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142名电大教师的心理地位和情绪调节能力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我好你好”这一心理地位对电大教师的情绪调节能力有好的作用;“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好”、“我不好你不好”等三种不健康的心理地位能够负向地预测电大教师的情绪调节能力,即这三种心理地位的水平越高,电大教师的情绪调节能力越低,情绪调节越困难.按影响的范围而言,从大到小依序为:“我不好你好”(对情绪调节的六个维度都有负作用)、“我不好你不好”(对情绪调节的五个维度有负作用)、“我好你不好”(只对情绪调节的一个维度有负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电大教师素质结构的现状分析1.个体素质结构问卷的统计与分析教师的个体素质结构主要包括思想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心理素养和身体素养等基本要素。与常规面授教育中的教师相比,电大教师的个体素质中有许多特殊性。本人通过教师问卷的方式对电大教师个体素质...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法、访谈法和问卷法,探索142名电大教师心理地位的结构。结果发现,电大教师心理地位由四个因素构成:我好你好、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好、我不好你不好;编制的《电大教师心理地位问卷》信效度较好,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以作为评估电大教师心理地位可靠有效的工具。电大教师心理地位的研究可为电大教师队伍建设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我国青少年的情绪调节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心理学关注的主要问题。中国青少年情绪调节能力的测量成为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国内研究者以中国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先后引进和修订了国外的认知情绪调节问卷、情绪调节量表、情绪调节困难量表以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并证明这些量表的中文版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适用于我国青少年情绪调节的测量。此外,研究者还编制了中国青少年四因素日常情绪调节问卷、中国青少年五因素情绪调节策略量表以及中国青少年九因素情绪调节策略量表等本土化的测量工具,同样被证明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对工具进行多指标的校标检验,临床样本的检验以及中国青少年情绪调节常模的建立将成为该领域日后研究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5.
按照现代心理学的观点,我们可以将教师能力分为两大部分:教师知性能力与教师情性能力.对教师知性能力的研究在不断地深入,而对教师情性能力的研究却一直停留在表面层次.随着情绪心理学的发展,情绪因素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日益凸现,教师的情绪调节能力对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日益得到认可.基于此,文章阐述了教师情绪调节能力的含义,并着力论述了德育教师充分感知、理解课堂静态情绪因素的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动态情绪网络的策略及能力.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教师的情绪劳动既有助于其工作的开展,也可能造成其自身情绪耗竭,从而产生职业倦怠.为分析幼儿园教师情绪劳动的基本结构,研究者通过事先访谈和半开放式问卷调查,并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编制了相应问卷.研究者使用问卷对764名幼儿园教师进行了调查,并对问卷作了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幼儿园教师的情绪劳动结构呈多层次、多维度特点,一阶结构由10因子组成,二阶结构由4因子组成.进一步统计检验表明,一阶和二阶因子拟合良好,表明研究者建构的幼儿园教师情绪劳动理论结构较合理,可作为进一步研究幼儿园教师情绪劳动问题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本文围绕新疆电大导学教师导学现状,依据调查问卷统计数据,将调查问卷分为导学教师的基本情况、专业水准、自学能力、教学能力以及科研能力五个方面,通过交叉列联表分析找出导学教师的自学能力、教学能力以及科研能力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新疆电大导学教师的自学能力、教学能力以及科研能力之间与导学教师的教龄、职称、学历、所属专业、所属单位关系密切的结论,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调查研究发现,教师调节幼儿情绪存在如下特点:教师多针对幼儿兴奋、悲伤等情绪进行调节;教师多在幼儿出现情绪反应后进行即时调节,调节时机稍显急躁;教师多采用抑制策略进行调节,调节策略有待丰富;教师对幼儿情绪的调节基本有效.针对情绪调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关注幼儿情绪变化与情绪背后的原因,培养幼儿自我调控情绪的能力,善于运用多种情绪调节策略,给予幼儿积极的鼓励和引导.  相似文献   

9.
王玉  黎琴 《安顺学院学报》2018,(1):59-62,76
论文旨在探究特殊教育教师课堂教学情绪现状及影响因素,以贵州省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并进行数据分析.结论:贵州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课堂教学情绪以积极情绪为主;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课堂情绪与教师自身因素 、 学校管理因素 、 社会支持因素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并提出特殊教育教师的课堂教学情绪的调节策略.  相似文献   

10.
对345名高中学生的情绪调节困难、学校幸福感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量,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考察了情绪调节困难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学校幸福感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情绪调节困难对心理健康有直接的负向预测作用;(2)学校幸福感在情绪调节困难与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在校情感体验的中介作用大于学校满意度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学习氛围量表、学校适应量表、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和意向性自我调节量表,对663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学业情绪在教师自主支持与初中生学校适应之间的中介效应,以及这一中介效应能否被意向性自我调节所调节.结果发现:学生感知的教师自主支持、学业情绪、意向性自我调节、学校适应之间均呈现显著相关关系;消极高唤醒和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在教师自主支持与学校适应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学业情绪的中介作用受到意向性自我调节的调节.为了改善和提高青少年的学校适应水平,学校和教师应积极营造自主支持的教育氛围,注重改善学生的学业情绪,同时着力提升青少年的意向性自我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锡盟地区参加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中学教师进行的职业倦怠问卷及自我调节问卷的分析研究,发现中学教师的情绪透支和情感淡漠已经较为严重,而成就感匮乏则达到非常严重的地步。教师的动机调节方式,特别是外部调节、服从调节及整合调节与教师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有密切关联,服从调节与整  相似文献   

13.
电大教师的智能结构,是由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所构成的多序列、多要素、多层次的动态综合体。本着重从电大教师应具有的智能结构的优化途径论述了电大教师智能结构的合理建构,以满足电大开放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情绪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文章应用自编的《初中生情绪调节能力问卷》、《学生学习自控问卷》对康桥中学、福州十八中、福建师大附中、永定高陂中学四所不同类型中学的初中三个年级的466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初中生的情绪调节能力在年级、性别、是否是独生孩子等方面没有显著的差异,但在城市重点中学和农村普通中学上有显著差异;2)高低情绪调节能力组在学习自控力及各维度上都有显著差异;3)情绪调节能力及各维度与学习自控力及各维度有高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从河南省信阳市四所普通幼儿园学前班和三所普通小学二年级选取部分儿童及其家长和教师作为被试,运用<父母元情绪理念量表>和<儿童情绪调节量表>考察父母元情绪理念对5~7岁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数据分析采用皮尔森积差相关分析以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父母元情绪理念与5~7岁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存在显著相关,且不同类型的父母元情绪理念对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有不同的预测力;性别和年龄差异对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父母评价与教师评价父母元情绪理念对儿童情绪调节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应用<父母元情绪理念量表>与<儿童情绪调节量表>探讨父母元情绪理念对5岁~7岁儿童情绪调节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父母元情绪理念与5岁~7岁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存在显著相关,且不同类型的父母元情绪理念对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有不同的预测力:性别和年龄差异对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父母评价与教师评价父母元情绪理念对儿童情绪调节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教师的情绪劳动既有助于其工作的开展,也可能造成其自身情绪耗竭,从而产生职业倦怠。为分析幼儿园教师情绪劳动的基本结构,研究者通过事先访谈和半开放式问卷调查,并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编制了相应问卷。研究者使用问卷对764名幼儿园教师进行了调查,并对问卷作了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幼儿园教师的情绪劳动结构呈多层次、多维度特点,一阶结构由10因子组成,二阶结构由4因子组成。进一步统计检验表明,一阶和二阶因子拟合良好,表明研究者建构的幼儿园教师情绪劳动理论结构较合理,可作为进一步研究幼儿园教师情绪劳动问题的工具。  相似文献   

18.
幼儿情绪能力是指个体察觉、理解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表达、调节控制,以帮助自己应对挑战、达成目标以及有效参与社交互动的适应性情绪反应.情绪能力对儿童社会适应性发展、学业成就、社会能力发展均有重要的影响.教师作为儿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在儿童情绪能力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目前在教师培养儿童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已经有大量的研究,但是对于教师如何影响儿童情绪能力发展的研究还较少.本文主要从教师对儿童情绪表达的回应、教师影响儿童情绪能力发展的因素以及促进儿童情绪能力发展的策略三个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19.
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是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乐观满足的情绪状态,对生活、工作和未来充满希望.情绪广泛渗透到教师的一切活动中,明显影响着教师的学习、生活和健康.因此,帮助教师掌握情绪调节的技巧,提升教师情绪自我调节的能力,是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积极性措施.……  相似文献   

20.
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与教师对幼儿情绪调节的指导紧密相关。目前,国内关于教师对幼儿情绪调节指导策略的研究较少关注活动过程中幼儿的情绪调节过程,更没有就教师所采用的指导策略进行深入分析。笔者认为,研究教师对幼儿情绪调节的指导策略,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从幼儿的视角来看,需要深入了解幼儿的个体特征与情绪能力发展特点,剖析情绪事件的起因、经过从而探讨教师策略的针对性。另一方面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来看,需要从教师的情绪教育观、教师个人素养等多个维度剖析教师指导策略的影响因素,探讨教师指导策略的有效性与艺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