其他个体或者组织的权利。以权利冲突的视角研究受教育权问题,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受教育权的本质,另一方面也为当前外部权力对受教育权的介入做了合法性的论证。  相似文献   

17.
随着知识经济的降临,学习化社会的到来,人们学习的愿望也日益强烈. 对于受教育权这一公民权利,在学习社会中也应随之作出相应的发展,不断丰富其内涵,并对一些不太适应学习化社会的理解作出相应的修正,促成受教育权向学习权的转变,以适应学习化社会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8.
在公司这种现代企业制度中,股权是股东对股份的所有权,是一种物权、财产权。而股东权是区别于股权的一种社员权,是一种非财产性权利。两者既是相伴而生的一对权利,又是相互独立的一对权利。因此,正确理解股权与股东权的性质及其关系对推动我国公司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探望权中未成年子女的权利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学强 《天中学刊》2010,25(1):58-63
在我国,妨碍以及放弃探望权行使的情况经常发生。探望权的强制执行,又会加深父母之间的矛盾,可能对单亲家庭的子女造成二次伤害。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以父母权利为中心的制度设计,忽视了未成年子女的个体利益。因此,应当以子女的权利保障为主线设计探望权法律制度,坚持未成人利益最大化优先的原则,支持探望权的实现,限制探望权的滥用,禁止探望权的放弃,合理划分权利与义务的界限,以权利制约权利,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单亲家庭中的未成年人权利。  相似文献   

20.
隐私权与知情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已得到了我国宪法的间接保护.但是知情权与隐私权的立法目的和本质的固有矛盾,造成知情权与公共官员隐私权的冲突、公众人物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的冲突.同时我国当前有关公民隐私权与知情权方面基本法律的缺乏,导致现实中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冲突调节无标准可循,无法可依.协调和解决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应该确立权利协调一致、实际恶意等原则.同时加强理论研究,完善隐私权与知情权相关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