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教育的一个误区就是父母不了解孩子的特点和需要,常常将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强加给孩子。父母根据自己的“美好想法”安排孩子的活动,结果使孩子与家长产生对立情绪,也使孩子失去了自我发展的机会,造成孩子角色认知的偏差。由于历史的原因,一对没有上过大学的夫妻,把生活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子的身上。儿子有个性,也很聪明,但是他不用心读书。母亲对“不务正业”的孩子失望之极,痛苦之极。在母亲的眼里儿子“不可救药”,而儿子却与母亲有着截然不同的想法。在这个“冷战”的家庭中,母子俩和我的谈话颇令人深思。母亲说:“儿子正…  相似文献   

2.
一个生在富人家的儿子,父母不可能会让他像穷人家的孩子一样,过着半饥半饱的日子;而一个生在穷人家的女儿,父母也一样不可能让她像富人家的孩子那样,过着披金戴银和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般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陈雄 《师道》2002,(10):54
记得有位教育家说过:“父母既是孩子的老师,也是孩子的学生,还是孩子的朋友。”心理学家也言:“常与父亲在一起玩耍学习生活的小孩较为聪明能干。”于是,在空闲时常常与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一起玩耍。在玩中,开发儿子的智力,增长儿子的知识和才干。如常与儿子下棋、做游戏、养鱼养鸟、种花养草等。自儿子背着书包上学后,便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兴趣入手,晚上或周末常与儿子在规定时间一起看书。在学习上,儿子若遇到难题都喜欢与我一起讨论,共同寻找解决难题的方法。儿子上三年级开始学写作文那年,更喜欢与我一起读书看报和习作…  相似文献   

4.
一、家庭教育模糊的性别导向是造成孩子性别意识失衡的首要原因 父母是孩子性别教育的启蒙老师,如果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性别角色不规范,就会影响孩子性别取向的确立,从而扰乱他们的性别认同。家中阴盛阳衰、父母长期分居、亲子关系不良、父母关系不和等都很容易导致男孩儿女性化、女孩儿男性化。  相似文献   

5.
还他们一片蓝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孩童的生活经历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题记生活在边缘留守孩子:生活在家庭边缘。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外出务工的大潮造就了1000万留守孩子,成为当下中国基础教育的盲点。他们小小年纪得不到父母关爱,家庭教育处于空白,长期失去直接监护人,使留守孩子成为最容易受到侵害的一个群体。同时,监护权的缺失,对留守孩子正常的学习、成长等造成了重大影响,致使一些孩子养成不良习气,甚至造成令人难以置信的恶性事件。父母具有教育孩子的血缘优势,但相当一部分在外打工的父母,把孩子的监护教育全部托付给孩子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  相似文献   

6.
生活中父母与孩子沟通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各方面的成长,尤其是个性、品格的形成与发展。但是,有很多父母却不能很好地与孩子交流,让孩子与自己产生厚厚的隔阂。这样不但不利于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而且对孩子的成长也是很不利的。为此,笔者就与孩子沟通的问题搜集了一些案例并试着进行了一些分析,希望笔者的观点和建议能给为人父母者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孩子的心灵世界,为何越来越看不懂?案例1:张女士近来为儿子的事情感到非常苦恼:她的儿子在学校里上课总搞小动作,捉弄同桌的女生,下课和同学打架,顶撞老师;回到家里跟家长较劲,要…  相似文献   

7.
让孩子了解和参与家庭经济生活,适度将家庭的经济收支情况向孩子公开,是家长明智的决策。家庭购买开支较大的物品时,征求孩子的意见,让孩子参与家庭消费决策,并懂得个人的物质要求必须与家庭经济条件相适应,不应向父母提出过高的消费要求。有一对双职工父母,正在贷款买房,单位效益又不怎么好,他们把面临的困难告诉刚读中学的儿子,并和儿子一起商量如何合理开支家庭一个月的各项费用。之后,儿子不再像以往那样要求父母买这买  相似文献   

8.
前几天拜访一位朋友,发现他正在与儿子抢吃一块巧克力,朋友先是跟儿子讲道理,让儿子分一半给他,儿子不干,朋友生气,儿子最后乖乖地分了一半给他。我感到奇怪,朋友是不喜欢吃巧克力的人,怎么今天破例了,朋友解释说:“我不爱吃巧克力,但我想让孩子从小学会回报。”“让孩子从小学会回报,”这句话说得真好!的确,回报意识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相当的重要性。第一,它可以使孩子由回报父母变成回报他人和社会,从而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人如果对父母都吝于付出,我们是无法指望他向他人和社会奉献爱心的。相反,一个从小懂得回报父母…  相似文献   

9.
"我爱我的家,儿子、女儿、我亲爱的她……"每当听到这首歌时,我总是被歌曲中一家人温暖、甜蜜的感觉感动、包围着,很久很久。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每一个人从出生开始的幸福港湾。可现今就有许多的孩子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被父母关爱的甜蜜。我们班上很多孩子的父母都在外地工作,我时常与家长沟通怎样使孩子感到他们的爱。小宇的爸爸是海员,长期出海,一年半载都难碰面,可孩子对爸爸一点也不陌生,爸爸每到一个地方,就打电话给儿子,讲述儿子感兴趣的事,让他知道爸爸的行程。想爸爸的时候,小宇也可  相似文献   

10.
父与子     
1993年,台湾第一届广告语评选中,有句颇令人思量的话,“孩子,我要你将来比我强。”在中国,父母对于孩子,一向是望子成龙,望妞成凤。按理,父母与孩子在一起生活,就有知子莫如父的说法。偏偏多有例外。在美国,一位担任汽车公司高级主管的人,对儿子沉湎于表演艺术极不赞成,他对儿子的忠告是:“也许你应该学一门手艺,比如焊工。”许多年后,当儿子功成名就,以大师的身份,站在诺贝尔领奖台上,说出父亲当年的这句话的,台下只是哄堂大笑。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的“影子生活”中,我住在Temple City High School(天普高中)一名学生家中。孩子的父母都是越南华裔,很早就来到美国生活,至今已有30年。夫妇俩在美国算得上是中产阶级,有三个孩子,大儿子现在大二,二女儿12年级(国内的高三),小儿子10年级(国内的高一)。  相似文献   

12.
我们班有许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有很多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是和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由于远离父母,孩子的心理和生理成长都面临很多问题。祖父母、外祖父母和亲友毕竟代替不了父母。他们平日里也就是负责孩子的吃喝拉撒,对于孩子的学习要么是不管不问,要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于孩子的生活,不是过于溺爱,就是放任自流。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个性比较封闭,性格古怪。由于常年与父母相隔,许多孩子在感情上与父母产生了真空。而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过早地缺失父母亲情,会给其带来心灵上的伤害;寄人篱下的生活体验,又会使一部分儿童心理出现偏差,甚至造成心理疾病。  相似文献   

13.
翁琳 《学前教育》2023,(24):16-17
<正>作为一个研究儿童文学的大学老师,我深知启发和保护儿童创作力的意义重大。作为一个孩子的妈妈,在生活的点滴中,我会有意识地引导、启发孩子进行创作,帮助孩子保持创作的欲望与兴趣,在不自觉中爱上创作。1孩子是天生的“创作家”,父母是最好的“伯乐”创作并非要一本正经地在书桌前,创作源于生活,它是可以随时随地发生的。我儿子星星3岁那年,刚放假,  相似文献   

14.
对于今天的父母来说,如果我们说"父母与孩子是平等的,父母应当尊重孩子",可能很多父母都会认同。但是尊重孩子不能只挂在嘴上,要体现在行动中。对于一些知识的了解,对于一些观念的认同,人们往往是先从"知"开始的,但是从知到行,总是有一段距离的。要想真正做到尊重孩子,父母必须做到让尊重由心而生。孩子的自尊心是非常强的,父母稍有疏忽,可能就会让孩子感觉受到了伤害。《那天,儿子要求解除约定》一文中的母亲与儿子,就是因为母亲对孩子不尊重的言语与态度,引发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 你好! 第一次翻开你们编辑的《家长》杂志我就爱不释手。对我们父母来说,这的确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刊物。把儿子培养成一个正常、健康的孩子,一直是我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在孩子成长的四年中,我一直在寻找教育儿子的最佳方法。早期教育、开发智力……花费了我不少的精力和财力,儿子却  相似文献   

16.
田惠平 《早期教育》2001,(12):37-37
我每天骑车带儿子一起上幼儿园。说真的,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壮壮实实的,可是现在生活条件好,营养水平高,却有许多孩子的体质比较差,原因之一就是缺乏锻炼。由于我家离单位较远,上早班时,我早晨6点50分就出发,才能保证不迟到,这样早晨的时间总是很紧张,我想带着儿子一起锻炼的愿望一直未能实现。  相似文献   

17.
前夫有权剥夺我对子女的监护权吗编辑同志:因夫妻感情破裂,1995年1月,我与前夫协议离婚,所生5岁男孩随前夫共同生活。离婚之后,我经常去前夫处探望儿子。一开始,前夫及其父母态度尚可。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及母子感情的加深,前夫及其家人开始阻挠我探望孩子...  相似文献   

18.
颗粒归仓     
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都爱自己的孩子,但表达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我是一个生于六十年代的人,赶上了我们民族特定的人口剧增时期.兄弟姐妹成行,每个孩子只能平均地分享到来自父母的一隅关爱。为人父母以后,大都只有独生子女。因此,没有哪一代父母能像今天的独生子女父母那样重视子女教育,对自己惟一的孩子投入了如此多的情感,也寄托了如此深厚的希望。时代的进步,使我的儿子从小享受到我儿时不敢企及的优越的生活,与我童年的朴素形成强烈的对比。这一切常常促使我思考,怎样教育今天的儿子?  相似文献   

19.
你只要留心观察一下,就能发现有些孩子不善于跟别的孩子接触,显得很孤独。由于没有同龄伙伴玩,生活当然谈不上快活。在我看来,其根源往往是在父母身上。你看,这位母亲就是这样严格限制自己儿子的活动范围的。她对儿子说:“你不要跟  相似文献   

20.
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它会给孩子人格的形成打下难以磨灭的烙印。那么,家长应如何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呢一、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和谐的家庭氛围,首先表现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上,家庭成员之间要和睦相处,相互体谅,互相尊重;其次表现在家长与子女的关系上,孩子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生活,精神上没有压力。此外,父母与子女之间要经常进行思想沟通,如经常与孩子谈论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情况,父母应找机会带孩子到他们工作的地方去,让他们知道父母的工作情况,体会父母工作的辛苦,从而让他们了解刻苦是生活中应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