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不久,听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林黛玉进贾府》中的环境描写”。其中,林黛玉跟着王夫人去拜访二舅贾政时.对于正房的陈设和布置.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了三个“半旧的”:一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一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一是“半旧的弹墨椅袱”.讨论这表现了贾政的什么性格特点。师生讨论的结果是表现了贾政朴素低调的性格。课后,我反复思考体味,觉得这一解读并不准确,其实这恰恰表现了贾府的富贵气象。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新词语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对象。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新词语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对“旧词新义”现象却谈得不多。很多学者在“什么是‘旧词新义’”这一问题上有不同看法。“概念认识深化”“旧词复活”是否属于“旧词新义”?“旧词新义”与“旧瓶装新酒”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它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形式?本文试就以上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3.
生活中到处都有物理现象,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社会,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饮用矿泉水后,随手乱扔矿泉水瓶.不仅污染环境,还可能引发森林火灾.我们可以收集旧矿泉水瓶,变“废”为“宝”.还可以利用矿泉水瓶进行许多物理实验.这样不仅解决了广大农村学校实验器材紧缺的问题,还可以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做实验,感受物理知识就在身边,激发同学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培养同学们的环保意识.下面列举十个利用旧矿泉水瓶的实验.  相似文献   

4.
“旧词新义”是指词语在原有词形和词义的基础上产生新的意义.且这一意义已经比较普遍地在语言中使用。如:当前普遍流行的“下课”“阳光”“抢滩”“垃圾”等词.都由最初的单义发展出一系列的新义.这是当代汉语词义发展演变的规律之一。  相似文献   

5.
周闻宇 《文教资料》2013,(20):73-75
建筑凝聚着经济、技术、文化的进步,是城市固有的历史文化载体。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部分旧建筑沦为了发展的“绊脚石”,目前有很多方面都已经有很强烈的保护意识,“福尔马林式”的保护虽然最大限度地冻结保存了旧建筑.但仅仅将其主要作为观瞻的古董,是十分消极被动的,只有旧建筑充满活力地存在才是积极有效实现旧建筑价值的途径。本文在明确旧建筑中旧有设计与现代化设计结合意义的基础上,对实现旧建筑适应现代化的具体形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苗艳芳 《考试周刊》2011,(73):49-49
古代教育家孔子总结的“温故而知新”这一学习方法适用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同样适用于语文课堂教学。语文知识是系统连贯的.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接受新知识,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如果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无印象.或模糊不清.接受新知识就会发生困难。因而,语文课堂教学要通过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即要利用文与文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温故”之时,激起对“新知”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旧词语是现代汉语词汇中极少使用或不使用的词语,由于社会因素、语用因素、语言本身特点等原因,一部分衰亡的旧词语复活了。“旧词语的复活”是现今一种非常值得注意的语言现象。从不同的角度可把旧词语的复活分为不同的类型。旧词语复活之后,又重新流行起来,不宜再看作是旧的词汇单位,应该摘掉“旧”的帽子。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修旧如旧”与“真实性”的梳理与描述,说明旅游情境中的“修旧如旧”必须注意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包括基于“旅游市场吸引力——坚固性”矩阵的对象选取;不违背文化传承的根本目的;遵循物理状态的存续、艺术品审美及历史性等修复原则。在总结前人旅游“真实性”研究成果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真实性”新见解,认为“真实性”研究在关注客体与主体后,媒介的表述将成为了解旅游“真实性”的关键,旅游营销信息与旅游客体信息及旅游体验信息的匹配关系直接关系到旅游“真实性”体验的满足,并就“修旧如旧”与“真实性”间的关系作出解释——“修旧如旧”只是“真实性”体验得以满足的必要前提而非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9.
一、以旧引新“以旧引新”是常用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符合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活动规律,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运用“以旧引新”的教学方法,首先必须掌握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新旧知识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经常采用的联系方式有下列几类: 1.对比:按照某些本质特征对于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对比,往往能达到“以旧引新”的效果。在教法安排上一般是先复习旧知识,然后对比着学习新知识,并着重弄清它们的区别与联系,特别是“区别”一定要弄清,因为正是这种“区别”,才标志着所学的知识是“新”知识。例如通过复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来学习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以看出定理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
张凌 《考试》2002,(Z1)
所谓“旧题”,是指在课本或练习中已做过的某些习题。在解决新题的过程中通过对“旧题”的回顾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解决新题的方法和路子;在复习阶段通过对“旧题”作进一步的探索可以使所学知识前后联系,纵横沟通,达到运用自如的目的。下面我们通过两道习题说明“旧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旧人和旧壶     
胡喻涵 《新读写》2023,(2):60-61
<正>“叮叮叮……”,我踩着警示音扑进地铁,手中提着带给曾祖母的伴手礼。身边一个个垂下的头和手机中“混入”了些许手捧纸质书的人。随着眼花缭乱的新闻和文章涌现在人们眼前,不少人在众人的声讨声中默默将手机熄屏,这究竟是“旧”应战“新”还是“新”应战“旧”呢?那些发光的小盒子可没有招惹谁,他们不过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12.
旧服装     
吉姆走进了一家店铺,外面有一个招牌写着:“收购和出售旧服装。”他拿着一条旧裤子问店主“:这条你能给我多少钱?”店主看了一眼,大声说:“两美元。”“多少!”吉姆说,“我认为它至少值五美元。”“不,”店主说,“它仅值两美元,再多一个子都不值了。”“你拿准了吗?”吉姆问。“拿得很准。”店主说。“好吧,”吉姆说着从布袋里拿出了两美元,“给你钱,这条裤子挂在店外,上面标价6.5美元,我想太贵了,因此我想弄准确它到底值多少钱。”然后他在目瞪口呆的店主还不知道说什么好的时候,拿着这条裤子离开了店铺。★Jim walked into a shop which …  相似文献   

13.
旧报纸     
他是一个收旧报纸的人。常常看见他,蹬一辆三轮车,车上坐着老婆儿子,穿行在住宅区。中午,找块树阴,在地上摊两张旧报纸,老婆打开准备好的饭包,一家三口,就地用餐。儿子三四岁,淘气得很,老婆边吃边喂。而他总是先吃完了,抹一下嘴,随便拖一张旧报纸看看。看到他感兴趣的,也会大声地念出来:“美国攻打伊拉克啦”,“大学生杀掉宿舍同学啦”……不管是一个月前的、三个月前的、甚至是半年前的事情,他都是当新闻看的。有一天他到一户人家收报纸,那家的小孩子长大了,剩下一堆旧玩具,问他收不收。本来他是不收旧玩具的,但一眼看见其中有辆大红色的童…  相似文献   

14.
课本第 10页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从此 ,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任务。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教学参考书》第 2 2页关于“旧民主主义革命”又是这样解释的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从 1840年鸦片战争到 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 79年 ,即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既然…  相似文献   

15.
有人戏称新课程是“新鞋子”,课改前的课堂是“旧路子”,还有人接着统计说,目前有超过70%的教师属于“穿新鞋子”“乱走路或走老路”,这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拎着新鞋子”,但“穿着旧鞋子走老路”.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目前存在相当一部分教师面对新课程困惑甚至手足无措的客观现象.那么所谓的“新鞋子”与所谓的“旧路子”是否就是“硌脚”的关系?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究竟应该怎么上?新课堂的“新”体现在何处?传统教学方式下的课堂模式是否就没有值得肯定的价值?笔者就不久前听到的一节公开课谈点个人感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从红学诞生起,就与论争结下不解之缘。长达一百多年的“旧红学”时期的学术论争,主要围绕着钗黛的是非之辨、小说的“真”“假”之辨、作者家世生平之辨、《红楼梦》版本之辨而热烈展开。当时的论辩虽有浅陋、幼稚之嫌,但却是红学进程的必经环节。诸多成为后世热点的论题,在那时就已经种下了根苗,甚至还进行过小小的“预演  相似文献   

17.
我们注意到这样的历史现象,旧制度的灭亡不等于旧文化也随之灭亡,更不等于旧文学形式的灭亡。 当封建制度被辛亥革命推翻之后,“南社”的陈去病、高旭、柳亚子、苏曼殊等人继续写作旧体诗词,并继续出版以《南社》为名的不定期刊,到1923年,共出版了二十二集之多。当“五四”新文化革命猛烈地冲击了旧思想之后,革命的先驱者如周恩来、恽代英、刘伯坚、罗学赞、熊亨瀚,以及民主人士廖仲恺、杨杏佛、吉鸿昌、黄炎培、沈钧儒、续范亭、冯玉祥、陶行知等人笔下的旧体诗词,继续成为他们抒情言志的有力工具,萧三编的《革命烈士诗抄》中就收有不少旧体诗  相似文献   

18.
    
旧的事物之所以可爱,往往是因为它有内容,能唤起人的回忆。例如阳历尽管是我们正式采用的历法。在民间则阴历仍不能废,每年要过两个新年,而且只有在旧年才肯“新桃换旧符”。  相似文献   

19.
春节前的一天,我对家里的旧报刊进行清理。我是教师,爱好看报、剪报,一年来,准备废弃的报刊和课本已有数十斤了。第二天下午,忽听一收旧报刊的吆喝。我走出来问:“多少钱一斤?”收者回答:“看东西定价。”他看了看报刊说:“七角如何?”我想他一定没看清楚,就这千疮百孔的旧报刊  相似文献   

20.
现在的孩子都有很多废旧帽子,我们开展了“好玩的帽子”手工制作活动。希望通过活动提高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满足孩子表现、创造的欲望,体验游戏成功的快乐。“变废为宝”利用旧帽子的外形特点,进行百变创意,将旧帽子捆、扎、装饰、制作成各种教玩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