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终身教育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身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产物,也是现代教育适应和促进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形式.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产生和发展顺应了世界教育改革的这种潮流,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好形式.自学考试教育对象的广泛性、施教范围的社会性、学习内容和形式的灵活性和教育投入的经济性充分体现了教育机会的均等,保障了公民的受教育权,为各行各业、各个阶层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的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国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可见终身教育思想已从理论的探讨进入了以法的形式规定的实践阶段,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的世纪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如何抓住机遇,确定好发展战略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首要问题。我们认为,自学考试只有遵循以下八大发展趋势,才能更好地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才能不断完善和发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将走向大众化和国际化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以其学习形式灵活、高度开放、工学矛盾少、学习费用低、宽进严出等特点,为广大求学者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和现实可能。目前,全国平均每万人中就有56人参加自学考试,在全国高等教育11%的毛入学率中,自学考试占2.5%。实践证…  相似文献   

5.
李宇 《文教资料》2014,(6):165-166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对于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这样的情况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应运而生,在我国,它既是一种重要的考试制度,又是在教育方面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这30多年的发展当中,高等教育考试制度为国家及社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培养了许多的优秀人才。在高等教育考试的不断发展中,其本身的地位在现在的社会中已经超过高等教育的本身。所以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应该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防止出现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人没有真才实学。本文首先对高等教育的基本信息及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再对如何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试卷进行质量评估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顾明远教授曾说:20世纪教育界最具影响力的思潮,莫过于终身教育观念的提出。如果说三十年前,人们对郎格郎的终身教育提案还没有切实感受的话,那么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的出现,终身教育在世纪之交已经成为国际教育领域中一种革命性潮流。自学考试作为一种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三位一体的新型教育形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终身教育理论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终身教育的一种载体,自学考试在我国"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文章通过对自学考试和终身教育的关系研究,厘清二者的关系,建立起二者相互促进的机制,使它们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创举,它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形式,又是以学历考试为主的国家考试制度。这一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已近二十年。但是,由于我们受限于“考试”,比较注重自学考试的人才计量的功能,即选拔人才的功能,所看重的是自学考试的学历考试功能和学历补偿功能的教育形式。其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在发展完善过程中,也充分发挥了它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功能,从而成为我国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有效途径。为了阐述这个问题,有必要简要回顾自学考试的发…  相似文献   

9.
一、自学考试质量标准存在的偏差自学考试虽然具有自身的特点与优势,但受我国精英教育传统的影响,在具体的实践中倾向于用精英高等教育的学术标准为尺度,盲目向普通高等教育看齐攀比,其质量标准存在明显偏差。第一,以普通高校的学术标准为参照系。自学考试在建立初期,主要表现为一种考试制度。由于面对众多考生、专业及课程,仅凭国家考试机构的人力、物力等诸条件,显然无力承担,必须借助普通高校的力量。自学考试依托普通高校发展起来并对普通高校形成了依赖:自学考试的标准参照普通高校的教育标准制定,自考教材大部分采用普通高校教材,从普…  相似文献   

10.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质量标准是构建自学考试质量保障体系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自学考试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自学考试质量标准应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自学考试质量保障体系是一个立体、动态的系统,重点保障内容包括政策层面、管理层面、专业层面、教学层面和社会支持和监督等五个层面的内容,在新形势下仍应不断加强建设,并完善各个管理环节。  相似文献   

11.
吴家桂 《江苏高教》2007,(6):141-143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作为一种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实践,为实现终身教育提供了有效的实现范式.但是在新的形势下,自学考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终身教育作为一种大势所趋的价值理念和教育制度,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价值指导和哲学思考,在终身教育的视域下,构建能够走出困境的自考模式并探索其实践途径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2.
中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在学习化社会和终身教育的呼唤下应运而生的。它的蓬勃发展,对中国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和建构终身教育体系,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是我国实现学习化社会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命题质量控制包括命题队伍质量控制、命题技术标准控制、命题评估质量控制和命题保密质量控制等。命题技术标准确定以后,命题人员就是决定的因素;“内行”的命题管理者遵循国家制定的命题文件,指导命题教师科学规范命题;“称职”的命题教师“遵纲循本”精心设计试题;评估测量专家对命题进行客观公正测量评估;围绕试卷为中心所涉及的各个环节要严格执行保密规定。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戴家干同志在“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本文分析了自学考试的历史和现状.提出了自学考试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并特别指出.要以序变思维、信息思维和跳棋思维的新型思维方式树立我们的科学发展观.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自学考试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科学严谨的论证和求实创新的战略性思维.为自学考试在建立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做出更大贡献提出了一些思考。戴家干同志的讲话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并在《光明日报》和《中国高等教育》等刊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冯霞  程小健 《函授教育》2002,(2):63-63,78
本文着重探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成绩的评价问题,合理设计评价表的具体内容,加强评价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是客观、科学、公正评价的基础以指导和规范毕业论文的评价工作,促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制度的一项重要创新,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的一种教育制度。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对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以及学习化社会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自学考试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问题。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应试教育色彩浓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特点决定,考生主要通过自学来完成学业,从而获得学历文凭。因此,在整个自学考试过程中,从考生的自学、教师的辅导、考试的内容等,无一不完全忠实于大纲…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自1981年建立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大众化向普及化转变,自学考试的规模优势正在逐步丧失,面临严峻挑战,亟须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转型发展。为此,要明确自学考试新的发展定位,研究和探索其在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探索自学考试发展的新规律,在工作机制上要进一步理顺国家、省市、高校的关系,在改革任务上要科学规范国家教育考试;强化规范管理,以问题为导向,抓好各关键环节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8.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作用及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教育任务、教育对象、教育功能等方面不断发生变化和发展。发展至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不论从教育对象、教育任务,还是办学形式、课程设置等方面,都体现了终身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成立二十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取得了巨大成就,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无疑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现行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又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因此,必须不断深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改革,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社会性、开放性、全民性特点与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有机地结合起来,用终身教育理念指导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使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研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师范类物理教学专业毕业论指导问题,应当充分考虑学员自身的特点和需要,结合本省中等教育现状和发展实际,明确自学考试毕业论指导的具体要求,加强论的指导方法研究,努力提高赏教育教学研究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