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先秦道家思想虽以“贵己”、“为我”为标帜,提出了以个体为本位的思想主张,闪耀着为我主义的思想光辉,但与近代西方讲人本主义和个人主义仍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以中西文化为背景,把道家为我主义同西方个人主义进行比较,有助于对道家为我主义思想进行现代改造,真正的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
个人主义作为典型的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和社会哲学,认为个人价值至高无上。美国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典型代表,个人主义是美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的个人主义源自基督精神的理性原则及对个人自主的追求.在美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它成了美国思想的起点和归宿,构成美国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3.
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发源于西方的个人主义被西进运动打上了美国的烙印,并在20世纪的不同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个人主义的独立奋斗、开拓进取精神成为美国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而个人主义的极端发展却给美国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辨证认识美国的个人主义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4.
“善”是西方伦理思想中最基本的概念。探讨古希腊、中世纪、近代、现代等不同时期的西方至善的思想,可以看出西方“善”观念的两个特点:(1)它是个人主义的,或至少是以个人幸福和利益为根据的;(2)它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要通过间接的甚至往往是不善的和不幸福的手段来达到,手段和目的是分裂的。  相似文献   

5.
历经五个多世纪的宗教改革对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定性的文献分析法,从宗教改革与个人主义价值观演变的关系出发,归纳资本主义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宗教改革时期的重要思想,并探讨各个时期的宗教改革思想对个人主义价值观形成与演变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宗教改革是资本主义社会个人主义价值观发展的根源之一,它为个人主义价值观的产生和成熟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为其成为西方近代文化的核心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6.
美国个人主义对教学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小健 《教学与管理》2007,(12):159-160
一、美国的个人主义文化 1.个人主义的内涵 美国学者萨姆瓦指出:“广义地讲,个人主义的概念是描写这样一种学说,认为个人利益是,或者应该是至高无上的;一切价值、权利和义务来源于个人。它强调个人的能动性、独立、行动和利益。  相似文献   

7.
美国个人主义析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美国高势能文化的特点、个人主义在美国的地位以及西方个人主义对我国的影响等方面论证了研究美国个人主义的意义,从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分析了美国个人主义的涵义及其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应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的新的论证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只要一提到“个人主义”,我们中国人就会自然而然地把它和“唯我主义”、“自私自利”等词联系起来。然而它却是西方化中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本通过分析它的起源,以及它在西方社会,尤其是在美国社会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试图以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个人主义”,以扫除跨化交际中的一些障碍。  相似文献   

9.
从“群体本位”与“个人本位”看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差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传统文化以社会群体作为价值主体,形成了一种社会本位的价值系统。而个人主义作为西方价值观念的思想基础,体出了西方价值观念的根本性质,近代以来随着中西交流的增加,两种不同的阶段观念体系在相互比较,借鉴,交流中逐渐出现了融合的趋势。笔者试从文化传统的角度来探寻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在中西方发展的历程,并比较,分析两者的优缺点及在当代的融合趋势。  相似文献   

10.
王敏 《陕西教育》2009,(4):118-118
模因论为文化研究提供了一种相对简单且易于操作的分析工具.美国文化是西方非常独特的一种民族文化,它特有的历史文化发展造就了美国人特有的个人主义情结.本文以模因论为基础分析美国文化的核心个人主义这一独特模因的发展及其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模因论对跨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核心部分,它所提倡的以个人为中心、独立、自由、平等、成功等观念深深植根于其民族的语言——美国英语之中,体现在词汇、词句、谚语、委婉语、文学作品等诸方面。当然,对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要全面正确地看待。  相似文献   

12.
探讨当代大学生文化取向的现状及其与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的关系。采用文化取向量表和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对重庆市26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取向以水平集体主义倾向为主,在垂直个人主义和水平个人主义倾向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水平集体主义倾向与积极情感呈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呈负相关,并对积极情感呈正向的预测作用,对消极情感呈负向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原鲁迅":在传承与超越中的跨文化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藤虎丸认为,形成一种"真正的个人主义",即"个"的思想的"原鲁迅"构成了后来鲁迅思想与文学的原型,但是这一"原鲁迅"并不仅仅是鲁迅留学日本与西方近代相遇而形成的。鲁迅与西方近代的相遇早在1898年赴南京求学时便已经开始,并且始终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中展开的,我们民族文化传统中涌流着的争取人的解放、反抗专制和精神奴役的思想暗流构成了鲁迅"个"的思想的中国"固有文化血脉"。因而是一种复杂的中西跨文化的对话过程。  相似文献   

14.
尼采不仅是现代西方哲学开创者,而且也是现代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开创者。他的个人主义的自然基础是生命本能,强力意志;人的本质是人的自我超越性;个人主义的核心是人的个性即成为你自己;他的理想人格是超人。  相似文献   

15.
以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和拉思斯等人的价值澄清理论为代表的现代知性德育 ,其形成既有现代社会所追求的科学、理性、技术、个人主义等现代文化的原因 ,也有西方所固有的文化传统方面的原因。本文旨在分析西方知性德育的两个最基本的文化传统 :古希腊理性主义文化传统和基督教文化传统。认为理性与信仰的失衡 ,即古希腊理性主义文化传统借助现代科技得以泛滥和基督教文化传统在科技的挤压下的式微所导致的西方文化传统的失衡 ,是其知性德育得以形成的最重要的文化传统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西方社会实行个人本位主义,中国传统社会则奉行家族本位主义,这是中西社会在立国基础上的重大差别。辛亥革命之后开始的新文化运动,运用西方以个人本位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对中国传统的家族本位观念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但是,中国现代的个人主义仍然是脆弱的,具有鲜明的群体性。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早期个人主义伦理思想实质上是一种精神的个人主义,这种思想具有鲜明的独创性。它表现为客观上利他和主观上利已的统一,其核心命题是自我实现。毛泽东早期伦理思想。与五四时期反封建奴役、提倡个性解放的时代潮流是一脉相承的。精神个人主义是毛泽东伦理思想的开端。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化以人伦本位为主线,西方文化则以个人本位为主线。汉英谚语在文化内涵上的差异表现为:在人文精神上,中国体现出对个人、集体、国家的积极关注,而西方更侧重于个人的“自我”的发展;在道德观念上,近现代西方受理性思维与利己主义思想的影响,与中国的孝道、交友之道、义利观呈现出差异;在文化心理上,中国表现为内倾,西方表现为外倾,中国注重平衡和谐,西方强调对力的崇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