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国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苍蝇》是她的代表作之一,吸引了许多评论家从不同角度对之进行解读和评论。本文从反讽的写作手法,对该小说进行文本分析。从而加深读者对作品的主题意义和人物描述复杂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目前,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备受文学批评家的关注,但对其作品的对比分析实例还不多。因此,选取《园会》和《苍蝇》为分析对象,利用相似性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这两部短篇小说在情节结构安排、人物身份地位以及小说象征手法运用三方面的相似性,从而更好地认识、理解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的创作。  相似文献   

3.
曼斯菲尔德后期创作的悲剧性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20世纪英国伟大的小说家,以短篇小说见长。"就所起的指导性影响而言,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之于短篇小说艺术,犹如乔伊斯之于长篇小说。在乔伊斯和曼斯菲尔德之后,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与以前就迥然不同了。"曼斯菲尔德的后期创作撑起了她"短篇小说界里的乔伊斯"这一声誉。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即是她个人生活的自白。正是由于曼斯菲尔德极为坎坷的生活经历和遭遇",才使得人生的悲剧感在她的小说中得以真实体现。正如战后涌现出的迷惘的一代作家,她加入了探索生活中的悲剧感、幻灭感这一创作行列。因此,她的小说反映了当时西方人的一种普遍的宿命论情绪。因而幻灭感、孤独感和死亡感构成了她的悲剧性主题的主要内容。本文试图对她的后期作品《园会》、《洋娃娃的房子》、《苍蝇》中对幻灭感、孤独感、死亡感的细节描写来揭示其悲剧性主题。  相似文献   

4.
《恶心》和《苍蝇》分别是萨特的长篇小说和戏剧的代表作,虽然都是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文学图解,但是两部作品的基调却截然不同,一暗一明,一绝望一顽强,正好代表了萨特思想体系的两个极端。从《恶心》到《苍蝇》可以说是萨特对自身哲学思想的一次巨大超越。  相似文献   

5.
《苍蝇》通过“苍蝇”这一独特视角来反映现实,借用“苍蝇”的感觉传达出重塑自我意识、掌握自己命运的社会意义。而“苍蝇”的感觉是一种“新感觉”,有着现实主义缺失的感性,也有别于自然主义的理性,在该作品中它所具有的理性甚至超过了一般的人。  相似文献   

6.
《恶心》和《苍蝇》分别是萨特的长篇小说和戏剧的代表作,虽然都是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学图解,但是两部作品的基调却截然不同,一暗一明,一绝望一顽强,正好代表了萨特思想体系的两个极端。从《恶心》到《苍蝇》可以说是萨特对自身哲学思想的一次巨大超越。  相似文献   

7.
《曼斯菲尔德庄园》是简·奥斯丁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她以独特的女性意识如实地剖析了女主人公的成长经历、生活环境、性格特点等。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曼斯菲尔德庄园》,从自然和女性在男权社会的生存状态、女性与自然的交融以及女性在男权社会的抗争三方面去阐述,从中窥探作者超前的女性意识,有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小说的主旨和涵义。  相似文献   

8.
罗建波  丁旭 《文教资料》2008,(34):33-34
作为2泄纪杰出的短篇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对短篇小说的发展作出了非凡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她开创性地使用了许多现代主义技巧.她注重细节的表现,对内心世界观察敏锐,语言含蓄优美.本文从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及叙事语言等方面分析她的短篇小说<苍蝇>,探讨曼斯菲尔德的现代小说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9.
短篇小说《苍蝇》是日本新感觉派作家横光利一的成名作之一。作品以崭新的表现技巧以及充满活力和新鲜感的语言冲击了当时文坛。作家巧妙地应用“陌生化”手法,使《苍蝇》获得了独特的审美效果。本文拟用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从叙述视角、小说语言两方面浅析《苍蝇》的“陌生化”技巧,从而探讨该小说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短篇小说《苍蝇》是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晚年的代表作,她以独特的叙事风格和细腻的笔法刻画人物形象使其成为20世纪初闪耀于世界短篇小说文坛中的一颗耀眼明珠。该文拟从小说中苍蝇这一意象对比分析老板的形象反差,充分挖掘该小说带给读者对生活乃至生命的思索。  相似文献   

11.
正英国女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1888-1923)因其在短篇小说创作领域所取得的杰出成就一直受到国际批评界的关注,已经有相当数量的论文和专著等学术成果从不同的角度对她的作品进行解读和再解读。目前,国内研究曼斯菲尔德创作的专著还不多见。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赵文兰副教授的《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小说  相似文献   

12.
说到苍蝇,我相信是不会有人喜欢的.它常与肮脏为伍、与细菌为伴,不仅自己脏还想方设法地弄脏人类的食物.但是无论人类怎么努力想消灭苍蝇,但它们可谓是赶不尽、杀不绝.苍蝇有着惊人的繁殖速度.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英国女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以创作短篇小说见长,而这样的短篇小说之所以能在方寸之间达到独到的思想表达效果则主要得益于作家由微而著、从具象到抽象的个性化叙事策略。《苍蝇》是曼斯菲尔德晚年的代表作,自然也是其叙事策略的成功典范。行将离世的曼斯菲尔德在饱受病痛之后,对生存之道和生命的价值有了深刻的感悟。这一作品采用象征主义的手法,从老伍德菲尔德访友和一只苍蝇落入墨水瓶中等细琐小事入手,在平淡无奇的生活题材中阐述了具有普遍意义的生命感悟,揭示出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不屈的抗争和永不言弃的执著。  相似文献   

14.
苍蝇,曾被当作“四害”之一,人人得而诛之。至今,它也是人见人厌的病菌携带者、肮脏寄生虫,没人为它说好话。但在澳大利亚,人们视苍蝇为小天使,而且倍加尊崇,将其搬上50元面值的纸币,使其美名远扬。  相似文献   

15.
《一次轻率的旅行》是曼斯菲尔德唯一的一篇直接描述战争的作品。文章从文学文体学角度,用言语行为理论和合作原则来分析小说的对话,从而解读小说的主题内容,探讨战争对曼斯菲尔德本人,甚至对欧洲人民生活的一些影响,揭示作者对战争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夏传寿 《班主任》2008,(4):34-34
一位小学生在一篇题为《一个奇妙的设想》的作文中写道:“我有一个美丽的设想,我要让苍蝇变得像蜜蜂一样可爱!”家长和教师看了,认为她想入非非,胡说八道。  相似文献   

17.
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曼斯菲尔德(1888——1923)是本世纪初的英国女作家。她写过诗和文学评论,还跟别人合译过契诃夫和高尔基的作品,然而她最大的成就是短篇小说创作。她的短篇小说集《幸福》和《花园茶会》出版后,在英国名噪一时。在我国,最早翻译她著作的是著名诗人徐志摩。近几年来,我国又翻译出版了她的短篇小说集。在她生活的时代,英国出现了乔伊斯、劳伦斯、毛姆、沃尔夫、赫胥黎等享有世界声誉的小说家,他们中有的人还是她的好友。与他们相比,曼斯菲尔德的作品在数量上显得少了些,然而在艺术风格上,却算得上独具一  相似文献   

18.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二十世纪初英国杰出的现代主义小说家之一,她一生创作了许多女性主题的短篇小说,其中以描写女性孤独和寂寞心理的居多。本文结合曼斯菲尔德的生活经历,并以《罗莎贝尔惊梦记》为例,通过作品人物心理特征及其描写手法的分析,论述了曼斯菲尔德女性主题小说人物心理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9.
萨特的戏剧《苍蝇》沿袭古希腊悲剧中俄瑞斯忒斯杀死生身母亲为父报仇的故事传说,演绎了一场具有现代性内涵的悲剧。《苍蝇》从戏剧的情节设置到剧中人物的言行都是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中有关"绝对自由"的精心阐释。这出戏剧的情节结构安排以及戏剧人物行为的变化和选择来都可以用来解读萨特对于人在处境中所作出的"自由选择"行为以及这种"选择"所遵循的道德要求及其悲剧性张力。  相似文献   

20.
《苍蝇》是萨特早期创作的一部存在主义代表作,是萨特的自由观发生转变时的产物。从分析萨特思想发展入手来分析《苍蝇》一剧中体现其思想转变的内容,包涵了天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火花。《苍蝇》中的无神论思想以及通过实践,"介入"生活来改变现状的主张都与马克思主义思想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