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西部大开发以来,毕节试验区的小康社会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总体小康基本实现,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站在新的起点上,分析毕节试验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对于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机遇,加快毕节试验区的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西部的小康至关重要。加强道德建设对于推进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言,显得尤为迫切。既体现了西部小康社会建设的题中要义,又为其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3.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西部的小康至关重要。加强道德建设对于推进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言,显得尤为迫切。既体现了西部小康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又为其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西部的小康至关重要。加强道德建设对于推进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言,显得尤为迫切。既体现了西部小康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又为其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5.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丰富了邓小平的发展理论,并最终在十六大报告中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党中央不失时机地在世纪之交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的就是要促进不同区域的协调发展,这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是一致的。西部大开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期准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民族地区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于西部农民而言,这是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但这绝不意味着西部农民不能实现全面小康,而关键的是选择正确的道路。本文从全面小康的内涵谈起,论述了西部农民的差距,西部农民有能力实现全面小康,以及西部农民的全面小康之路。  相似文献   

7.
到2007年在我国西部地区实现“两基”,这是国务院着眼于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施西部大开发,着眼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确立的一项重大战略目标。而对我们甘肃这样一个西部地区而言,要实现全省的全面小康,更是离不开农村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而我国13亿人口绝大多数在农村,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同样,没有贫困农民的小康,也就没有全体农民的共同小康。因此,增加贫困农民的收入,是当前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跨入新世纪后全国各族人民的备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可以从时间、空间和质量三个层面上来界定。其建设重点应该体现在农村、农民工作中,体理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体现在扶贫开发、城镇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为此,须明确今后主要工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西部地区的发展与振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西部地区党组织领导作用的发挥。因此,必须加强西部地区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这不仅关系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效实施,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而且关系到全国各民族的团结和共同繁荣,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与国家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对西部农村文化现代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西部农村的化建设相对滞后。研究当代中国西部农村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西部农村政治、经济、化协调发展的思路,是顺利进行西部大开发的需要,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西部大开发不仅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化意义。通过化复兴来促进西部经济振兴和通过经济开发来促进化发展,是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片面强调经济振兴而忽视化复兴,必将会导致西部开发的畸形发展。只有在经济开发的同时重视化建设,才能促进西部地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西部小康建设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以往对西部地区发展研究侧重于自然环境和经济方面,从社会环境等非经济因素方面分析制约西部小康建设的原因比较少,增加农民人均收入和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是促进西部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三农”问题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农”问题是我国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重大任务,没有农村、农业、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农业的现代意义表明,农业实行以工业化为本质的产业化经营,是全面建设社小康社会的主要基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严重状况表明,农村走城市化、城镇化道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事实表明,农民收入的增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使中国农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能够与中国城市居民一起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中国主人翁的必然举措。  相似文献   

15.
王秀梅 《考试》2010,(9):62-62
一、“西部大开发”主题原材料:今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指出西部大开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键在党。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此专门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对下阶段西部大开发总体战略做出三大定位:西部大开发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中具有优先位置,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要求西部省区市因地制宜探索发展新政。  相似文献   

16.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部署,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样一个宏伟的战略构想,必须要正确认识和全面理解小康社会这个重要的概念。本从小康的由来,邓小平提出的小康新概念,准确地把握我国当前的小康社会水平和江泽民对小康概念的创新发展等方面对此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成为全国人民的根本任务,作为地处西部地区的贵州而言,小康程度如何?与全国小康水平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怎样加快贵州小康建设的步伐?章文对此作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熊伟 《农村教育》2007,(7):38-39
党中央提出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基础和前提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这也是农村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更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因此,农民的收入增长问题,不仅会影响农业的自我发展和农村的稳定,而且将影响扩大内需和农村市场的启动,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区域经济理论,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它具有极其丰富的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研究邓小平的区域经济理论,对加快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努力实现西部大开发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战略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