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死亡赔偿金制度是侵权行为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现行死亡赔偿金法律制度由于规定过于简陋和粗疏,导致实际生活中受害者无法寻求正常的法律救济,严重损害了法的尊严和法的价值。以上种种要求在制定我国《侵权行为法》和编纂《民法典》时,要对死亡赔偿金问题进行全面研究,运用国家基本法形式,对其作出全面、完整、科学、统一的规定。  相似文献   

2.
死亡赔偿金是对被害人的继承人的财产损失的赔偿。死亡赔偿金的性质应当包括两层含义,即对生命权损害的惩罚性赔偿和对未来收入损失的补偿性赔偿。死亡赔偿金制度的功能应该包括:补偿功能、抚慰功能、预防功能。死亡赔偿的三大原则分别是:价值位阶原则、惩罚性赔偿原则、利益平衡原则。完善的死亡赔偿金制度,包括增设生命权本体损害赔偿的国家死亡抚慰金制度、以合理填补原则确立死亡赔偿金标准。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的死亡赔偿金制度在赔偿数额方面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因此引发了理论界、实务界及社会上关于"同命不同价"的激烈辩论。《侵权责任法》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这一问题,但是否符合法理而非社会压力下妥协的产物还有待商榷。通过讨论死亡赔偿金的性质,从生命双重价值观和人身损害赔偿类型两个角度解读了死亡赔偿金数额差异的合理性,对《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且在指出我国死亡赔偿金制度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4.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中,人们对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能否分割一直存在争论,有人认为这两种赔偿金是可以分割的,也有人认为它们是不可以分割的。能否进行分割取决于二者的性质:残疾赔偿金是对未来的可预见性收入的赔偿,重点强调的是保障性物质赔偿,所以夫妻可共同使用,但不能在离婚时分割;死亡赔偿金是对近亲属的物质性赔偿,不是遗产,因此不能作为遗产分割、清偿债务。  相似文献   

5.
死亡赔偿金的法律属性如何定位决定了死亡赔偿金的分配规则,相较于继承利益丧失说下将死亡赔偿金定性为继承人之可继承利益所遭受损害之赔偿,继承说将之定性为遗产更有其合理性。根据继承法关于法定继承人的规定确定死亡赔偿金请求权人的范围和顺位,并在确立扶养费优先分配原则的前提下,依照遗产分配的规则解决赔偿权利人间死亡赔偿金的分配问题,是当下一个较为可欲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法发[2010]23号通知规定:被扶养人的生活费计入残疾赔偿金或死亡赔偿金.对“计入”一词应该区别残疾与死亡两种情况作不同的理解.受害人残疾时,“计入”一词应理解为“叠加”;受害人死亡时,“计入”一词应理解为“已经包含”.厘清被扶养人生活费与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的关系后,《侵权责任法》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的应然计算基数应作相应调整,被抚养人生活费的析出制度也理应建立.  相似文献   

7.
我国死亡赔偿金制度评述及性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现行的死亡赔偿金制度尚不健全,不利于对受害人合法权益的公平保护,增加了实务操作的困难,须由立法机关进行体系化的构建。根据民法基本原理和社会公平正义等价值理念分析与比较法考察,死亡赔偿金兼有对受害人之财产损害和精神损害赔偿的双重性质。  相似文献   

8.
完善法定赔偿金制度对适应我国当前著作权保护以及经济和科技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有重要意义。针对我国法定赔偿金制度中存在的赔偿数额确定和审判人员自由裁量权问题,有必要明确规定法定赔偿金制度的适用条件,尊重当事人对赔偿金额确定标准的自主选择权,建立以全面赔偿原则为基础的法定赔偿金具体数额的量化规则。  相似文献   

9.
完善法定赔偿金制度对适应我国当前著作权保护以及经济和科技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有重要意义.针对我国法定赔偿金制度中存在的赔偿数额确定和审判人员自由裁量权问题,有必要明确规定法定赔偿金制度的适用条件,尊重当事人对赔偿金额确定标准的自主选择权,建立以全面赔偿原则为基础的法定赔偿金具体数额的量化规则.  相似文献   

10.
笔者有意在辨明死亡赔偿金性质的基础上,在流浪者身份不明的前提下,从理论上探讨死亡赔偿金的赔付问题,希冀能为实务中类似问题的处理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1.
死亡赔偿金是对死者近亲属财产损失的赔偿。根据侵权责任法填补损失的救济功能,死亡赔偿金原则上不应适用统一赔偿标准,而应当采取以死者年龄和职业平均收入决定的差异化的赔偿标准,取消户籍因素对赔偿标准的影响,以体现侵权责任法矫正正义的法哲学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间接体现了这一原则,未来司法解释应当做出相应完善。  相似文献   

12.
实践中,人身损害赔偿是十分常见的案例。如受害人因致害人的侵权行为遭遇死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致害人应当向受害人的近亲属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死亡赔偿金)以及其他合理费用。其中,死亡赔偿金对于弥补受害人近亲属的财产损失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生命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公民的生命权因侵害行为被剥夺后,其近亲属应该受到赔偿。我国目前的对于死亡赔偿金性质各种法律规定不一致,对于赔偿标准也不统一,城乡之间、不同的地区之间赔偿金的差额很大,人为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现象。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据《新京报》报道,全国人大代表俞学文指出,当前人身损害赔偿标准有“三不统一”,首先是户籍不同赔偿标准不同。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死亡赔偿金可能相差20多万元;其次,行政区划不同赔偿标准不同:再次,不同行业领域适用不同的赔偿标准。各地煤矿企业对死亡矿工的赔偿金普遍确定为20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15.
答读者问     
编辑老师: 我的邻居刘某在煤矿打工,今年4月在井下遭遇了瓦斯事故死亡。矿方给予一次性死亡赔偿金63万元(含预付3万元安葬费)。围绕这笔钱,死者的妻子黄某、子刘某某(2009年5月3日生)、死者的母亲张某(丈夫早亡,已改嫁)、死者的祖父、祖母(还有其他子女)等5人为死亡赔偿金的分配发生了争执。请问老师,“死亡赔偿金”应如何分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我国合同法中有关惩罚性和补偿性两种不同性质的违约金进行了考察,指出《经济合同法》中惩罚性违约金的规定已不适应现实的需要。文中还详细探讨了违约方偿付赔偿金的范围,界定了“实际损失”的界限,并进而确定了偿付赔偿金的界限及其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17.
在侵害人身犯罪案件当中,被害人因犯罪行为致死,被害人亲属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中往往要提起死亡赔偿金的赔付请求。但是近年来,有些地方的法院对此却不予支持,引起被害人亲属的极大不满,由此引发大量上访事件发生。此种做法之所以在有些省份成为惯例,源于以前法律对此内容规定的不明确性和最高法的不予赔付的倾向性指导意见。侵权责任法实施后,死亡赔偿金赔付问题有了明确的法律基础,因此有关法院应尽快转变刑事审判观念,把死亡赔偿金作为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支持的范围。  相似文献   

18.
周秋玲  瑞明 《考试周刊》2007,(21):112-114
惩罚性赔偿金俗称加倍赔偿金或额外赔偿金,是指由侵害人向受害人支付超过其实际损失之外的赔偿费。我国惩罚性赔偿金制度的确立,始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它突破了我国民事赔偿的补偿性原则,加重了对经营者欺诈行为的惩罚力度,在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但在适用中引发出一些重要概念、术语理解的争议,诸如“欺诈行为”、“消费者”、“增加赔偿”等等。“欺诈行为”应是故意而为之,在认定时适用过错(故意)推定原则;界定“消费者”应从行为目的去考察,看购买、使用或接受服务是否为生活消费所需。对这些问题的分析、研讨有助于准确理解和掌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实质,以正确地适用法律。  相似文献   

19.
高波 《大连大学学报》2010,31(1):110-113
我国的劳动关系逐步实现了市场化,劳动合同的订立和解除成了社会生活中频繁发生的现象。劳动合同解除案件中最常见的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支付损害赔偿金的问题。根据现行法律规范,我国劳动合同解除的经济赔偿金既有补偿性赔偿金也有惩罚性赔偿金。劳动合同中的主体在承担赔偿责任时,基于保护劳动者权益的立法宗旨,在补偿性赔偿金和惩罚性赔偿金的适用主体、范围与条件上都有许多不同,从而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劳动合同解除经济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20.
侵权案件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计算是理论界和实务界颇为关注的问题.对精神损害抚慰金计算的不同考量,实质上不仅关系到对侵害人赔偿能力的考察,更是关系到对受害人利益的充分保护与实现.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计算应考虑到精神损害抚慰金与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性质上的不同特点,同时参考受害人的个人因素,并在恰当时机对精神损害抚慰金数额进行一定的立法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