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逝者如斯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巾学生写作有这样一条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实体验。这一点看似简单,却不容易做到,闪此,要想让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学生写作方面的要求有两点是这样表述的:“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通过对这两句话的解读,我明白了《课标》对好作文的要求:生活是写作的最丰富的源泉,学生要能够结合自身体验,写出有真情实感,不拘一格,有新意的文质兼美的文章。  相似文献   

3.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为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方向:要求学生说真话;写作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而目前作文教学(考试)的现状离上述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学生害怕作文,学生作文中灰色作文、虚假作文,病态作文相当普遍,另类作文也竞相登场。有人将矛头指向应试教育,也有人认为是时下流行的新概念作文惹的祸,但我认为这不仅是应试教育的问题,或是某个作文大赛的导向问题,它反映出一种人文价值、人文底蕴流失,表现出一种庸俗化、功利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4.
许兴亮 《山东教育》2005,(35):19-20
写作是一项创新性的活动,个性是写作创新的基石,没有个性.便没有作文的创新可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写作的个性化作为作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和要求.明确指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徐蓉 《中学文科》2005,(11):47-47
叶圣陶先生在《论写作教学》一文中指出:“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同说论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到:“作文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  相似文献   

6.
加强对学生周记写作的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人归纳说现在学生有三怕:一怕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当然这是调侃的说法,但却从很大程度上指出了语文教学上的薄弱环节,作文的问题最为突出。不仅学生怕,老师也怕。现在多数老师已经开始重视作文教学,有的学校已经把作文作为专门的课程,并配有教材。多数老师总结的经验是多读多写多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周记,  相似文献   

7.
刘红 《中学文科》2007,(11):68-68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学生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的要求,我们采用开放式教学,突破写作教学误区,给学生的心灵插上翅膀,闯出了一条新路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由于不少教师在作文教学时采用“教师命题、指导——学生作文——教师批改、讲评”的程序,从而导致学生的作文大都内容单一空洞,缺乏鲜明个性,与《语文课程标准》中“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的要求相去甚远。为此,教师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作文教学的方式,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为突破口,给学生一片自由表达的空间,大力倡导个性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潘景学 《现代语文》2007,(5):119-11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实体验”。令人遗憾的是当前大部分初中生的作文多是文思狭窄、内容雷同、语言陈旧,学生缺乏独创精神及独特的写作个性。仔细分析这种现状,与我们一贯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有着直接关系。长期以来的模式化教学和应试教育,压抑着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摧残着学生的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悟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关注写作的主体,关注学生的心灵、情感、情绪和状态,适度调控,让学生愿写、能写、善写。  相似文献   

11.
《语课程标准》对初中学段的写作提出这样的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在2006年各地中考作命题的要求中,“独特感受”、“真切体验”这些关键词语频频出现,对新课程标准作出了积极而具体的回应,例如吉林省中考卷就明确提出“要自由地、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可是批阅了2006年中考作,阅卷老师普遍认为“怦然心动”的感觉鲜有出现,倒是作的“假”、“平”、“空”、“俗”等弊病依然大量存在。那么,怎样才能使阅卷老师“怦然心动”呢?答案是:你必须让自己指尖流出“真心”、“真情”之韵,拨动“个性”、“创新”之弦,弹奏“感受独特”、“体验真切”之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王艳兰 《教育艺术》2009,(10):75-7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四学段写作部分第二条目标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想让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观察固然重要,但仅靠引领学生观察是远远不够的.观察只是来自外部的知觉活动.还需要体验感受.需要人的内在情感变化。  相似文献   

13.
李文 《辽宁教育》2006,(7):50-51
一、让日记打开孩子写作兴趣的天窗。引导学生喜欢用笔“说”话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策略的选择”部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两句都告诉我们,习作其实就是一种与人交流的方式,一种记录生活、表达感情的方式。大多数孩子在与他人聊天的时候。都能说得头头是道,甚至是眉飞色舞,但一提到写作。顿时像被霜打了的茄子——蔫了。究其根源,就是孩子没把写作当成是一种表达,他们只觉得那是作业,是为了考试而不得不爬的一座山。我们可以尝试让日记打开孩子写作兴趣的天窗,引导学生喜欢用笔“说”话。如何让学生爱写日记,坚持把日记写下来,而且越写越好呢?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这些要求.对初中学生写作的语言表达作出了具体的阐述。那么,如何让学生有效锤炼语言,增强作文文采呢?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写作部分第二条明确规定: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我们不妨将《课标》的这一表述,理解为《课标》对学生写作提出了具有个性化的文章的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精神,我们认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使作文成为学生展现个性的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写作部分第二条明确规定: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我们不妨将《课标》的这一表述,理解为《课标》对学生写作提出了具有个性化的文章的要求。过去,过分注重习作知识、技巧的传授,忽视了写作过程应该是学生精神享受的过程,是学生个体体验、个性表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规定,作文教学应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与真切体验。那么,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呢?在长期作文教学中,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8.
戚辉 《语文天地》2013,(12):60-61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而当前的学生写作无视现实生活,背离了写作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新的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就为把作文教学研究的重点从孤立的技巧技法转移到对于学生作文心态的研究和调控上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高考作文把文章的"感情"作为一个重要的评分标准。发展等级要求"感情真挚,有自己的深切感悟"。可见"真情实感"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