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探讨古汉诗词英译。古汉诗词翻译实质也是一种交际活动,一种言语交际行为,在源语的理解和翻译过程中对语码的选择所依据的是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诗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星。他的诗词都用古典的中国格律诗体写就,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毛诗词中的文化负载词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结晶。本文从关联翻译理论的视角来研究毛诗词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根据关联理论,文化负载词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也是一个认知-推理的过程,译者应充分考虑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和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等因素,灵活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选择具有最佳关联性的译文,努力实现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期盼相吻合。  相似文献   

3.
马君武在译作选材方面明确展现了其政治倾向,他的革命思想与爱国理念也体现在翻译过程与翻译方法之中。运用勒菲弗尔的操纵论分析马君武译作,可以研究其翻译救国思想是如何受到“三要素”——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操纵的。  相似文献   

4.
从译者对原广告的解读、阐释和重写三个方面,研究了解构主义互文性翻译思想在后现代广告翻译中的具体运用,指出了以上三个方面在后现代广告翻译中是环环相扣的互文性行为。  相似文献   

5.
意境是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可以为诗歌增添神秘的色彩。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历来是一个难点,诗歌意境的翻译更是不好把握。本文以《天净沙·秋思》的翻译为例,对诗词中意境的翻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安德烈.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认为赞助人从经济、意识形态及社会地位三方面对译者产生影响,本文试从以上三个方面分析译者对引进版图书翻译的操纵。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借鉴勒费维尔重写理论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意识形态对翻译过程中文本的选择、翻译策略与方法的支配作用以及对翻译研究发展水平的影响,同时探讨了翻译对译入语意识形态的促进加强或破坏颠覆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外在医学方面的交往日益增多,对医学翻译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文章尝试性地用适用于诗词翻译的"三美"翻译理论来诠释医学翻译的策略转向,探讨医学翻译对美的内部诉求,将诗词翻译的诗情与诗性运用到医学翻译中,并通过一些例子来佐证这一尝试性探索。  相似文献   

9.
宋代词人李清照的词《声声慢》受到国内很多学者的关注,并将其翻译成英文,文章试图运用关联翻译理论标准,对李清照《声声慢》二种译文进行比较分析,考证关联翻译理论在诗词翻译批评中的可行性,为诗词翻译批评提出一个可供参照的新角度.  相似文献   

10.
《新红楼梦》陈海鹰作是一部130万字的长篇小说,以红楼人物演新戏的艺术手法重写红楼梦。著名红学家胡文彬致信祝贺出版:祝愿先生写出更多的巨著,以飨读者。小说作者在本文中诠释了痖弦理论、向日葵隐喻、东方诗韵、双重人格、性格比较、人物展览、诗词意境等创作的美学思考。  相似文献   

11.
欧·亨利小说在我国的译介开始于上世纪二十年代。从作品引进数量和重点、对作者作品的介绍、出版单位的规模等来看,欧·亨利小说作为翻译文学系统中的某一项目,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翻译文学蓬勃发展的时期却游离于文学多元系统的中心之外,没能得到赞助人的重视。以多元系统理论为视角,可以具体论述意识形态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欧·亨利作品在中国的译介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语言的翻译并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用语言作为载体,将源文进行本土化,使之符合本土语言,为译入语读者接纳吸收。语言的翻译事实上是文化的翻译,诗歌翻译是跨文化翻译中一个典型的例子。许渊冲主张在翻译中国古典诗词的时候,应努力达到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境界。通过举例其“三美”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呈现翻译美学在跨文化翻译中的运用,为其他译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韩翻译教学受目标语词汇、语法、习惯表达方式及民族文化的影响,一直以来在作业处理与评改等教学环节存在诸多困难与问题。本文以联络陪同口译中的诗词翻译为例,重点探讨翻译博客在中韩翻译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力图构建具有实效性的中韩翻译教学辅助环节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关于诗歌的翻译一向争议颇多,这里涉及到诗歌是否可译的问题.应当说,诗歌有可翻译的部分,也有不可翻译的部分.一般说来,诗歌的内容是可译的,诗歌的形式一般是不可译的.通过翻译实践,并结合墨西哥诗人帕斯翻译的中国诗词,可进一步阐明我们对诗歌翻译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翻译理论从中国古典画论中借鉴了很多概念。“传神”“神韵”“形似”“神似”“化境”等中国特色的译论概念其实来自古典画论。“气韵生动”是影响中国绘画一千多年的绘画技法和审美标准,此理论概念尚未引入中国诗词的外译。它是诗词译文的生命力和动态美,也是诗词译文的美学要求。实现诗词翻译“气韵生动”的途径有多种:首先,要寻找原诗的诗眼,要在诗眼上炼词造句,使之点睛传神;其次,要注意译文的“生生不穷,动而不板”,要选择恰当的动词,词语的音响效果和亲切的叙事距离能构建译文生动的美学感受;在翻译过程中,还要注意提防“六忌”,避免译文出现“俗气”“匠气”“火气”“草气”“闺阁气”和“蹴黑气”。  相似文献   

16.
中国诗词是语言文字美学的集大成者。对于诗词的英译,如何再现原文中的审美信息不仅是译者面临的一道严肃考题,也是翻译美学关注的中心。以宋词《声声慢》为例,两位译者在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分别从音韵、词意、形式和意境四个审美角度对原词进行了阐释.均最大限度地在译文中传递了原词的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语篇衔接方面探讨《虞美人》及其英译文。语篇衔接的手段包括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结合诗词的特点,本文主要从音韵,词汇和句子衔接角度分析《虞美人》英译文是怎样再现原文的连贯之美的。在我们的诗词翻译中也要注意这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格式塔意象再造理论为视角,比较分析李清照词《声声慢》的三种英译,论述诗歌翻译不仅是语言层面上的转换,更是源语诗人情感的传递和心绪的宣泄,在诗词的翻译实践中,译者可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首先在大脑中形成格式塔意象模式,然后对译文进行合理的整体性翻译。  相似文献   

19.
精心构筑意象,是毛泽东诗词的一大特色.本文运用接受美学的期待视野理论和意义不确定性理论,研究不同译者翻译毛泽东诗词中意象所采用的不同策略.由于诗词作品中的诸多未定性的点和意义空白召唤读者展开联想,而读者期待视野的差异性又使这些联想各不相同,译者首先作为读者,亦不例外.本文以《蝶恋花·答李淑一》中意象的处理为例,说明同一...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翻译活动中的一个不易被译者察觉而又对翻译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元素--权力.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是翻译活动受权力影响的理论中的典型代表作.权力、知识和话语是这个理论的核心概念,而且权力是最重要的一个概念.阐述和说明了在翻译活动中译者由于受权力的潜在作用而使翻译活动受到影响和制约,其中包括外来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