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进对话——萧山五中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话教学,古已有之。早在先秦,孔子便就对话教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他与不同个性的学生进行对话,让学生在对话中受到教益。  相似文献   

2.
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对话存在着对话权由老师主宰、对话目标不明确、对话脱离文本、对话内容肤浅等弊端,影响了阅读教学的质量,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要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平等对话的质量,必须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让学生有机会对话;利用阅读期待,引导文本解读,让学生渴望对话;营造和谐氛围,创设对话平台,让学生愿意对话:挖掘对话点,构建对话话题,让学生学会对话;注重激励评价,增强对话信心,让学生勇于对话。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文本对话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它包括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心对话、生心对话等几种形式。针对不同的教材以及不同的教学目的,文本对话的方式与主要任务也是各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4.
崔莲 《现代语文》2011,(5):50-52
阅读教学的对话包括"阅读对话"和"教学对话"两个方面。前者是人——本对话,即教师、学生分别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后者是人——人对话,即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本文将从对话式阅读教学的不同形式入手,探  相似文献   

5.
刘玉清 《教师》2013,(7):52-52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句话的本身就有多种意义,在不同的语境,不同的阅历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解读。在初中语文个性化教学中,我们教师要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给学生建立一个平等的对话平台,让学生和教师平等对话,让学生与文本平等对话,让学生和学生平等对话,让独特的个性色彩为课堂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一、尊重学生的感受  相似文献   

6.
所谓创造性阅读,一般指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分析、收集、处理与文本相关的课文信息和生活信息,形成独特的感悟、体验、智能及情感,并能灵活运用的一种阅读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创造性阅读,就是要精心设计并组织好不同对象、各种形式的多元对话,让学生切切实实经历对话活动。  相似文献   

7.
严艳芸 《语文天地》2013,(19):52-53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提倡师生关系由原来的支配与被支配的主客体关系模式走向以对话与协作为主要特征的主客体间关系模式。对话的目的就在于能够有效地改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一、师生对话的意义1.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每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性格,学习能力程度也有所不同。同一班级里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差距较大,因此教师要通过对话了解学生的学习心态,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了解学生间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同时强调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要“鼓励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要“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是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的中介,是背景材料的提供者、对话环境的创设者、对话教学的主持人、学生表达独特见解的倾听者和欣赏者。因此,教师要立足教材,拓宽对话渠道,营造民主与平等的对话环境,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对话,发展学生的个性。一、营造对话氛围,发展学生…  相似文献   

9.
帮助学生创设良好的内心体验,打好对话的基础;以师生共同获益为目标,开启学生思维,让不同层次学生在对话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作为"学生共同体"的教师于对话过程中与学生共识、共享、共进,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形成对话最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对话教学是时代的产物,平等对话,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活力,散发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一、此时无声胜有声——生本对话扎扎实实 教学意义上的对话,就是教师与教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的交流和沟通。师生对话中老师只是起引领作用的角色,对话的主体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它的终极形式还包括个体自身内心与意向中的他者对话,所以学生和文本的对话,某种意义上它是隐性的对话。时下的语文课,由于各种“非语文”现象过多,而扎扎实实的“阅”却少见。语文课堂上要学生扎扎实实地和文本对话,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学生扎扎实实地和文本对话,绝不是因课堂“冷”而影响教学,学生正是通过和文本对话,才能激活自己的思维,抒发自己的感受,展示自己的个性。请看周益民老师执教的《只有一个地球》的生本对话:  相似文献   

11.
对话理论告诉我们,语文是人的生活世界,是我你之间的对话。阅读教学,实际上就是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引导、激励并促成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与自己及他人的对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因此,对话教学是阅读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那么如何根据阅读教学的对话本质,实行有效的对话呢?  相似文献   

12.
杨筱艳 《江苏教育》2007,(22):47-48
语言材料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笔者认为,任务型教学强调话题的功能并不意味着对英语课本内容的忽视,相反,在教学中应该有清晰的引导学生学习、记忆课文内容的过程。这其中根据所学语言材料的长短,又可分短篇对话与长篇对话,应分别采用不同的步骤引导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3.
对话教学这一模式在新课改背景下,使数学课堂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充分给予学生话语权,使老师与学生的沟通更为顺畅,关系更为和谐。通过不同的对话教学策略,使不同的学生都感受到尊重,而对话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也会在实践中不断地解决。  相似文献   

14.
“教学即对话”,教学过程是以师本先期对话为前提,以师生对话为指导,以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人机”对话等为主要途径,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本对话的过程,而其中的生生对话,是学生与学生之间思维的相撞与激活、知识的相融与吸收、能力的相提与共升,是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的重要教学对话,在此之中,教师应做哪些指导性的工作呢?  相似文献   

15.
初中阶段英语课本,主要以对话形式为主。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对话教学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导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我认为应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导入方法。下面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几种方法。一、设疑法(提问法)它适合于中等难度的对话。即先提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对话或听对话录音。但所设置的问题要有针对性,既可有Why-questions又可有Yes-No questions。例如:人教版第二册Lesson 49,教师应先将下列问题用投影仪投射在屏幕上,让学生合上书,听录音回答问题。1…  相似文献   

16.
语文新课标强调了语文教学与文本对话的重要性,对话交流成为当下语文教学的重要契机。在研究对话的构成维度时,有“三维”说.即教师、学生、作者构成对话的三维图像;有“四维”说,即教师、学生、作者、编者构成的对话的四维图像。不管何种对话构成方式,学生与作者的对话交流,也即学生与文本的  相似文献   

17.
<正>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的对话是教师与学生基于文本展开的不同形式的对话。它是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作者、教师与编者之间多重对话的过程。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有效对话?笔者认为首先要从关注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有效对话开始。一、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一样,都是文本的读者,与文本的对  相似文献   

18.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所说的“对话”,包含了学生、教师与文本三者之间多方面的对话。而教学的重点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因为学生是学习主体,生本对话应始终贯穿于阅读教学整个过程中。  相似文献   

19.
万继胜 《学语文》2010,(1):49-49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是师生面对面的对话。在对话中,教师走下了神坛,成了学生的援助者;在对话中,教师和学生都成了课程的组成部分。构筑起共同探讨的舞台;在对话中,教师学会了倾听,学生学会了怀疑、选择、批判,师生共同领悟课堂的快乐。知识与能力都得到了发展,真正体现了教学相长。教师在对话中赢得了学生的理解与信任。  相似文献   

20.
怎样进行阅读对话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中困扰着教师的一个问题。从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出发,要在阅读教学中实现“对话”,必须在感知阶段让学生与本充分对话,在感悟阶段让师生之间平等对话,探究阶段让学生之间充分对话,积累阶段回归学生与本的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