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楠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4,(3):61-63
立体构成艺术设计手法通过创造独特的空间体验,增强了建筑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性,为居住者提供了更为丰富和个性化的生活场景。本文着重分析立体构成艺术在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应用,探究其如何通过对空间的创新装饰和切割,提升建筑艺术和装潢设计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特木尔巴根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7):41-44
民族教育在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作用日趋明显.从民族教育的视角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 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途径,也是研究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然要求.笔者根据北京邮电大学民族教育学院的办学理念、教学管理、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在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探索了民族教育如何在学校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其传承、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作用, 同时呼吁保存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为追溯与研究中华民族两大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璀璨历史与现状,展现其震古烁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博大精深,研究采用了文献资料研究、社会调查和田野调查等研究法.首先,调查了两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自然环境资源;民族体育文化资源;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体育人才资源;民族传统体育的教育资源;转化的民族经济资源等6个方面结果.其次,对发展两岛民族传统体育的攻略,提出三项共性的政策选择:再次,分别对两岛的攻略构想,均作了多项宏观建议.就两岛传统体育的共性和个性资源展开的调查研究,将增进两岸同胞的中华民族认同感,对实现两岸互认互利,互信互惠、合作共赢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卓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4):27-29,39
我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其丰富的国家,然而对于人类发展史上占据举足轻重地位的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着重大困难。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出发,分析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针对目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从法律的角度提出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思考,以期为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对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摘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体育非遗)是在历史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同时也是与各民族的社会特征、经济生活、宗教仪式、风俗习惯息息相关的传统文化现象,是一种“活态人文遗产”。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系统设计法,对正式录入我国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所在行政区项目数量分布现状,项目类别、申报途径等申报现状,进行了梳理;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现状从PC端网站及移动端的项目类型、功能、展现方式、互动以及更新频率等方面,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对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进行了设计和创建;最后,以“群体智慧”“资源共享”“可持续发展”等理念为出发点,对数据库的后期管理从管理模式以及知识产权保护两方面进行了构思,旨在为我国体育非遗的活态传承与展示提供一个健康持久的线上平台。 相似文献
6.
孙超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39(8)
随着世界文化交融步伐的频繁加快,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考验.在文化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对于具有民族特色的川西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实地访谈等方法对川西地区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进行整理分析.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野下,了解其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并通过实地调研和深入的分析,为川西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出新的探索方向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以甘肃省天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教学实验法、实地考察及问卷调查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天水旋鼓舞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通过教学实验验证了天水旋鼓舞在愉悦学生身心、提高学生体育兴趣、协调性、灵敏性方面均呈现显著性效果,有广泛的受试群体,适合于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具备推广的条件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于奎龙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3,(4):26-29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调查研究等方法,归纳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濒危状况,对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陕西省高校开设状况、开设优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建立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的传承体系:建设宣传体系、构建传承人体系、改革课程建设体系及开发体系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正在积极推行的主题教学法为参照点,尝试在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建筑装饰设计"教学过程中重新设计课程内容,并对老师和学生提出新的要求。该教学法以一个确定的中心主题为核心展开,它培养的是学生设计思维方法,重视的是整个设计过程。其过程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导向性,有利于开发设计思维,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逻辑能力。 相似文献
10.
保山市的旅游村镇建设大多处于有意向、未开发的初期,旅游村镇以少数民族村镇为突破口,是一个有一定基础、操作性强,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较好选择。从功能意义、现有基础、开发原则等方面来进行阐述,并且以施甸县布朗族村寨与姚关镇移植民俗景观建设为例,对少数民族旅游村镇建设作出思考。 相似文献
11.
辛双双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0,(2):57-61
寻求申遗的文化保护,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推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自身发展。基于此,掀起了一股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申遗热潮,针对这种趋势,需要我们更加冷静的思考。研究认为:民族传统体育不应把"申遗"作为其发展的主要动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申遗"应克服认知偏差,应力戒功利思维,应避免消极保护,应立足造血功能,应坚守体育本体,同时应具有时代意识。这些思考建议民族传统体育应该凸显其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主体价值,深度挖掘其蕴含的文化精神,开发其蕴含的产业价值,发挥其作为健身、养生、休闲娱乐的主体功能。 相似文献
12.
闫艺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7,33(1)
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对新疆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概况、内涵与特征、保护与传承的困境、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根据对新疆自治区被列为国家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分析,新疆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是原生活态性、民族地域性、民俗依附性、群体认同性.新疆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面临的困境是:社会变迁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限性;缺少长远的定位与规划;传承主体的缺位;缺少评估与反馈机制.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路径:加强对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及传承环境的保护;加强对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远规划与管理;对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形成法律化和制度化;加强对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主体人的保护与关注;加强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普及,将其纳入教育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近几年来有关传统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传统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价值、原则、保护现状、相关法律法规、传承与传播、开发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的威胁、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阐述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和政府在建立完善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相配套的法律制度方面的主要职责,以及关于合理开发利用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保护传承人等若干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发生于安徽省东至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至花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尤其是特色灯种,是集工艺美术、戏剧、舞蹈、民歌、武术表演于一体的一种民间艺术表现形式。东至花灯不仅是当地民众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由于其丰富的历史、宗教、民俗文化内涵,而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6.
舟山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价值较高,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发展的背景下,这些珍贵的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挑战。大量实践证明,发展旅游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途径。文章在借鉴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博物馆、生态街区、主题公园、实景演绎和旅游节庆等五种保护性旅游开发模式,并明确了其保护性旅游开发实施的途径。本研究为深入挖掘与合理开发利用舟山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国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邦铺 《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在现行法律制度中没有得到保护,于是出现了大量的"文化海盗"现象。拟对"文化海盗"现象进行法理分析,并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完善提出一些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18.
温和琼 《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10(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学生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缺乏课程专家指导.因此,应从机制和体制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与传承工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