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邮市怎样了?这是每一位集邮者都想知道的消息。笔者感到,集邮者始终关心邮市, 当前这个市场毕竟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了26年,从自发形成的市场,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被承认为正规合法交易市场,邮市的壮大与发展让集邮者和投资者瞩目。  相似文献   

2.
邮市见闻(51)     
每年一度的“歇夏期”又一次光临邮市,稀疏的出摊者与偶而光顾的集邮者让人感到今年夏季邮市的“低温”。经过1年多的大浪淘沙后,纷纷开张的邮市已所剩无几。在上海,也只“卢工”和“云洲”有些规模。少数多次经历邮市暴热骤冷的邮商仍驻守“岗位”,成为邮市中的“铁杆”,从某种意义讲他们是维系邮  相似文献   

3.
宝木 《上海集邮》2006,(1):36-37
邮市怎样了?这是每一位集邮都想知道的消息。笔感到,集邮始终关心邮市,当前这个市场毕竟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了26年,从自发形成的市场,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被承认为正规合法交易市场,邮市的壮大与发展让集邮和投资瞩目。  相似文献   

4.
2006年上半年的邮市表现,让集藏者和投资者惊喜万分,因为正当许多人对邮市的走强不抱希望,尤其是长期低迷的状态,令参与其间的投资者输得欲哭无泪之际,甫入2006年的邮市却出现了峰回路转的复苏走势。而且在刚刚过去的半年时间里,无论是炒得热气腾腾的新邮,还是令人提心吊胆的JT邮票,以及存在着销毁利好刺激的编年邮票,均无一例外地显露出回暖的表现。由此,邮市在经历了长达9年的低迷调整之  相似文献   

5.
1997年春至今,邮市一直处在低迷状态,造成目前这种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还是出在邮政部门身上。怎样激活邮市?邮人们众说纷纭,各抒已见,提出不少好的方法和建议。那么邮政部门该采取何种措施来使邮市摆脱困境呢?如何才能重振邮政信誉,让邮人们重新恢复信心,使邮市兴旺发达,使中国的集邮事业稳健发展下去呢?笔者提出如下愚见,仅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6.
邮市与股市比,股市是邮市的小弟弟。邮市在1983年就初具规模,股市的诞生比邮市晚7年。但在投资操作上, 邮市老大哥却是向股市小弟弟学习的。到后来,邮市几乎完全承袭了股市的一套——炒。  相似文献   

7.
自2001年9月起,全国不少媒体都在关注一件发生在北京月坛邮市的事情——就是宜美嘉月坛邮币卡市场要搬家。尤其是北京的几家地方报纸更是连篇累牍的、几乎是每天都报道此事,使得全国邮商和集邮爱好者也都关注此事。那些关心邮市发展的人更是对此事忧心忡忡,担心脆弱的邮市会因为搬家而引发再次的下跌行情。当时媒体的文章各种观点都有,使广大读者不能真实的了解此事。为了让关心邮市的人对邮市搬家的经过有个真实的了解,我把就我所知道的情况写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最近有媒体发表文章要“救救邮市”。邮市里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谁有力量、有办法去救邮市。救活的邮市是什么样?我们不是常常说要与国际接轨吗?据了解,类似月坛邮币卡市场这样的邮市国外是不存在的。我们与谁去接轨?这几年邮市为什么能够生存下来?到底有多少集邮者去邮市买邮票?邮市向何处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12月21日,本刊在迁址后重新开张的大钟寺宜美嘉月坛邮币卡市场召开了座谈会。与会的邮商、邮市管理者和集邮者畅谈了他们对目前邮市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2001年春季,京沪等几个大城市邮市曾火爆一时,有的记即以“井喷”这种耸人听闻的字样加以报道,似乎“邮市的春天”(像1997年那样)又来临了,邮商们赚大钱、做暴发户的机会又到了。殊不知,不过月余,迅即泡沫散去、尘埃落定,“井喷”短命结束,于是就有人唉叹“邮市顽疾”难治,纷纷开出新药方。其实,“井喷”的短命是意料中事,决非偶然,根本病症在于邮市操作不符合客观规律,一直在误区中挣扎,不是让邮市服务于集邮活动的需要,而是竭力张扬“邮市左右集邮”的片面个性,其结果必然如此,我以为,其中最主要的误区如下:  相似文献   

10.
邮市见闻(52)     
今年“歇夏期”的特征被表现得淋漓尽致。邮市出摊率仅二三成,但还比入市者多得多。当7月初各邮市收缴第3季度或下半年摊位费时,一些做生意不够付摊位费的邮商只好撤退,从而使本已空空荡荡的邮市显得更加冷清。此情此景不由让人又一次回想起4年前邮市的“惨”状,当时大起大落的情形与目前竟是如此的  相似文献   

11.
宝木 《收藏》2007,(6):150-151
猪年春节刚过,邮市突然出现了下滑走势,让不少投资者吃惊不小。难道春节前还如火如荼的年票行情就此结束了?不过细心的投资者还是发现了邮市呈强的蛛丝马迹,那就是春节后的邮市调整主要针对近期新邮,这些品种因春节前涨幅较大,而顺理成章地陷入了调整状态,且这种表现在近3年中无出其右。  相似文献   

12.
"大雪"过后,上海进入了所谓的气象意义的冬天,邮票市场也开始进入被人称为的"冰冻期"。每年的年底都是传统的邮市旺季,次年的新邮预订、年册的出台和即将发行的生肖新邮等等,都能让邮市"火"一把,然而今年似乎一反常态,火热了一年多的邮市正在趋冷。上海卢工邮市近期客流明显减少,邮商们的出摊率较前也有所下降,新修的AB区和新大楼相比,更见冷清,大门、二门内的大道中还有一、二只摊位在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邮市渐热,与忽涨忽跌的股市(?)成反差,加上储蓄利率的下跌,邮市对人产生了新的吸引力,有人认为,投资邮市是时候了,由此,使正常的邮市,掺进了水分。如果用股市的运作方式应用于邮市,非但不妥,且有风险。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14.
长春巡邮     
张宇 《集邮博览》2011,(2):90-91
每次外地的邮友来长春,见面问的第一件事就是“长春的邮市在哪儿,怎么走啊?”同样爱好集邮的我,如果去外地一定也会这样问。邮人逛邮市可以说是最惬意的享受了。现在全国各地的邮市很多都与古玩市场在一起。长春的邮市也不例外,邮市在市区内分布得比较零散,对外地来长春寻邮的集邮者来说,要想逛遍长春邮市并非易事。今天,笔者就当回向导,带您一道将长春的邮市“连连看”。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1月19日上午,邮市发展研讨会在绵阳市举行。与会者就中国邮市的发展现状及今后发展的方向等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与会者一致认为,当前邮市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邮市与邮商  相似文献   

16.
齐敬岩 《中国集邮》2001,(11):32-33
说起今年的邮票和型张,被邮商和邮人重彩包装,着墨最多的要数2001—7《聊斋志异》小型张及邮票。从年初公布邮票图稿,就在邮市引起不小的波澜,受到邮人的期盼和追捧。面值8元的《聊斋志异》小型张,期货价格由12元、18元,一路冲高到24元。等到4月21日正式发行,果然不负众望,一路以每枚45元高开,随后借助市场人气,领涨到每枚52元,形成了复苏邮市中一道不可多得的景观,让人感觉到好像新一轮邮市热已经来临。随着人们预期的“红五月”邮市行情没有出现,邮市一路向淡,  相似文献   

17.
元宵一过,大地回春,人们沐浴着春天明媚的阳 光。从2005年初的邮市表现看,整个市场似乎在重演 去年的邮市行情节奏,如春节前大量新邮纷纷破位下 跌,让邮商体验到市场寒潮的威力,而发行不久的"鸡 年"全张票和小版张,依然引颈高歌地在邮市上伫立。 此景此情,令人不得不想起了去年"猴年"全张票、小版 张和赠送小版张独领风骚的场景,而2004年小版张的  相似文献   

18.
12月18日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日,30年来邮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星罗棋布遍满华夏,让邮人完全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虽然前进道路荆棘丛生,变化莫测,但前途光明是邮人永久的理念,邮人乐此不疲,在邮市这个天地中尽情享受地收藏爱好所带来的快乐。  相似文献   

19.
“市场永远正确”这是西方经济学界的一句名言,笔者在邮市里偶尔也会听到这么一句话。最近几年在集邮者与邮商中,对邮市的报怨超过了对邮市的认同。有人说.邮市连续7年低迷,连一些优秀的老纪  相似文献   

20.
邮市与入世     
邮票市场——想说爱你不容易我国的邮票市场经历了三次大起大落,每一次起落都让集邮者悲喜交加:邮市经历高潮时,喜的是手中持有的邮票“涨”了;悲的是一项“怡情、益智、增知、储值”的文化活动带上了一些铜臭味。谁不知邮票这种特殊的商品“只涨不跌”,红了眼的投资者看到钱就忘了一切。虽说此事非偷非盗,但那种对集邮一无所知,又才大气粗的投资者为了挣钱进入邮市,邮市炒做的灾难就开始出现了。邮票跌破面值暂且不说,打折风暴就让无数集邮者寒心。2.80元的邮票竟然只售0.84元。集邮者辛辛苦苦在邮局预订的新邮票,年底便跌得面目全非。虽然热爱集邮的人是不太在乎钱,可谁又能真的熟视无睹呢?这么惨烈的局面实在让人捶胸顿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